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衝擊全球海洋生態 臺師大教授示警:波及人類食物鏈
近5年全球海洋微塑膠濃度分佈圖。(臺師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塑膠進入全球海洋的途徑。(臺師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塑料污染已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損害,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副教授沈林琥組成研究團隊,透過五大洲海洋微塑料濃度圖,不僅揭示近5年全球微塑料污染分佈情況,更探討微塑料對海洋野生動物的影響,以及可能進入人類食物鏈,構成潛在的公共健康風險。論文已於今年9月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Sustainability》。
研究團隊發現,微塑膠污染(Microplastic Pollution)威脅地球表面7成以上的海域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且每年高達3億噸的塑膠生產和消費,更加劇塑料污染的嚴重性。
由於微塑膠能吸附和釋放如甲烷和乙烯等人爲溫室氣體,對全球暖化造成負面影響。長期來看,海洋微塑膠在氣候系統中的角色,尚未完全瞭解和量化。
研究團隊指出,微塑膠從多個來源進入海洋,包括陸地活動(如廢水排放、城市逕流、農業逕流)和海上活動(如捕漁、航運、水產養殖)。一旦進入海洋,塑膠微粒不僅會經洋流和大氣傳輸,還可能成爲其他污染物,如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的載體。
研究團隊分析,在海洋、湖泊和河流中,水生生物如魚、甲殼類和藻類會透過生物濃縮作用(Bioconcentration),從水中直接吸收並儲存各種污染物和毒素,例如重金屬、塑化劑和多氯聯苯。這不僅對這些生物自身構成長期的健康風險,也對其捕食者,包括人類,有潛在的健康影響。
研究團隊提到,更糟糕的是,這些化學污染物會在生物體內積累,並逐級沿着食物鏈放大,導致食物鏈頂部的生物內污染物的濃度可能高達原始環境的百萬倍。這種毒性效應不只對頂級捕食者造成嚴重影響,也可能破壞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沈林琥表示,微塑膠對海洋生物影響日益嚴重,並可能進入人類食物鏈,對公共健康構成風險,海洋微塑膠和放射性污水的交互作用及其對海洋生態的綜合影響,目前尚不清楚,但無疑會增加海洋環境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
沈林琥呼籲,爲解決這起污染現象,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和政策措施,包括減少塑料消耗、促進可持續生產和消費實踐、發展替代品,以及提高環保意識。只有通過全球公民的合作和集體努力,才能保護和恢復我們寶貴的海洋生態系統,確保人類和地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