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75週年 因飛虎隊而引發的珍珠港事變

在珍珠港希卡姆(Hickam)基地遭到摧毀的B-17轟炸機,其實本來極有可能成爲中華民國空軍轟炸日本的主力。(美國國家檔案館)

今年12月7日,是日本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的第75個年頭。這場偷襲行動,使得原本不宣而戰的中日戰爭擴大爲了同盟國與日本之間的太平洋戰爭。戰火從原來的中國,向南延伸到了與澳洲隔海相鄰新幾內亞,向西則燃燒到了美國控制的中途島。延續自19世紀,由英國、法國與荷蘭等歐洲列強建立的亞洲殖民帝國全面崩盤,一個嶄新的亞太秩序也因此誕生。

美國的參戰,讓原本孤軍面對日本侵略的中華民國得到了一個空前強大的盟友。只是海峽兩岸的讀者一直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就是如果沒有珍珠港,美國不會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甚至於不會主動的招惹日本。其實這樣的觀念大錯特錯,因爲早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四個月以前,陳納德上校就已經在羅斯福的支援下,在昆明宣告成立了中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飛虎隊原本最早的計劃,不是隻有後來人們認知的規模。(R. T. Smith)

美國最早的「秘密戰爭」

過去人們往往認爲,「飛虎隊」的成立只是陳納德等少數備役美國軍人俠義的私人行爲,與白宮毫無關係。然而,飛虎協會(Flying Tigers Association)史家阿姆斯壯(Alan Armstrong)的研究,羅斯福總統在美籍志願大隊成立的過程中沒有簽署任何有效力的文件,但是在他的點頭默許下,美國陸軍、海軍與陸戰隊航空隊依舊允許陳納德的代理人到基地裡招募空地勤人員。

參加美籍志願大隊的美軍空地勤人員,名義上受聘於國民政府的中央飛機制造廠(Central Aircraft Manufactory Company)。他們必須要先從原來服務的單位退役,然後與中央飛機制造廠簽署了長達一年的合約。待合約到期,他們還可以再回到美軍服役,並保留原來的軍階。這一切的安排,若沒有美國三軍統帥的點頭根本沒有成真的可能。

當然,中央飛機制造廠的人員在招募人員時也遇到美軍基地指揮官的刁難。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他們無法招募到一流的戰鬥機飛行員。包括很多後來成爲「飛虎隊」王牌飛行英雄的飛行員,都來自於美國海軍的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機飛行隊,或者是陸軍的轟炸機甚至於運輸機單位。更重要的一點,則是所謂一年後回到部隊服務,並且保留原來軍階的承諾也沒有被完全的實現。

但是從各方面來看,美籍志願大隊絕對都是美國在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推行的一場「秘密戰爭」。爲什麼稱呼爲「秘密戰爭」呢?因爲這一切都只是來自於美國總統羅斯福、國務卿赫爾(Cordell Hull)、戰爭部長史汀生(Henry Stimson)、海軍部長諾克斯(Frank Knox)以及財政部長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 Jr.)等高級官員的構想,並沒有得到國會的同意。

受制於《中立法案》(Neutrality Acts),還有籠罩在美國社會的孤立主義情緒影響,羅斯福總統不僅無法直接對德國與日本宣戰,而且也沒有辦法直接提供英國與中國等盟國支持。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透過打「代理人戰爭」的方式來支援民主國家抵禦侵略。那麼,羅斯福等美國政要,又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向中華民國伸出援手的呢?

1921年到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會議,是導致珍珠港遭偷襲的主因。(美國國會圖書館)

遏阻日本獨大亞洲

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代的拉法葉中隊(Lafayette Escadrille),還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老鷹中隊(Eagle Squadrons)不一樣,「飛虎隊」雖然也是在外國空軍編制下成立,由美籍空地勤人員組成的傭兵單位,但是指揮官陳納德卻是不折不扣的美國人。換言之,美籍志願大隊雖然也接受蔣中正的調度,但是根本上仍然是爲了美國的利益服務。

更現實的講,美籍志願大隊是自美西戰爭爆發,美國勢力進入亞太地區以後發動的最早一場國際「秘密戰爭」。發起這場「秘密戰爭」的原因,固然有羅斯福等人同情中國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要避免日本獨大亞洲的局面發生。當時美國在亞洲已經有菲律賓一個殖民地,並且奉行自1900年以來的「機會均等」原則,反對任何單一列強獨佔中國大陸的經濟市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取得了加羅林羣島與馬里亞納羣島等德國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殖民地,對美英海上霸權形成了威脅。爲了防止日本帝國的勢力不斷擴張,美國與英國等西方列強在1921年到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Washington Conference)上刻意壓制東京。首先,英國、美國與法國透過迫使簽署《四國公約》(Four-Power Treaty)的方式,解除了1902年以來的英日同盟關係。

