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嘲是央視醜女主持,巔峰時辭職靠低保爲生,如今59歲仍然未婚
張越這個名字,提起來大家總會帶着點嘆息,但更多帶着的是佩服。
因爲她曾經是央視風頭正勁的主持人,撐起了當年央視的一個最特別的節目《半邊天》。
這是一檔關注女性話題的黃金欄目。
《半邊天》不僅打破了央視的節目格局,也成了那個年代探討女性意識的先鋒。
只是不同於別的女主持人,張越並不是傳統審美下的“美人”,這讓她在當年以至於現在都飽受爭議。
人們稱她是“央視最醜女主持”,又胖又醜,但她卻用自己的才華和睿智征服了觀衆,哪怕面對各種質疑也依然保持本色。
如今,張越59歲了,但她依然未婚,也從不在乎所謂的婚姻成就。
她用一生證明了:女人的人生有千百種活法,婚姻不過是其中一種。
那麼張越一生中有哪些動人的故事呢?
不靠顏值吃飯
回到張越的起點,她和那些靠顏值“上位”的主持人不一樣。
她沒什麼令人驚豔的五官,也沒有玲瓏有致的身材。
從小到大,她總是略顯豐腴,再加上皮膚不白,臉上有些大衆相的輪廓,站在光鮮亮麗的美女主持中,她就顯得特別樸實。
然而在她質樸的外表下,是一顆睿智和幽默的心。
網友們現在都愛開玩笑,說搞笑女沒有愛情,如果這話放在張越那個時代,也是契合的。
搞笑女爲什麼沒有愛情,因爲搞笑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會搞笑也是一門技能。
男人們對待高攀不上的女士呈現出來的就是退讓或者造謠,總之就是遠離。
所以搞笑女們單身,太常見了。張越不能說是搞笑女,她是比搞笑女們更有深層內涵的一個人。
長大後的她,不僅寫過多篇文章,還擔任過《我愛我家》的編劇,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她是有真才實學,才華橫溢的。
也正因如此,她能夠在央視這樣競爭激烈的舞臺上,撐起了一個節目。
沒錯,1990年代中期,她終於得到機會主持《半邊天》。
這個節目對她來說,不僅是一個工作,更是一個實現抱負的舞臺。
和其他的主持人不同,張越不刻意展示自己的外貌,也不拘泥於表面的東西。
她所帶給觀衆的是一種親和力、一種知性,讓人感到這個“姐姐”好像自己身邊的朋友。
她並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主持人”的位置上,而是以一種輕鬆自然的態度和觀衆互動。
正是這種風格,讓觀衆逐漸認識到張越的魅力,是那種深入靈魂的力量。
當時的中國女性在很多時刻是被動的,有這樣一個節目,可以說,女性得到了很多學習和認知的機會。
那麼《半邊天》這個節目有哪些輝煌歷史呢?
唯一的女性專題節目
在張越的主持生涯中,《半邊天》佔據了最重要的位置。
這個節目在1995年開播時,就因爲獨特的視角和話題設置吸引了無數觀衆,尤其是女性觀衆。
它不同於央視一貫的嚴肅風格,《半邊天》關注的是當時社會中女性的現狀、困境和各種議題。
節目涵蓋了家庭生活、職場壓力、性別平等等很多很多方面,它用一種親切的方式把女性關心的話題帶到了屏幕上。
觀衆們很少見到央視能有這樣的節目,能放下嚴肅的姿態,談談“女性該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婚姻與愛情的真實面貌”等實際問題。
在當時,其實中國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普遍較低,而《半邊天》敢於探討這些敏感議題,甚至提出女性如何擺脫婚姻枷鎖、實現獨立自我,這讓許多傳統觀衆覺得新奇甚至冒犯。
這時候,張越作爲主持人,成了觀衆批評的靶子。
一些傳統觀衆認爲張越“不夠美”,無法代表央視的形象。
她主持《半邊天》期間,幾乎每年都會有不少觀衆寫信質疑她的外貌,甚至用“醜”來形容她。
有的觀衆還惡言相向,“央視是沒有人了嗎?”
