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軌道建設 張善政:「點線面」規劃發展
▲桃園召開軌道經濟與城市發展國際論壇。(圖/捷工局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與臺灣軌道經濟發展協會,11日於市府舉辦「軌道經濟與城市發展國際論壇」。市長張善政表示,桃園的軌道建設以「點、線、面」規劃發展,透過設置火車及捷運站「點」,提升周遭生活機能及社區發展;臺鐵地下化後10多公里的路廊,開闢「線」型綠廊;而車站、路廊周邊,也將逐步外擴影響,促成地區「面」的發展。
張善政指出,隨着人口成長,尖峰時段往返桃園及雙北的各式交通運輸越趨繁忙,相信在銜接桃園及新北的捷運三鶯線延伸八德段完工後,定能有效紓解交通壓力;同時,市府也因應產業發展積極開闢轄內捷運路線,以提供市民更便捷的交通環境。
▲桃園召開軌道經濟與城市發展國際論壇。(圖/捷工局提供)
臺灣軌道經濟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政源表示,桃園是宜居城市,也是「移居」城市,越來越多人選擇落腳桃園,而「軌道經濟」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藉由車站城市導向思維規劃軌道運輸,未來,在軌道建設帶動軌道建設下,每座車站如同一個珍珠,將可進一步帶動城市發展,建構更好的居住品質。
市府捷運工程局局長劉慶豐在論壇中提到,本次活動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出席,包括JR東日本集團經營戰略本部品川及大規模計劃推進部門經理小松貴之、國際華人交通運輸協會前會長李仰能、臺中大衆捷運公司董事長顏邦傑、臺北大衆捷運公司董事長趙紹廉及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客座專家趙正義等,分享了日本、香港、臺北及臺中等地的軌道經濟發展趨勢與成功經驗。專家們也就如何在地特色深耕發展及協力共創軌道經濟進行了深入交流。
劉局長進一步指出,桃園市在捷運土地開發方面仍面臨一定挑戰,尤其是與其他直轄市相比,桃園捷運土地開發的基地容積率偏低,這不僅影響招商成效,也影響了地主的參與意願及開發權益。因此,市府將根據論壇中獲得的建議,改進土地開發政策,並借鏡國內外先進經驗,促進土地開發業務的順利推進,確保軌道經濟與城市發展同步發展。
市府捷工局指出,市府推動「三心六線」捷運路網,在過去二年中已有顯著突破,捷運綠線延伸至中壢及棕線計劃預計今(114)年動工,並正積極推動捷運機場線及綠線招商作業,預計將於115年達成捷運綠線第一階段通車的重要里程碑,逐步打造都會區公共運輸系統,實現「北北桃一小時軌道生活圈」目標,並透過軌道運輸促進都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