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增貿易壁壘陸將反制 陸學者:兩岸經濟融合大方向不會變

天津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李月。(藍孝威攝)

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昨日宣佈對臺貿易壁壘調查最新進展,並表示將依據有關規定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下給予臺灣產品的關稅優惠。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發佈「答記者問」證實,大陸商務初步部認定,民進黨當局單方面限制大量大陸產品輸入,違反世貿組織(WTO)和ECFA的精神,陸方依據有關規定,研究採取相應的措施。天津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李月表示,大陸着眼於兩岸關係長遠發展,經濟融合的大方向不會變。

對於臺灣各界憂心,中國大陸愈來愈強調經貿的公平對等,當初在ECFA協議中的讓利會逐步取消,不想再繼續吃悶虧,甚至針對民進黨政府的「倚外謀獨」行徑,可能會以無預警中斷ECFA作爲制裁手段,李月認爲不太可能,「其實簽署ECFA經歷了艱辛的談判協商過程,我個人判斷,大陸不會輕易改變很不容易得到的結果。推動兩岸經濟融合還是大陸努力的方向。」

「大陸的出發點不僅是着眼於當下,更着眼於兩岸的未來」,李月指出,「因爲兩岸統一之後,雙方還是要有融合的基礎,所以現在大陸抓經濟、一手抓文化,要完全中斷兩岸在ECFA的經濟合作,基本上是不會的。但是大陸商務部確實也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因爲民進黨政府設置壁壘的行爲是真實存在的,至於最後的調查結果,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大陸有輿論認爲,當初簽訂ECFA協議對臺讓利,結果讓大陸企業吃虧,是不平等條約。李月認爲,「大陸企業沒有受到損害,其實兩岸企業是深度融合的上下游產業鏈的關係,「我買你的原材料,加工之後再賣給別人,產業鏈都是很細化的,只有互相融合,才能達到兩岸雙贏的結果。」

從經濟學上來看,有人說兩岸有些產業可能由原來完全的互補,已慢慢發展到競合,李月不這麼認爲。她觀察,「實際上我們看到大陸市場是很大的,其實把這塊蛋糕做大,完全還沒到飽和的程度。畢竟有些臺灣產業還是發展得很好,把市場蛋糕越做越大,兩岸企業都會受益。」

李月認爲,兩岸大多數產業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競爭關係,例如臺灣的精密機械製造、電腦、半導體的設計研發都優於中國大陸,大陸還處於發展階段,完全沒到搶佔市場的程度,兩岸可以合作的產業領域還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