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半導體生產鏈 大啖轉單商機

美國早在2019年就與荷蘭政府達成協議,禁止艾司摩爾出售極紫外光(EUV)曝光機給中國客戶,而此次美國與荷蘭及日本協議新的對中禁令,涉及技術層面包括了目前半導體制造主流的深紫外光(DUV)曝光機。雖然美國政府主張發佈禁令是因爲中國將設備用於軍事及數位監控晶片生產,但包括荷蘭、日本、甚至美國設備廠商其實都有反對意見。

然而以美國與荷蘭及日本政府達成的協議來看,擴大對中國半導體設備出口禁令幾乎已成定局。在地緣政治風險日益升高情況下,美國的圍堵策略等於是聯合盟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降下矽幕,對全球半導體生產鏈帶來新的變數。艾司摩爾執行長溫尼克(Peter Wennink)就曾指出,圍堵中國的策略恐會導致半導體生產鏈碎片化,可能的結果之一就是造成晶片價格愈來愈高。

地緣政治造成原本全球化的半導體生產鏈出現分崩離析狀態,爲了達成美國政府的禁令要求,包括蘋果、戴爾、惠普、高通、英特爾、超微、輝達等美國半導體或系統大廠已經開始調整生產策略,生產鏈開始由中國移出至矽幕外圍的臺灣、日本、韓國等地,而臺灣完整的半導體生產鏈自然備受青睞,隨着庫存去化在上半年逐步告一段落,轉單效應將日益明顯,並可能成爲臺灣半導體廠今年營收逆勢成長的重要關鍵原因。

舉例來說,過去幾年智慧型手機中的電源管理IC及功率元件因爲採用成熟製程,所以近八成都在中國晶圓代工廠及封測廠生產,但今年以來訂單已大幅移轉到臺灣晶圓代工廠,包括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均獲轉單,這也是爲何在庫存積極去化之際、上半年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仍優於預期的主要原因。至於後段封測廠同樣看到轉單,所以日月光投控、京元電、矽格等均認爲第一季會是此次景氣修正谷底,第二季就會進入復甦循環。

不過,中國政府也不會坐以待斃,除會對本土生產鏈擴大補助,也會提供龐大資源讓現有的半導體產業找到出口,特別是在開源的RISC-V架構晶片或第三代半導體。業者認爲,禁令將促使中國更積極自行開發技術,會是臺灣業者未來需面對的直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