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年配對成功 他等了23年仍落空

嘉義縣姜先生從去年6月開始等候心臟移植。(姜先生提供/潘虹恩臺中傳真)

7種器官等待人數、移植人數(統計時間:2023年1/1至2024年2/28)

臺灣每年等待器官捐贈超過萬人,又以等候腎臟者最多,不少患者煎熬等候10年、20年、30年,甚至到生命結束,也不見得能等到。去年底剛完成腎臟移植的陳先生,5年就等到適配腎源,是幸運的,但等待過程的辛苦與煎熬,仍非一般人所能體會。

陳先生16年前被診斷出慢性腎病,經過11年飲食控制維持,仍難以避免走到洗腎這一關,5年來每週舟車勞頓往來醫院3次,才能維持身體運作。「洗腎真的很辛苦」,陳先生說,洗腎過程一躺下去就是4個小時,不能動、掉血壓,洗腎結束還得忍着不適開車回家,隔天才恢復正常狀態,就在這樣的反覆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除了腎臟移植,沒有第2條路」。

回想等待器官過程,陳先生表示,器官配對不是醫師想給誰就給誰,也不是有錢就能買到,成功配對機率低,他登記器官後再無下文,中間也完全沒有收到消息,幾乎要放棄。他跟親人表示,如果最後等不到,就將他的器官也捐出去,讓更多人受益。

直到有天深夜,陳先生接獲主治醫師電話告知配對成功,心喜之餘,更深深感受器官得來不易。陳先生說,聽說捐贈者是位年輕小女生,因發生車禍,家屬決定將器官捐出來,他感謝對方大愛讓他重生。完成移植手術,回到病房時,隔壁牀的年輕人大讚他「真的很幸運」,年輕人說自己已經等了23年,遲遲沒有等到合適的器官。

嘉義縣姜先生也是苦候器官。姜先生去年6月二度急性心肌梗塞送醫,經葉克膜搶救後,在醫院等候心臟移植。

姜先生屬B型血等待換心者,去年7月原有配對1次換心機會,最終因臺北患者優先移植而錯過,只好靠着外置型心室輔助器留院度過半年多。但儀器不能久裝,姜先生只好於農歷年前裝設另款長效型心室輔助器出院,每天身負4公斤的電池行動,要隨時注意身體狀況、預防生病,持續苦候合適的心臟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