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綠鬣蜥氾濫 生物防治法拚清零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今年計劃應用老鷹棲架,透過生物防治來移除綠鬣蜥。(臺南市農業局提供/張毓翎臺南傳真)

抓不完!臺南市綠鬣蜥族羣不斷繁衍,市府農業局去年委託專業廠商及義消,移除綠鬣蜥6056只,數量爲以往的3倍之多,該局今年除了成立獵龍志工團隊外,將與嘉義大學合作,應用生物發報器追蹤綠鬣蜥生物軌跡,減少幼蜥大量繁殖,另也會應用老鷹棲架,透過生物防治來多管齊下,早日達成清零目標。

樣似「小恐龍」的綠鬣蜥,已被農委會於2020年公告爲危害物種,每年10月至隔年4月爲牠的繁殖季節,母蜥一年可產30至70顆蛋,在國內幾乎無天敵,經常有農民通報作物遭受其危害,造成不少損失,近年來臺南市綠鬣蜥擴散數量明顯上升。

農業局森林及自然保育科長朱健明表示,2015年臺南首次在南區三爺宮溪中下游流域,發現有綠鬣蜥族羣分佈,之後可能經運河、下水道,擴散到安南區、永康區、新化區等區域,前年新增到鹽水區近八掌溪鹽水段、學甲區岸內大排流域

農業局去年仿效捕鼠籠,推廣以發酵水果誘捕綠鬣蜥,但發現發酵氣味不會長久,甚至有民衆會偷偷放走籠裡的綠鬣蜥,因此今年改變防治模式,除應用生物發報器來追蹤綠鬣蜥生物軌跡,找出牠的巢穴根治,並順應食物鏈的生物防治法,在其族羣分佈熱區設立老鷹棲架「請老鷹來幫忙抓」。

由於綠鬣蜥常棲息於地勢險峻及高處樹欉,難以捕捉,農業局今年成立獵龍志工團隊,相關教育訓練已完成;農業局表示,志工隊使用的鎮暴槍、空氣槍,皆會經主管機關許可同意,而執行勤務時也會穿着農業局制服,請民衆不要駐足圍觀,以免影響安全及增加捕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