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地下道存廢? 建設局:地方有共識可爭取補助拆除
臺中市議員陳俞融指出,地下道多項缺失,是否應考慮存廢。圖/陳俞融提供
臺中市現有12座人行地下道,市議員陳俞融接獲民衆陳情,指地下道維護不善,導致長輩跌倒受傷。陳俞融指出,人行地下道現存多項缺失,要求市府儘速改善。
建設局指出,持續盤點使用率較低的地下道,若無使用需求並獲地方拆除共識,將爭取中央補助經費排拆,臺灣大道與英才路、美村路口兩處地下道,商圈及學校反映有使用需求,仍保留。
臺中市人行地下道半數集中舊市區,且多位在臺灣大道沿線,除美村路、健行路、英才路及臺灣大道口人行地下道鄰近商圈百貨,其他使用率偏低。
陳俞融說,部分人行地下道空間被街友佔據外,上下階梯使用的磨石子材質破損,未作防滑措施,民衆雨天滑倒受傷,且地下道所設巡邏簽到箱竟沒有簽到紀錄,雖設置緊急求救鈴,但地點不明顯,警示功能減弱。
地下道內部牆面貼有廢棄物清除公告,但實際上卻堆積着大量遊民的物品。根據市府統計,臺中市街友聚集區域以市中心爲最多,如車站周邊、公園、地下道等熱點區域,影響公衆通行也有治安疑慮。
陳俞融批評,市府從2022、2023年花了共約46萬在舊市區地下道的外觀及結構維修上,卻還是有種種缺失,應考慮地下道存廢。
建設局指出,地下道清潔維護均委由各公所定期辦理清潔,針對街友聚集衍生其他問題,公所均定期邀集各相關單位進行聯合稽查,後續由社會局協助安置,建設局將廣納各界建言並妥善處理。
社會局表示,社工除了定期關懷街友,也配合場管或權責單位會勘,鼓勵街友使用就業安置資源,勸導維持環境整潔,勿影響他人通行。
陳俞融建議市府,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許多長輩及行動不便輪椅族根本無法使用地下道,市府應重新評估全市現有地下道存在功能,因許多路口不一定要地下道才能通行,應尋找其他替代方案。
建設局指出,針對平面道路通行環境設施,已陸續推動加大路口停等區、改善無障礙斜坡道、行穿線退縮及增設庇護島等措施。
地下道路口堆置雜物,使用率低。記者陳秋雲/攝影
臺中市議員陳俞融指出,地下道多項缺失,是否應考慮存廢。圖/陳俞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