自此開始,做爲西方列強國家龍頭的英國與日本再也不是過去聯合對付俄國與德國的盟友。隨後,英國與美國又在1922年2月6日簽署的《華盛頓海軍條約》(Washington Naval Treaty)中限制日本海軍的發展。這些舉動看在做爲帝國主義國家後起之秀,並且已經提出「亞洲門羅主義」,期望主宰整個亞太地區的日本而言已經是一個重大打擊。

更致命的,則是英美還於同一天推出了志在維護中華民國領土完整,限制任何列強國家獨霸中國市場的《九國公約》(Nine-Power Treaty)。儘管沒有明確指出哪一個列強,但是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出《九國公約》針對的只有一個對象,那就是日本。對此,日本人所感受到的是自己從19世紀「明治維新」以來一系列帶領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努力沒有得到西方強權的肯定。

日本人狹隘的認爲,自己走的只不過是歐洲列強自16世紀以來的帝國主義路線,卻沒有認知到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殖民主義已經從世界上退潮。在他們的認知裡,英美人士唱着道德高調打壓日本,目的只是要打壓黃種人的復興與覺醒。既然過去的「脫亞入歐」思想終究無法得到西方人的認同,那麼日本人所思考的就是以武力打破歐美國家所期望維持的現狀。

而這正是日本人爲什麼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後來又對中國展開全面侵略的根本原因。儘管受制於國內的孤立主義氣氛,美國政府沒有直接干預日本的軍事行動,但是仍透過發表《史汀生主義》(Stimson Doctrine)的方式,對日軍侵略中國,乃至於扶持滿洲國與汪精衛政府等等魁儡政權的行爲一概採取不承認的外交立場。

只是進入40年代初期,光是在中國燒殺擄掠已經無法滿足日本的侵略野心。1940年9月,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越南、寮國與柬埔寨)北方,眼見歐美在東南亞的殖民勢力遇到威脅,羅斯福總統宣佈凍結日本在美國的一切資產。自此,日本人再也沒有辦法從美國商人手中進口石油與廢鐵等戰略物資。若想要維持對中國的侵略,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向天然資源豐富的東南亞發起進攻。

1942年參加菲律賓戰役的B-17轟炸機,依照最早的計劃本來可能成爲飛虎隊的主力機種。(美國空軍)

「飛虎隊」原來不只是「飛虎隊」

可是羅斯福不希望戰火延燒到東南亞,而是希望日本在中國境內爲國軍所擊敗。羅斯福總統在1940年11月30日向中華民國政府提供了1億美元貸款,好讓國軍能夠持續挺立在抗日戰場上。不過想要徹底擊敗日本人,光是靠國軍的力量把日軍拖在中國戰場上是不夠的。要讓日軍完全退出中國,最關鍵的還是必須要把戰火帶到日本本土。

於是蔣中正在12月份寫給羅斯福總統的備忘錄中,提到成立「特種航空部隊」(Special Air Unit)的構想。此一「特種航空部隊」其實就是美籍志願大隊的最早構思,但是其轄下的不是125架P-40系列戰鬥機,而是由波音公司生產的B-17空中堡壘式轟炸機。根據蔣中正提供的中國軍事地圖,羅斯福、赫爾、摩根索、史汀生與諾克斯在12月9日做出了可由湖南芷江發起對日空襲的結論。

摩根索於12月20日將此結論告知蔣中正在美國的私人代表宋子文,並且建議國民政府以一個月1,000美金的代價聘請B-17飛行組員到中國參戰。依照計劃,美國陸軍航空隊的空勤人員會先將B-17轟炸機飛到菲律賓。在那裡,他們將接受中華民國空軍的聘用,然後再駕駛着B-17轟炸機進入中國。B-17上的五名飛行組員由美軍人員擔任,國軍只需要提供槍手與無線電通訊人員即可。

不過,中國並非當時唯一爭取B-17轟炸機的國家。出於對抗德國海軍潛艦的需要,英國皇家空軍也希望美國可以出口B-17做爲反潛機。在俗稱爲「U艇」(U Boat)的德國潛艦威脅下,每年英國由美國進口的430萬噸物資中只有360萬噸可以抵達本土。這對英國而言同樣也是生死存亡之戰,所以邱吉爾不會輕言放棄。

陳納德於12月21日獲邀到摩根索的住所,向財政部長報告什麼樣的飛機最適合中國戰場。然而,受制於其本身根深蒂固的「驅逐機主義」思想,他表示在沒有足夠航程的戰鬥機護航下,所有美國現役的轟炸機都只能夠在夜間執行空襲日本的任務。這個建議雖然稱得上專業,但是卻徹底澆熄了美國政府向中國派遣B-17轟炸機的熱情。

