同題共答同向發力 攜手推動富民興隴——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在甘肅結出累累碩果
(原標題:同題共答同向發力 攜手推動富民興隴——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在甘肅結出累累碩果)
津甘共建的蘭州市永登縣樹屏鎮衆創城食品產業園內,產業快速集聚。永登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全國婦聯支持下,甘肅漳縣婦女經過培訓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甘肅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30多家央企採用“線上+線下”方式開展消費幫扶,助力甘味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本報記者 尚傑攝/光明圖片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國式現代化】
在天津幫扶的助力下,一座座智能化養菌設施在甘肅武威市古浪縣拔地而起,帶動2.4萬戶羣衆年均增收2.5萬元;
在山東幫扶的支持下,油橄欖數字農業示範基地在甘肅隴南市武都區建成投用,惠及28個鄉鎮21萬餘名羣衆;
藉助中建集團的規劃設計優勢,美麗鄉村、旅遊標杆村在甘肅臨夏州康樂縣、隴南市康縣和甘南州卓尼縣遍地開花……
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是黨中央着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要“主動服務和對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拓展跨省域合作,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乘着東西部協作的東風,甘肅攜手天津、山東以及37家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堅持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攜手實施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羣打造、消費幫扶助農增收、勞務協作品牌培育“四項行動”。一幢幢現代化工廠拔地而起,一條條產業鏈不斷延伸,一件件隴味甘貨走出大山,譜寫着富民興隴的新篇章。
壯大特色產業,促進“土特產”提檔升級
來到甘肅定西市安定區魯家溝鎮,聚鑫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聚東讓記者大膽猜猜今年馬鈴薯的產量。“畝產8500斤,是原來產量的三倍多,遠超我們預期!”李聚東興奮地揭曉答案。
大幅增產,源自定西攜手山東青島共同實施的東西部協作重點項目——萬畝馬鈴薯高產示範項目,在魯家溝鎮小岔口、大岔和花岔3個村規劃建設了1.14萬畝“引水上山”工程,實現了“引水上山、產量翻番”的協作目標。
項目按照“主體帶動、農戶參與、集體受益”的經營模式,直接帶動296戶農戶戶均年增收1.4萬元,就近吸納務工人員600人,人均增收2.3萬元。同時,將經營性資產按4%比例每年向村集體分紅,通過二次分配增加羣衆收入。
在山東協作力量的助力下,甘肅正以定西爲核心,推廣高產優質品種,健全良種繁育體系,補齊技術裝備短板,力爭帶動馬鈴薯種植面積達870萬畝,全產業鏈產值達350億元。
近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發起的“央地攜手 富民興隴”2024央企消費幫扶聚力行動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序幕。
活動採取“現場展銷+線上銷售”方式展開。包括中建集團、國投集團、華潤集團在內的30多家央企,現場展銷央企定點幫扶地的農產品和甘肅特色農產品,同時通過“甘味·國企”直採平臺、央企消費幫扶小程序等多個平臺開展網上展銷和直播帶貨活動,讓“甘味”農產品從田間地頭走向千家萬戶,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甘肅通過持續開展“甘味入津”“甘味入魯”系列活動,加強產銷對接。統計數字顯示,今年以來,東部省市和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幫助銷售農特產品83.12億元,帶動“甘味出隴”“甘味出海”變爲現實,進一步提升“甘味”農產品在全國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推動東西部協作過程中,山東、天津以及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爲重要抓手,圍繞甘肅“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和各地特色主導產業,組織市縣梳理優勢主導產業18類126個,把到縣資金的60%以上用於產業發展,挖掘“土特產”資源優勢,開展有針對性的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取得顯著成效。
培育勞務品牌,助力老鄉“出家門進廠門”
全國婦聯派出的掛職幹部陳笑倩,到甘肅漳縣一年多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婦女參加技能培訓的熱情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婦女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創業。
三岔鎮婦女魏海燕在家門口的漳縣鑫源菌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上班,每月有3200元的固定收入,還不耽誤照顧家裡的老人孩子。她常說:“我希望公司的事業蒸蒸日上,我們可以一直在廠裡上班,往後的日子紅紅火火。”
