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指數升高了
痛苦指數升高了圖╱本報資料照片
歷年痛苦指數
雷根於1980年9月以「讓我們使美國振作起來」爲題發表競選演說指出,通膨率已高得使人受不了,僅今年就有近兩百萬人失業,卡特總統在經濟上的失誤,打擊了數千萬美國家庭對未來的希望。選舉結果,在538張選舉人票裡,雷根獲489張。
■1993年8月主計處發佈重要國情統計通報,首度探討1970~1992年臺、日、韓、英、法、美等國的痛苦指數,文中表示失業使所得無着,通膨使所得縮水,都是令人不安,甚至痛苦的指標,在美歐力求10.0以下的痛苦指數之際,我國宜朝5.0以下的目標努力。
雷根於1980年選總統時,常問大家:「你們現在的生活,是否比四年前過得更好?」接着,他把失業率與通膨率一加得出痛苦指數(misery index),然後告訴選民:「過去三年八個月可以用一句話來描述,那是一場美國悲劇。」動人的演說加上數據,讓70歲的雷根擊敗時任總統卡特,入主白宮。
在那個石油危機年代,各國通膨率、失業率都升至二戰以來新高,痛苦指數既是兩者的加總,很容易就量化出痛苦的感覺,1980年美國通膨率13.5%,失業率7.2%,痛苦指數20.7,比起四年前大幅升高。
痛苦指數雖是經濟學家歐肯(Arthur Okun)所提出,卻是雷根讓它變得家喻戶曉,而且寫進教科書。談起痛苦指數,不少人都會質疑,到底通膨率升高一個百分點比較痛苦,還是失業率升高一個百分點比較痛苦?若兩者的苦不同,何以能相加?再者,同樣20.7的痛苦指數,西班牙源於失業,美國來自通膨,兩國痛苦相同嗎?
這些質疑都有道理,但並不妨礙痛苦指數的風行,爲什麼?因爲通膨讓所得縮水,失業讓薪資無着,兩者都很有感,儘管兩者影響的層面不同,但加總後卻可以觀察社會的情緒,一目瞭然,自然深得各界喜愛。
那麼,我們就用痛苦指數來觀察一下過去四十年的臺灣,究竟哪個年代比較痛苦,答案當然是1980年代初期,美國那個年代痛苦指數是20.7,臺灣也不遑多讓,我們是20.1,次年仍高達17.7,那真是個痛苦的年代。
拜石油危機落幕之賜,臺灣痛苦指數趨緩,隨着1990年代自由貿易風起雲涌,全球化生產遍地開花,物資供應不虞匱乏,臺灣痛苦指數降至4.9,以近四十年而言,這是臺灣最快樂的時期,通膨率不高,失業率也低。
2000年以來,痛苦指數又升高,有時源於失業,有時來自通膨,2008年痛苦指數飆升至7.7,整個2000年代平均5.4,算是石油危機之後比較痛苦的時期,隨後十年又趨緩和,2010年代降至5.1。
自去年起,受疫情影響,原油、榖物等農工原料行情逐月走高,加以國內疫情進入三級警戒,不少店家因此歇業,通膨率與失業率扶搖直上,痛苦指數升至5.9,創下九年來最高,今年原本以爲局面將好轉,不料俄烏戰爭又起,原油、榖物等農工原料價格更上層樓,痛苦指數又告上升。
主計總處甫公佈的第一季通膨率升至2.8%,失業率約3.6%,痛苦指數升至6.4,爲14年來最高,這說明大環境已讓人愈來愈不快樂,然而,這個痛苦僅1980~1981年的三分之一,因此還稱不上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最近不少人憂心停滯性通膨將捲土重來,看看近期的痛苦指數,好像有那麼一點山雨欲來之勢,不過,相較1980~1981年也只是小巫見大巫,不足爲憂。總而言之,痛苦指數的升高要注意,但卻無須以停滯性通膨自己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