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新契約保費 11年新低
壽險業因6月出現停售效應,估算最終新契約保費應有940億元上下,比5月多賣280多億元,增幅42%多,但上半年壽險新契約保費合計僅約4,718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逾33%,創下11年來的新低。
去年上半年壽險新契約保費有7,089億元,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及南山人壽等三家壽險公司上半年新契約保費就破千億元,另外如中國人壽、新光人壽、臺灣人壽與法國巴黎人壽都有400~800億元以上的新契約保費進帳。
反觀今年上半年,雖因7月1日責任準備金利率要調降,新臺幣降1碼(0.25百分點)、美元降2碼,同時要實施死亡門檻法則及宣告利率平穩機制等,醫療險及儲蓄險6月也的確出現一些停售效應,但在金管會不樂見出現大規模的停售效應情況下,因此較往年的力道弱很多,尤其6月沒有一家賣破200億元,單月第一名是國壽的180億元,第二是南山人壽119億元,第三是新壽的117億元,其餘公司都低於百億元。
上半年壽險公司也沒有一家新契約保費破千億元,第一名是國壽837億元,比2019年同期衰退20%以上,國壽主要是靠投資型保單撐盤,今年第二季國壽宣告利率亦相對比較積極。上半年第二名是富邦人壽,今年在宣告利率上相對保守,上半年新契約保費614億元,同比衰退47.5%以上,代表富邦在低利率環境下,有控制新錢流入速度。
第三名是今年上半年完全無法銷售新投資型保單的南山人壽,還有589億元的新契約業績,同比衰退41%以上;今年前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差距極小,第四名是新壽的436億元,中壽以388億元排名第五,臺壽則是以361億元排第六,也都是衰退兩至五成以上。
大環境前景不明、低利率環境可能持續更長一段時間,金管會又不樂見大規模的停售效應,所以壽險公司今年都不太敢「吸金」,不要承受太大的投資壓力,上半年新契約保費不到5千億元,創2010年以來的同期新低,更比去年同期少賣了近2,400億元,全年恐怕難破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