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名字都咋來的?
近日,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正式發佈“蜻蜓(Jamjari)”“青馬(Tsing-ma)”等9個颱風新名。截至目前,颱風命名錶上共有140個名字。人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給颱風命名的?這些看似五花八門的名字到底從何而來?
事實上,爲了方便傳播,20世紀初氣象預報員就開始爲颱風命名。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爲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後來爲避免名稱混亂,颱風委員會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從2000年1月1日起使用新的命名方法,確立一張新的命名錶。
這張表上共有140個名字,由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按順序年復一年循環使用。
“當某個颱風造成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時,爲防止它與之後的颱風同名引發誤會,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從命名錶中刪去。”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介紹,若颱風委員會成員認爲某個名字不恰當或有歧義時,也可提請撤換。颱風名被刪除後,由原提供國家(地區)重新推薦。
“蝴蝶”“百合”“核桃”“琵琶”“康妮”……看似出自不同領域各式各樣的颱風名字,事實上也需要遵循一定標準,包括每個名稱不能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所使用的語言中沒有不良含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允許是商業機構名稱、應得到颱風委員會全體成員的認可(一票否決)等。
2017年,中央氣象臺在網絡發起“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選出“牡丹”“風鈴”“鴻鵠”“飛廉”“熊貓”“祥雲”“天馬”“木蘭”“皮皮蝦”等9個候選名字由公衆參與投票,最終“木蘭”取代之前被除名的“海馬”成爲新臺風名。
由於提供颱風名字的國家和地區衆多,各地文化背景不一,命名也就風格各異了。中國喜歡以神話命名,如“悟空”“電母”“海神”“風神”;日本則喜歡以星座命名,如“天兔”“摩羯”“天琴”;東南亞地區傾向用動植物命名,如“鸚鵡”、“聖帕”(淡水魚)、“燦鴻”(一種樹)、“達維”(大象)。
新聞線索有獎徵集
1、報料熱線:025-83187982
2、報料郵箱:jstv83187982@163.com
來源:江蘇新聞
編輯: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