所以到了12月23日,赫爾、戰爭部長史汀生、海軍部長諾克斯與財政部長摩根索依據陸軍參謀長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的提議,取消了派遣B-17轟炸機到中國戰場的計劃。於是陳納德最終也只能夠指揮裝備三個中隊戰鬥機的美籍志願大隊,「飛虎隊」終究也還是成爲了我們後來知道的那個裝備P-40戰鬥機的「飛虎隊」。

1941年12月8日,菲律賓馬尼拉克拉克機場遭遇由臺灣南部起飛的日本海軍航空隊空襲,此地成爲了B-17轟炸機的墳場。(巴達安戰役紀念研究計劃)

美國的重大「挑釁」行爲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主因是美國在1941年7月針對日軍侵佔法屬印度支那南部的行爲做出的石油禁運反映。只是比起石油禁運而言,組織美籍志願大隊的行爲顯然對日本而言是更大的「挑釁」行爲,無論這支部隊裝備的是B-17轟炸機還是P-40戰鬥機。紙終究包不住火,美軍派志願航空部隊到中國的行爲,很早就已經爲日本人發現。

日本人數次威脅將派遣潛艦擊沉搭載志願隊人員前往亞洲的船隻,羅斯福也爲此派遣了巡洋艦護衛這些船隻。最後,300多名美籍志願大隊空地勤人員還是分七批平安抵達緬甸仰光,並且在陳納德的指導下展開訓練。到了此刻,已經沒有任何人懷疑美國與日本終將走向戰爭,一切的談判與協商都只是演給國際輿論看熱鬧的好戲。

就如同今天的中共一樣,「飛虎隊」的成立讓日本產生了自己被周邊敵對國家聯合包圍的強烈不安全感。他們甚至還爲此研發了一個「ABCD包圍圈」的名詞,A指的是美國,B指的是英國,C指的是中國,D指的則是統治東印度(印尼)的荷蘭。考量到日本國力與生產力遠遠無法與美國相提並論,日軍唯一擊敗美軍的機會,就是要一舉偷襲珍珠港,消滅太平洋艦隊。

給予太平洋艦隊沉重打擊後,日軍要利用美國來不及反應的時間席捲整個東南亞與西太平洋。待佔領這些地區後,還要利用接下來18個月美國重整兵力的時間鞏固亞太防線。依據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的構想,這樣一來即便美國的戰爭機器重新啓動,也會因爲在亞太地區遭遇強烈抵抗而損失慘重。在得不償失的情況下,美國唯一的選擇就是與日本和談。

偷襲珍珠港的軍事行動,完全就是伴隨着「飛虎隊」的成立,還有美日關係不斷惡化的國際環境下產生的。蔣中正領導下的中華民國,在這當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有趣的是,日本往東南亞與太平洋增兵的情況很早就爲麥克阿瑟將軍注意到,所以後來他還是建議美國陸軍航空隊向菲律賓增派本來規劃要提供給中華民國空軍的B-17轟炸機。

結果這批B-17轟炸機,有的是在飛往菲律賓途中經過珍珠港時遭到日軍空襲。就算是抵達了馬尼拉克拉克機場,原本計劃對臺灣發起先制攻擊的B-17,也在日本海軍臺南航空隊的突襲下被消滅殆盡,這毫無疑問的是對歷史最大的諷刺。直到今天,許多的右翼人士還以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以前就有空襲日本本土的計劃,指控太平洋戰爭是在羅斯福總統的「陰謀策劃」下發動的。

這些日本右派也對配合美國行動的蔣中正提出質疑,認爲這位軍事強人完全遺忘了歐美國家過去200年對中國的侵略。在他們的觀點下,無論過去中日兩國的作戰誰是誰非,一旦戰爭轉變爲黃種人與白種人之間的戰爭,同屬黃種人的中國人與日本人就應該團結起來對付美英。結果蔣中正卻不惜與「美帝」相互勾結進行轟炸日本的計劃,看在他們眼中是一種對亞洲人的「背叛」。

只是平心而論,就算美國早在珍珠港事變發生以前就已經採取了遏止日軍的軍事行動,整場亞洲太平洋戰爭的始作俑者還是想要追求亞太龍頭地位的大日本帝國。日軍在戰場上軍民不分的燒殺行爲,讓許多原來信仰大亞洲主義,主張中日合作對抗西方的中國人都難以繼續接受日本。日本人終究還是造就自己戰敗悲劇的真正推手,無法怪罪任何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