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三篇文章讓生態“紅線”變“紅利”

“我州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佔全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的47%、地表水資源總量佔全省的1/4、天然溼地面積佔全省的50%、森林面積約佔全省的1/3、天然草原面積佔全省的58%。”11月15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萬千氣象看四川”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甘孜專場上,甘孜州委副書記、州長馮發貴發佈的一組數據,直觀地呈現了甘孜州扛起的“生態責任”之重。

與之相對的,還有另一組數據——甘孜18個縣(市)均是國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全省39個欠發達縣域中甘孜有12個。

一邊是“生態屏障”“上游擔當”,一邊是全省鄉村全面振興、促進共同富裕的主戰場。二者如何兼顧?甘孜的路徑很清晰——持續抓好文旅之州、能源之州、有機之州“三篇文章”。

“三篇文章”都有獨特的生態內涵。

文化旅遊方面,甘孜以東部貢嘎山-海螺溝爲主引擎,以西部格聶-措普溝、南部稻城亞丁、北部格薩爾-印經院爲重要支撐,推出以大橫斷、大景觀、大交融爲總攬的“十一環十骨幹”精品遊線,建成A級景區115個,居全省第一。

特色農牧方面,甘孜水質純淨、空氣潔淨、土壤無污染、光照豐富、溫差適宜,是發展有機產業的理想地。發佈會上,馮發貴介紹:“以有機之州統攬高原農牧業發展,建設犛牛、藏香豬、青稞、果蔬、菌類、紅酒等有機產業集羣,以有機塔尖產品提升附加值。”

清潔能源方面,甘孜充分利用水多、光強、地勢好、互補性高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清潔能源裝機即將突破2000萬千瓦,在建1500萬千瓦,兩條特高壓將於明年全部建成投運。水電開發規模全省第二、光伏開發規模全省第一。

“三篇文章”生態價值也已初顯。

文化旅遊方面,今年前10月,甘孜共接待遊客41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5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8%、5.4%;特色農牧方面,甘孜目前有機市場主體124家、有機證書253張、有機認證面積56.7萬公頃,年產量12.9萬噸、產值15.4億元,較2022年分別增長180%、67.4%;清潔能源方面,2023年全州清潔能源領域完成投資超240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41%,實現清潔能源增加值102.7億元、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80.6%、佔GDP的20%,實現稅收27.5億元、佔全部稅收的43.3%。

會上,甘孜州委、州政府相關負責人還就“甘孜州文化旅遊市場綜合治理”“清潔能源開發與電網建設”“有機產業發展”等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憂 寧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