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本閱讀指南《書評書目》:克服選擇障礙,在書海中找到知音作品

《書評書目》歷年封面設計(圖/聯合知識庫提供)

據知臺灣一年圖書出版總數約有四萬種,縱然近年來略有更迭,光是「萬」種數量,也足以引起令人感到幸福的選擇困難症——讀者該如何在書海中尋找一本知音的作品? 80年代報紙有「開卷版」(中國時報)、「讀書人版」(聯合報),《誠品閱讀》、《文訊》、《幼獅文藝》、《聯合文學》等雜誌有書評專欄,爲解嚴後暴增的出版量,做爲選書的守望員,再更早之前的先行者,就是《書評書目》了。

自印刷術發明後,出版物數量增多,以及識字人口的普及,在英美的報章刊物上,「書評」專欄或專門雜誌出現,成爲出版者與讀者的橋樑:經由「選書中介人」認可作家的地位,探查大衆市場的口味,因而顯其分量之必要。十八世紀英國有《每月評論》(The Monthly Review)、《評論》(The Critical Review),《愛丁堡評論》(The Edinburgh Review),19世紀有《紐約時報書評》、20世紀《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紐約書評》等出現,凡重量級報刊都有代表性的書評欄位,左右了讀者的閱讀生活。這其中逐漸分化爲對作品的「文學批評」,也出現挑選普及讀物的「書介」等不同性質的評介。大體來說,書評囊括各領域最新的智識成果,肩負爲公衆挑書的任務;它激起思辨,也將突顯品味。是以至今,一篇優秀的書評不但是出版界與讀者的期盼,甚至能拓展影響力,成爲媒體上的重要時事評論。

不論國內外,凡談到書評,幾乎所有選書人都是以高標準來自許。回顧臺灣第一份專門書評刊物《書評書目》的編輯報告,可以想見編輯者想像的書評典範:

發刊詞:

當然,名爲書評,絕對少不了的是客觀、公正的批評稿件,我們歡迎透過判斷、分析、比較、欣賞而後寫出的評論稿(1972年9月)

《書評書目》1972年9月 第1期發刊詞(圖/聯合知識庫提供)

65期〈編輯報告〉:

「純批評」是針對「評介」而言,評介文字常常「介」的多,「評」的少,爲了「介」常常佔用太多篇幅,雖然一本好書常常令人不能置一詞,只想推介給讀友們,但是我們仍要要求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成理,面對一本書,我們要直截地問,好書還是壞書?好在哪裡?壞在哪裡?……(1978年9月)

《書評書目》1978年9月 第65期編輯報告(圖/聯合知識庫提供)

「書評」應當擁有的標準:從客觀、公正到直言無諱、從書海中挖掘新人、建立批評體系、兼顧文字的周延說理,不做人身批評……等,在一百期的《書評書目》裡,歷任四期主編,無論是不是達成了理想,但種種關懷都不脫對自我智識的要求與傳播理想的使命:書評超越了橋樑角色,本身已昇華爲一個知識的典型。《書評書目》的許多編輯作爲,例如思考成立專業的書評小組、多涉獵文學之外的書目、邀請多人筆談「廣納來自各個不同角度,不同層面的意見,讀者踊躍發言」、重視譯本的評論……五十年前開始的討論,其實直至今日,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仍在尋覓最佳作法,因爲這不將只是推廣閱讀的曝光行爲,還將呈現閱讀界對於知識的態度與風範。

得知《書評書目》上線爲可搜查的資料庫,有一份奇異的感受——過去查找《書評書目》資料時,我在圖書館電腦搜尋目錄,一期一期調閱紙本雜誌,領會評論家與編輯者文思交鋒的場面;如今以類型關鍵字、人名等搜尋,一鍵抵達歷史現場,當時的出版類型、文化人的關切一覽無遺,是做爲出版史、文化史的重要參考來源。當數位工具爲歷史資料賦予再生的訊號,是一種任重道遠的期許:歷經時光淘洗,先行者的腳步提醒着「勿忘初衷」,而未來,書評的理念仍值得爲其堅持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