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北:戈壁灘上的教育跨越

肅北蒙古學校學生正在教師帶領下進行摔跤練習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萬里邊疆教育

車子疾馳在湛藍的天空下,遠眺山川跌宕、峰頂皚皚,近處一望無垠、草場茵茵,在這祖國的西北一角,能更真切感受到她的寬廣遼闊、河山壯麗。

這裡有冰川、雪山河流草原、峽谷等多樣的地形地貌,水草豐美、遍地牛羊,是河西走廊重要的生態屏障;這裡有遼闊的千里戈壁,地上有形似馬鬃的連綿山巒,地下是豐富的礦產資源。

這裡是甘肅省唯一的邊境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儘管肅北人口只有1.5萬,但全縣國土面積約佔甘肅省總面積的七分之一,是甘肅面積最大的縣。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肅北把改善民生,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落實到“真金白銀”上,落實到各民族每一個家庭對教育發展的殷切期盼上,逐步實現從教育普及到質量提升的大跨越。

加大投入,學校舊貌換新顏

穿過肅北縣城的成吉思汗花園廣場,向西走進一棟米白色的樓房,記者一行來到與共和國同齡的肅北老教育人——格爾力達來家中。

“我們肅北的學校一年比一年好,我覺得僅從校園面貌上就能看到國家對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視和肅北教育發展的成就。”格爾力達來一邊拿着幾張在學校拍攝的老照片,一邊自豪地對記者說。

肅北分爲“南山”“北山”兩個區域,中間隔着敦煌、安西、玉門3個縣市,分列河西走廊西端南北兩側,直線相距數百公里,“北山”與蒙古國相鄰。格爾力達來1974年從酒泉師範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地處北山的馬鬃山小學任教。

當時馬鬃山鎮小學的辦學條件相當艱苦,校舍是借用的當地廠礦的職工用房,學生坐的是長條登,上下課的鈴聲是由值班教師敲打一口破鐵鍋發出的,節奏敲打得快些就是上課,敲得緩些就是下課。“冬天氣溫低到零下40多攝氏度,我們取暖只能自己燒火。”格爾力達來說。

20世紀七八十年代,肅北出臺了23條增加教育投入的優惠政策,在加大政府撥款的同時,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對全縣中小學進行改建和擴建,包括馬鬃山鎮小學在內的全縣各學校硬件發生了巨大變化。

馬鬃山鎮小學有了自己的校舍,學生有了嶄新的課桌椅,那口用來敲打的破鐵鍋也被手持擴音器取代,後來隨着供電穩定又有了電鈴。

到1992年,肅北80%的中小學配備了電視機、投影儀、收錄機,達到“實驗教學普及縣”標準。

建縣之初的“蒙古包學校”“馬背學校”,再到現在的操場、宿舍、教學樓齊備,美術室、實驗室等功能部室齊全的美麗校園;從建縣初期的學生10名、教員自請、供給自備,到現今的從幼兒園到高中免費教育全覆蓋,肅北教育事業在國家各項教育政策、民族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呈現出嶄新的面貌,給當地羣衆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肅北,教育上的事是頭等大事,‘教育不發展,草原的未來就沒有希望’是大家的共識。歷屆縣委縣政府對教育的發展都予以高度重視,將教育發展作爲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肅北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局長娜爾斯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肅北不斷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先後投入3260萬元,完成了肅北中學公寓樓標準化塑膠體育場、教學樓和縣城小學教學樓、石包城幼兒園等項目工程;投入400萬元高標準更新了所有學校的圖書、實驗儀器、電教設備;投入900萬元建設了肅北中學實驗樓;投入2256.6萬元新建了蒙古族學校教學樓暨蒙古族傳統文化實訓樓;投入400萬元建設了全縣智慧教育資源平臺……全縣各中小學均已達到標準化辦學水平。

優化佈局調整,滿足羣衆需求

行車戈壁,千里一色。

從肅北縣城前往馬鬃山鎮的500公里路途中,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景象跟“南山”地區河流遍佈、草場豐美迥異。

馬鬃山鎮是甘肅省唯一的邊境鎮,緊鄰蒙古國。馬鬃山鎮小學也是甘肅僅有的一所邊境小學,這裡如今只有兩位老教師——苟旺正和妥兵德。

“馬鬃山鎮小學近幾年已沒有招收到新一屆一年級學生。去年兩名學生小學畢業後去縣城上初中,我們這裡就沒有學生了。”苟旺正說。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着經濟社會發展,肅北廣大牧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子女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紛紛走出鄉(鎮),到縣城購房、修建磚房供子女上學,家人陪讀,出現了第二次從散居地到縣城的大遷移。

廣大農牧民對學校教育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更高質量教育追求也越來越迫切。同時,各鄉(鎮)學校生源日趨減少,師生比例失調,教育資源浪費嚴重,學校佈局亟待調整。

