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龍走資本主義經濟 改變全球格局

冷戰:從兩強爭霸到全球衝突,當代地緣政治的新世界史(聯經出版)

尼克森對於亞洲其他地方──至少對東亞一些國家──的判斷相當準確。那裡花了比歐洲更長的時間來克服戰爭造成的後果。但到了尼克森當選之際,在南韓、臺灣、香港、新加坡由國內所驅動的市場經濟開始改變民生。在當時還難以看出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越戰大幅掩蓋了其他地方的發展。且有些更大的國家幾乎沒有受到這些變化所影響,至少在一開始是如此:中國是自己的選擇,其他國家則是因爲貧困。但亞洲四小龍進入資本主義經濟改變了全局,尤其是就東亞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而言。要是沒有冷戰的此消彼長,這些都不可能發生。

在這種發展態勢上,日本是領頭羊,提供了一個模式,儘管其他市場經濟體也並非只是複製日本經驗。當美國於一九五一年結束對日本的佔領,亞洲及其他地方鮮少有人會預料到這個島國在經濟上會有如此輝煌的未來。當時年度成長正在緩下腳步,而左右翼之間的政治僵局讓國家難以治理。但正在發生的兩件事改變了未來。日本右翼開始擱置內鬥,意味着支持戰爭的保守派與視戰爭爲災難的少數人攜手入黨。名不副實的自由民主黨力退左翼,打造出持續三十五年的政治霸權。新任政府的工業政策強調增加生產力(部分透過抑制貿易工會的力量),以及國家要在指揮投資、生產、外銷方面扮演強而有力的角色。

對西方許多人來說,日本仍是一個例外,只是更加證明了亞洲低度發展的通則。到了六○年代中期,當詹森總統做出下場註定慘烈、派遣美軍地面部隊到越南的決定時,一般認爲亞洲其他地方會被北美、西歐甩得更遠,甚至追不上資源豐沛的中東與非洲。美國專家認爲亞洲國家人口過剩,資源不足,又治理不彰。某方面來說,這也是它們成爲共產主義進犯的主要目標的原因,必須受到美國保衛。亞洲之所以是冷戰擴張的區域並非因爲它很重要,而是因爲它很孱弱。

看看南韓、臺灣或者香港、新加坡城邦,持這種觀點的人顯然沒有做足功課。一九五四年,南韓是東亞最窮的國家,舉國上下都受到災難影響,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迦納、肯亞還低,也絲毫沒有進步的跡象。但六○年代風雲變色,爲七、八○年代經濟擴張打下厚實的基礎。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由中國大陸難民所統治的偏安中國政權──臺灣。他們的故事有些部分與日本雷同:由國家領導的發展、出口導向成長、國內儲蓄率高。但其他部分則迥異:強調打造教育,有時幾乎是從零開始;「發展獨裁政府」的統治,由他們各自的軍頭以鐵腕治理。

南韓與臺灣都是冷戰前線國家,美國對兩者都斥資提供援助。一九四六至七八年間,南韓接受的美援幾乎與整個非洲加起來一樣多。但能夠藉此取得通往美、日市場這點,重要的程度也不亞於美援。一九七○年,南韓的出口有四分之三外銷到美、日。冷戰中期的形勢顯然爲兩者帶來它們在其他情況下不會有的經濟良機,但也帶來挑戰。獨裁政權仍穩坐泰山,部分就是因爲他們能取得美援,其中也包括顯著的軍事協助。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南韓與臺灣都把握良機,並且善加運用他們未曾預見的優勢。

新加坡與香港更是如此。兩座爹不疼、娘不愛(甚至有些人會說地位卑下)的城市隨着大英帝國的沒落,失去了各自在戰略上的重要性,如今因冷戰再度復甦。香港成爲針對中國的情報站,一直到冷戰之終都由英國統治,部分是爲了與美方分享情報。新加坡首先心不甘情不願地成爲馬來亞聯合邦的成員,然後從一九六四年被馬來亞逐出之後,就成爲獨立的城邦。從新加坡成爲主權國家開始,領導人李光耀就相信隨着英國人的離去,唯有美方的在場可以拯救他的新國家。「任何不是共產黨員卻想看到美國離開東南亞的人都是傻子」,李光耀對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如是說。儘管他自己也是華人血統,但李光耀相當畏懼中方宰制他的管區。

但新加坡在冷戰中真正的重要性(至少象徵性來說),是前勞工組織者李光耀與第三世界團結理念決裂的程度之深。在李光耀的青年時期,第三世界的理念曾經相當吸引他,而今他轉向市場導向的國內發展。獨立的新加坡一貧如洗,除了人口之外別無資源。美方在此地爲李光耀提供了安全與經濟上的契機。到了七○年代初期,他無暇再理會第三世界要求更高的原物料價格以及政治上的不結盟運動。李光耀決定唯有擁抱全球市場才能讓新加坡富裕起來,也讓自己獨攬大權。(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