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佈先爲人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平遠至少有6人蔘與核事業,看有你認識的嗎?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週年

1964年10月16日

在新疆羅布泊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代號596)

爆炸成功!

爲什麼第一顆原子彈代號是596?

“兩彈元勳”鄧稼先曾說過,核武器事業是成千上萬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背後,既有我們現在熟知但在當時隱姓埋名的科學家,也有千萬普通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原子彈並將其成功引爆這個長長的鏈條上,他們是各個環節的“操刀者”、親歷者。他們經歷的是一生中最難忘、最驕傲的青春記憶。

他們隱姓埋名

他們中的許多人,如錢學森、郭永懷等都在國外學有所成,擁有優越的科研和生活條件,但爲了投身新中國的建設事業,衝破重重障礙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國。

我們熟知的“兩彈元勳”鄧稼先在接受了秘密研製原子彈的任務後,離開了家,離開了孩子,隱姓埋名28年。

一次實驗中,他不幸受到核輻射,身患癌症。在與妻子團聚後僅一年,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在北京逝世,終年62歲。

△鄧稼先與妻子許鹿希、孩子們的全家福

鄧稼先的老師王淦昌亦如此。1960年,53歲接受國家秘密任務,改名爲王京,隱姓埋名28年。一年除夕夜,他與鄧稼先在帳篷裡相互敬酒,鄧稼先對他說:“叫了王京同志幾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言畢,兩個人抱頭痛哭。

△王淦昌

女科學家王承書,提出適用於多原子氣體的推廣的玻爾茲曼方程,即“WCV”方程。從研究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起,隱姓埋名30多年一直到去世。

在她筆記的扉頁裡,有一張已經發黃的字條,上面寫道:“在無論任何條件下,堅決完成黨交給我的任何任務,在必要時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王承書

于敏爲了研製“兩彈一星”,隱姓埋名幾十年,連家人都不瞭解他們具體從事的工作。他說,“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進強國的事業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他們一絲不苟

惠鍾錫、高深、韓雲梯三人是主控站實施起爆的主要人員。在倒計時10秒鐘以內,如果裝置出現異常,惠鍾錫和高深就得立即示意韓雲梯按“剎車”按鈕,全場叫停。

聯試過程中,韓雲梯發現原來的主控臺設計不合理,其中緊急剎車按鈕需要監視臺下令才能操作按下,反應時間只有六秒,很不保險。他建議緊急剎車按鈕改裝在監視臺上,可以增加保險係數,最終這個想法被採納。

△韓雲梯

當蘑菇雲騰空而現時,韓雲梯沒能像同事們一樣,在第一時間去欣賞蘑菇雲,而是獨自完成了餘下的幾個程序後,才走出主控制站,與現場指揮擁抱在一起。

爲了確保萬無一失,技術人員的每個操作步驟、每個動作都是反覆演練,甚至擰螺絲釘應該擰上幾圈都要爛熟於心,安插雷管、引爆的環節就更不必提了。

第一顆原子彈是如何引爆的

他們不畏艱難

在國家經濟最困難的時候,遠在新疆羅布泊的核試驗基地更是雪上加霜。羅布泊本來植物就很稀少,可以吃的如榆樹葉子沙棗樹籽,甚至駱駝草,幾乎都被他們拿來充飢了。

科研人員每天就餐後走出食堂都說還沒吃飽,但一回到研究室就立刻開展工作。在一無圖紙二無資料的情況下,科研人員用計算尺、算盤進行理論計算工作。

飢餓難耐的時候,有的人拿醬油衝一杯湯,有的人衝一杯糖水。“加餐後”立刻又埋頭科研工作。

最終,我們用事實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彈技術,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時,激動的科研工作者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

中國的速度爲世界之最

美國用時7年3個月

蘇聯爲6年3個月

英國爲4年7個月

法國爲8年6個月

而我國僅用了2年8個月

70年來

是他們

在奮鬥的過程中

創造着越來越多值得銘記的“第一”

向無名英雄致敬!