娜爾斯介紹,針對肅北縣基層學校辦學規模小、效益差的實際,縣委、縣政府克服了重重困難,下決心對學校佈局進行優化調整。

1999年撤併距離縣城較遠的鹽池灣、魚兒紅小學,併入縣蒙古族小學。2004年將原蒙古族中學和蒙古族小學合併成立了十二年一貫制蒙古族學校,建成了學生公寓樓,實現了所有牧區學生集中生活、學習,從根本上解決了牧民子女上學路途遙遠、居住分散、經濟負擔過重的難題。2009年以來,又先後撤併了石包城、魚兒紅牧場、黨城、東山、青山道等5所鄉鎮小學。2013年秋季肅北中學、縣城小學建成新教學樓並完成搬遷,2017年蒙古族學校完成整體搬遷。

“目前,肅北形成了‘四校一園’的學校佈局,使學校佈局更趨合理。全縣除馬鬃山鎮小學保留外,其他學生全部集中到縣城學校就讀,在加快區域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公平上取得了進一步突破。”娜爾斯說。

在全縣學校佈局優化調整的同時,肅北進一步加強對教育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2012年,肅北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全縣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爲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滿足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和人民羣衆對教育的需求提供了政策和資金方面的保障。大力推進十五年一貫制全免費教育及“全免一補”政策,逐步形成了具有少數民族自治縣特色的“全員覆蓋、全程受助、全體受益”的學生資助體系,實現了“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目標。

團結奮進促學校內涵發展

距離肅北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機關駐地不遠就是剛落成兩年的肅北蒙古族學校新校區。學校的門樓設計爲打開的書卷,正中飾有蒙古族特色的雲紋,顯得大氣端正而又有民族特色。

肅北蒙古族學校是甘肅邊境地區唯一以蒙古語授課爲主的學校,也是八省區蒙古語文工作協作重點學校之一,自成立以來,始終肩負着提高肅北蒙古族學生基礎教育和傳承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雙重任務。

走進校園,首先引起我們注意的是一座“五箭訓子”的民族文化雕塑。“一支箭容易被折斷,五支箭捆綁到一起就很難被折斷。”校長哈斯扣向記者解釋“五箭訓子”雕塑的寓意,“這是以五箭曉喻五子要加強團結,也寓意着各民族之間團結奮進的重要性”。

新中國成立前夕,肅北識蒙文和藏文且能使用的只佔總人口的2%左右。1951年4月,根據肅北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肅北草原辦起第一所“蒙古包學校”,肅北從此開始有了正規的學校教育,教育得以普及,各民族優秀文化得以傳承。

哈斯扣介紹,肅北縣委、縣政府,教育系統高度重視雙語教學改革,把民族團結教育作爲雙語教學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加強雙語教學的新路子、新辦法,先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

“我們積極推進‘以人爲本,德育爲首,教學爲主,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採取‘蒙、漢、英’並重加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模式,深化民族教育改革。近年來,肅北加大了對雙語教師的培訓,積極與內蒙古教育廳對接組織雙語教師參加內蒙古相關學校跟班培訓、交流、觀摩研討會、教育教學競賽、論文、課例和優質課評選等教研活動,提高雙語教師業務水平。”娜爾斯介紹,肅北還通過八省區蒙古語文工作協作小組與鄰近的內蒙古阿拉善盟各學校建立友好學校關係,邀請優秀教師來肅北縣支教交流,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促進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教育教學技能的全面提高,強化雙語教育教學力度。

伴隨課間操音樂響起,身着雪山蒙古族服飾的學生手拿綵綢跳起了《安代舞操》,這是蒙古族學校教師和一些民間舞者共同編排而成的學生課間操。肅北蒙古族學校在開好基礎課程的同時,注重加強藝術教育、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設置有專門的蒙古族傳統文化實訓樓,安排有固定課時,爲學生的特長髮展搭建了平臺。

13歲的才布爾汗老家在馬鬃山鎮明水村,2016年從馬鬃山鎮小學來到肅北蒙古族學校,“我的託布秀爾,學得很好,這在馬鬃山學不到的。”一開始說話還很靦腆的小姑娘在談到自己的興趣特長時眼裡放出了光,說話也鄭重起來。

“近年來,學校提倡‘規範加特色,合格加特長’的教學模式,在辦好蒙語、漢語、英語、數理化教學的同時,開辦了舞蹈、馬頭琴、書法繪畫、電子琴、足球、摔跤、射箭等興趣小組,爲學生的特長培養和非遺傳承搭建了良好的平臺,爲傳承、發揚民族傳統文化開闢了新的天地。”哈斯扣說。

肅北教育質量不斷提升,育人效果也逐步顯現。截至目前,肅北已有200餘名民族學生通過八省區協作招生被國家重點民族本科院校錄取(2006年至今有6名學生考入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今年,蒙語授課高考生錄取率達到100%。

能感受到,在肅北這片邊疆熱土,各民族教育工作者們播撒辛勤和智慧,凝結成最樸素的力量,推動肅北教育事業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