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仁德生命紀念園區力推「環保葬」讓離世親人回歸自然擁抱

臺南市政府在仁德區設置仁德生命紀念園區環保葬專區1年,已經植存1100件。 本報資料照片

南部的環保自然葬植存風氣漸開,臺南市多名議員昨天除要求市府增設植葬專區外,也呼籲在一般公墓區私人土地上可鼓勵先人骨骸轉爲植存,議員邱莉莉在南山公墓家族墓地將祖先骨骸取出後依儀式磨粉植葬。市府表示,經申請合格可植葬,將協助推廣。

環保自然葬風氣漸開,臺南有大內植存專區、仁德生命紀念園區環保葬專區,植存數量已超過5千件,其中仁德專區設置1年已植存1100件。多名議員昨關心環保葬,希望加強宣導並增設專區,滿足需求。

蔡旺詮指出,雖然環保葬逐漸盛行,但相關知識與流程卻不充足,就樹葬與植存得差別、如何申請、想在風景優美的海岸線海葬,是否會觸法等詢問。

民政局表示,樹葬與植存是同樣的行爲,若安葬在公墓內就稱爲樹葬,公墓外特定畫設的區域則稱爲植存,向殯葬管理所申請即可。海葬有兩個區域,分別從安平港與將軍港出發,核發海葬許可後,安排漁船出海時間,即可進行儀式,但至少離岸6公里。

市議員邱莉莉表示,她的祖先都葬在南山公墓的自家墓地內,去年父親過世後,申請在自家墓園植存,並經家族同意,連同葬在自家墓園內的祖先以及葬在新化的母親近20具骨骸,一併植存,並在墓園內種兩棵樹,分置父母的骨灰。她表示,在公墓內有自家墓園的人數很多,建議民政局可參考這樣的方式來推動。

市議員林美燕、議員呂維胤都要求加速在南山公墓設專區的腳步,認爲區內涉及文史部分該保留就保留,呂維胤說,雖然附近里長都支持開發,但也認同保留文史。

民政局長姜淋煌說,若自家墓地位在公墓內就可申請植存,未來會鼓勵符合的民衆提出申請。由於環保障風氣已開,除了規畫在南山公墓設置植存專區,也將在溪北濱海、山區等適宜地區設置。

│更多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