在推進定點幫扶工作中,全國婦聯近些年在漳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巾幗行動,舉辦基層幹部、女性合作社帶頭人、科技下鄉等培訓班14期,培訓各類人才1200多人次。結合農業產業園的落地,全國婦聯“@她創業計劃”全力支持,先後邀請山東壽光蔬菜種植女能手30人次赴漳縣,手把手爲漳縣婦女傳授技術。汪家莊村婦女陳青梅,通過技能培訓,掌握了水肥一體化種菜技術,在農業產業園裡大展身手。
中建集團在定點幫扶工作中,發揮主業帶動優勢,探索打造“勞務輸轉”穩就業惠民生新範式,打造中建康樂高技能人才班、康縣農民工黨校專班,建設農民工素質和技能提升站,推動務工羣衆向產業工人轉型,先後建成66個建築勞務輸出示範村,每年招錄和勞務輸轉脫貧羣衆超3000人,擦亮了“燕河建築工”這一勞務品牌。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天津濱海新區結合甘肅張家川縣羣衆“長餐飲、重養畜、擅經商”的特長,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助力對從業人員進行拉麪、烹飪、經營管理等“一站式”培訓,先後助力舉辦“張川伊香拉麪師”“張川伊香烹飪師”培訓班173期,培訓1.5萬餘人。其中,85%以上的學員通過培訓成功創業,取得了“一人培訓,全家致富”的良好效應。
青島市自2021年與定西市達成結對幫扶關係以來,圍繞山東省“魯甘人力”協作部署,聚力打造“青定山海”勞務協作品牌,連續4年發出務工就業高鐵專列,讓定西老鄉們體驗到了“出家門、下車門、進廠門”的快捷便利。
“企業管吃管住,生活開銷小收入高,‘五險一金’有保障,每年能攢下不少錢。”來自定西市安定區鳳翔鎮的農民工常達鵬,已經連續4年跨越1700多公里來到青島就業,說起就業和收入,言語中滿滿都是獲得感。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小平介紹,近年來,甘肅攜手天津、山東兩地持續打造“津甘技工”“魯甘人力”省級勞務協作品牌,創新開展“津甘護工”勞務品牌共建,破解京津地區護理行業“有活沒人幹”和受援地區“有人沒活幹”問題,魯甘“工匠聯盟”培養了一批高級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天馬焊工”“蘭州拉麪師”深受歡迎。
截至目前,藉助東西部協作項目,甘肅有64萬農民工實現穩定就業,實現勞務輸轉數量和質量“雙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同時,還實現了持續增收。
承接產業轉移,優勢互補共育產業集羣
初冬時節,走進甘肅蘭州市永登縣樹屏鎮的衆創城食品產業園,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處處呈現火熱的生產場景。
一家預包裝牛肉拉麪工廠吸引了一撥又一撥探訪者。“我們採用真原湯、真肉片、真足料,還原地道堂食口感,目前生產的速泡桶裝、速煮袋裝和速煮盒裝三大系列產品,網絡銷售額持續攀升,讓省內外客戶都能便捷暢享蘭州拉麪這道美味。”企業負責人王小偉說。
園區內集聚10多家企業,圍繞牛肉拉麪這一特色產業形成了錯位發展的態勢:有專注於生產湯料、辣椒油、麪餅或清真調味品的企業,也有專注於做綜合成品的企業,還有配套的物流、倉儲、包裝企業……
“園區着力打造蘭州拉麪超級工廠,全品類生產多品牌、多口味、多價位預包裝牛肉拉麪,推動這一地方快餐實現標準化、連鎖化、產業化。”天津援甘幹部,永登縣委常委、副縣長白宗昌告訴記者。
而這,僅是46個津甘共建產業園中的一個。天津市對口支援甘肅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張福旺介紹,天津市結合34個結對縣(市、區)發展定位、產業規劃和產業基礎,認真把握產業梯度轉移規律,重點打造了46個津甘共建產業園,促進各類經營主體到甘肅安營紮寨、擴規聚鏈。
10月中旬,甘肅黨政代表團赴天津市、山東省共謀深化協作事宜,分別舉行了津甘、魯甘東西部協作項目協議簽約儀式。甘肅14個市州與天津、山東共簽約合作項目127個、投資金額409億元,爲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注入了強大動能。
10月底,黃河之濱,甘肅國際會展中心高朋滿座、掌聲雷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甘肅)盛大開幕。
活動現場,天津市工信局、山東省工信廳與甘肅省工信廳簽署產業合作框架協議。甘肅相關市州、園區和轉移落地企業舉行了集中籤約儀式,簽訂產業合作項目195個,簽約金額3062億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
近年來,中央企業對甘肅的關注度持續升高,投資熱情持續升溫。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57家中央企業在甘佈局相關產業,合作擴展到14個領域,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加速拓展。今年1至9月,央地合作項目完成投資1128億元,同比增長51%。
央企加大投資甘肅的同時,東部的民營企業也紛至沓來。
福建廈門弘信電子抽調全國精英團隊集結甘肅,僅用5個月便在甘肅創建首個高性能AI服務器製造基地,在當年創造近10億元產值的同時,還積極發動“生態圈”“朋友圈”,組織數十批上百名企業家赴甘肅考察投資。
江蘇遠景能源瞄準甘肅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製造的契機,在武威投產了風電葉片、主機工廠,在酒泉、慶陽投資儲能工廠,還計劃進一步加大投資,利用甘肅區位優勢進入中亞市場。
“下一步,我們將扛牢政治責任,深化魯甘協作,推進東部產業向西部梯度轉移,實現產業互補、人員互動、技術互學、觀念互通、作風互鑑,形成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山東省協作甘肅幹部管理組組長李江濤如是說。
(本報記者 尚 傑 王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