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大陸經濟 IMF開藥方
IMF建議,中國應利用政策空間,將增長模式轉向促進國內消費。圖/新華社
主要機構對大陸GDP增長最新預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發表的最新談話說,IMF將敦促中國提振疲軟的國內消費、解決陷入困境的房地產業,並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她指出,這些問題正在拖累中國和全球經濟增長。
路透報導,喬治艾娃指出,IMF將強烈敦促中國政府轉變經濟增長模式,而非像過去一樣,高度依賴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產投資。IMF建議,中國應利用政策空間,將增長模式轉向促進國內消費,因爲依靠擴大舉債、投入更多資金到基礎設施建設的傳統增長模式,在目前的環境下是不會有成效的。
喬治艾娃指出,中國人口老齡化和生產力下降,「抑制」了經濟增長率。此外,美國和歐洲的企業正逐漸將中國的供應鏈移出。IMF預測,如果中國不進行結構性改革,中期經濟增速可能會低於4%。她說,今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將達三分之一左右,因此中國的增長率不僅對亞洲至關重要,對世界其他地區也很重要。
她又說,中國房地產行業問題也導致消費者控制支出。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是「保交樓」、避免出現爛尾樓,而非救助陷入困境的開發商,如此方能解決消費者對房地產行業的信心問題。
針對部分美國企業認爲中國不適合投資的評論,喬治艾娃說,確實有一些資金從中國外流,IMF需要仔細監測這種趨勢的變化。她說,數位經濟和綠色技術等領域,對投資者仍有吸引力。她指稱,重要的是要確保中國大力推動發展電動汽車的同時,不會以補貼方式造成不公平競爭。
IMF在7月公佈的報告指出,預估中國2023年及2024年經濟增長率分別爲5.2%和4.5%。但警告稱考慮到房地產業萎縮,最終數據可能會更低。喬治艾娃說,IMF給予中方的經濟政策建議,將會透過「第四條款」(Article IV)審查,傳達給中國當局。
據IMF在2月份公佈的第四條款報告中,已建議中方需開展結構性改革,爲房企的市場化重組和恢復購房者的信心做好準備,以助力房市平穩。報告還強調,結構性改革是提高生產的關鍵,尤其需要確保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之間能公平競爭,消除地方保護主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