畢竟,她的外貌不符合傳統觀衆心中美麗大方的女主持人形象,再加上她大膽的言論,有觀衆甚至氣得給臺裡寫信要求換人。
可是在那個時候,張越也並沒有真正體驗到被“顏值歧視”的滋味。
因爲臺長堅定地支持她,把那些批評信都擋了下來。
在臺長看來,張越主持《半邊天》的獨特風格和才智是不可替代的。
而張越也清楚,自己能有這個機會,是因爲節目真正需要的是她的內涵,而不是臉蛋。
她並沒有因此改頭換面去迎合觀衆,而是更加堅定地做自己。
畢竟,她主持的是一檔鼓勵女性認清自我、追求獨立的節目,她更要用行動告訴觀衆:女人的美麗不僅在外貌上,而在於她的思想、她的深度。
張越清楚地知道,如果爲了迎合觀衆的口味而去改變自己,那便不再是她的本真。
央視臺長不讓那些惡評影響她,不給她看那些惡意滿滿的信件,這段內容,張越曾經在後來在一次採訪中也提到過。
對於那些質疑聲,張越採取了一笑而過的態度。
她甚至開玩笑地說:“我不靠臉吃飯,我靠的是腦子。”
這句話在當時看來,確實需要些膽識。
畢竟,在那個以容貌至上的時代背景下,敢於公開表示不靠臉吃飯,等於是挑戰了主流觀念。
也正是她的這種堅毅,讓更多觀衆對她刮目相看。
慢慢地,一些觀衆開始理解她的魅力所在:她的幽默和機智,她對女性問題的獨特見解,成爲了節目最大的亮點。
張越的內在吸引力日益增強,這種變化,也讓那些曾經質疑她的觀衆意識到:美,不僅僅是外在的皮囊,它更關乎一個人的內在涵養。
一個擁有如此深度和廣度的女性主持人,卻也沒有讓這個節目一直存在。
《半邊天》節目只播出了短短的十五年,但是裡面有太多太多中國大地上的女性,有老年女性,有婚姻中的女性,有中學生女孩,各式各樣。
張越太理解這些女性了,也太能共情她們了,中間她也曾經迷茫過,那麼那時候的她又做出了什麼決定呢?
辭職只拿低保
在《半邊天》最火的時候,張越卻突然辭職。
她的決定讓許多人感到驚訝,畢竟,能在央視主持一檔黃金時段的節目,是多少主持人夢寐以求的成就。
而張越卻放棄了這一切,選擇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其實,辭職的決定,源於她在節目中的困惑和自我反思。
作爲《半邊天》的主持人,張越接觸了很多女性故事,聽到了無數人在家庭、職場中遭遇的困境。
這些真實的故事讓她感到心痛,也讓她深思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在她看來,節目的成功並不能滿足她內心的需求,她希望尋找一種更符合自我價值的生活方式。
女性在家庭中總是被賦予各種各樣的角色,媽媽、婆婆、姐姐、妹妹,但她們唯獨不記得,自己是自己,自己的名字纔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那些都是在這個名字之下的衍生角色。
這些困惑同樣讓張越迷茫,她毅然辭職了,放棄了高薪,只靠低保度日。
這種選擇在很多人看來是瘋狂的,但張越並不在意。
對她來說,工作不該成爲她生命的全部,活出真實的自我,纔是最重要的事。
辭職後的張越,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那之後,她也斷斷續續回來過,但是隨着《半邊天》節目的停播,張越也很少再出現在大衆視野。
很多年後,觀衆再見到她時,發現她竟然瘦了,整個人煥然一新。
對於那段時間的經歷,張越淡然地提到,她需要照顧父親,長期的忙碌使她的體重自然下降。
很多人認爲,張越老了,居然變得比年輕時候還好看了,好像她不僅僅是外貌的轉變,更是一種內心的成長。
如今她已59歲,依然單身,過着隨心的日子。
這種生活方式在傳統觀念中或許難以理解,但她的選擇無疑在挑戰着傳統婚姻觀念。
在她這兒,我們看到,婚姻不是女性的必需品,女性同樣可以活得精彩。
張越選擇不婚,是因爲她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她追求的是內心的滿足,而不是一紙婚書,她選擇了與家人共度晚年,選擇了陪伴親人、幫助需要她的人。
張越是當年央視最醜女主持,到現在59歲不婚,堪稱是獨立生活的先鋒。
不靠臉、不靠婚姻,也不靠世俗的定義去生活,而是用自我的方式,活出了屬於她的光芒。
張越一生都在詮釋女性的多樣性。
也許一個女人的價值不應被外貌或婚姻所定義,女性的人生同樣可以自由、充滿探索、堅韌不拔。
不管是張越那個年代還是現在,或許這種活法兒是異類,但這種思想早已超越了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