這裡有一份廣東人的最全名單

近幾年來,羊城晚報多次探訪參與我國核事業的粵籍工作者們,通過他們的講述,留存一代人的珍貴記憶,現將收集到的名單詳列如下,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週年的日子裡,銘記他們的名字,再憶崢嶸歲月。

【參與我國核事業的粵籍工作者名單】

曾於中國核試驗基地(馬蘭基地)工作:

陳雨生,男,1937年生,廣東潮州人,研究所五室,從事核彈研製試驗覈心機密工作,獲獎無數,馬蘭基地中獲少將軍銜者廣東第一人

符紅鐵,男,1939年生,現居廣州,參與核彈試驗“有線劑量遙測”研究工作,先後執行過20次試驗任務,10次進入核沾染區進行回收作業

馮運基,男,1939年生,廣東陽江人,司令部工程處,修建用於核試驗的工程設施,共參與了27次核試驗,先後立過4次三等功

樑伯年,男,1939年生,廣東廣州人,研究所三室,參與我國首次核試驗的早期γ-輻射測量工作

黎大任,男,1942年生,廣東吳川人,醫院放射病科、檢驗科工作,共計參加了26次核試驗,多次進入爆心進行回收作業

劉宏興,男,1938年生,廣東平遠人,研究所四室,主持研製20多項科研成果,曾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及多項嘉獎

朱煥金,男,1938年生,廣東興寧人,防護部、研究所五室,參與空中弱衝擊波測量工作,紮根西北大漠23年

馮興才,1937年生,廣東廣州人,海軍試驗基地後勤部

馮煥興,廣東梅州人,研究所四室

葉於運,廣東陽江人

連環球,1938年生,廣東大埔人,研究所三室

呂伯欽,1935年生,現居廣東廣州,基地氣象處資料室

劉蘭,1947年生,現居廣東深圳,馬蘭546醫院手術室

劉蘭天,廣東潮州人,基地司令部防護部

劉志明,廣東興寧人,烏什塔拉第三建築公司

劉淑琴,馬蘭546醫院幼兒園,已故

劉道波,1938年生,廣東陽江人,工兵團

劉瑞波,廣東佛山人,研究所三室

曲穎藩,1945年生,現居廣東廣州,馬蘭546醫院化驗室

阮晉新,1940年生,廣東梅州人,研究所四室

莊義遜,1939年生,廣東普寧人,研究所情報資料處,已故

陳達軒,廣東陽江人

陳社津,1943年廣東新會人,基地氣象處

陳樹萓,1938年生,廣東高州人,工兵團

陳躍鵬,1940年生,中國衛星發射中心,已故

李玉山,1931年生,廣東吳川人,工兵團機槭營

李學仲,1938年生,廣東陽江人,工兵團

李冠軍,廣東潮州人,防護部,司令部防化處

李維,1947年生,現居廣東珠海,司令部管理處、防護部幼兒園

吳嗣廉,1936年生,廣東臺山人,基地後勤部器材處

辛光漢,1938年生,廣東羅定人,通訊團技術股,已故

餘孝鳳,1943年生,研究所三室

金柳華,1945年生,現居廣東廣州,司令部管理處、政治部印刷所

羅洪新,1936年生,廣東興寧人,馬蘭546醫院製藥廠

林昇,1938年生,廣東陽江人,工兵團

林進鬆,1938年生,廣東陽江人,工兵團

林進橋,廣東陽江人,工兵團

林舉韶,1938年生,廣東陽江人,工兵團

林乾方,1937年生,廣東陽江人,工兵團

楊濟民,1937年生,研究所二室,已故

楊桂英,1939年生,廣東潮州人,馬蘭幼兒園

易仰賢,廣東廣州人,研究所五室,已故

張尤殼,1938年生,廣東揭西人,研究所二室

張興樂,1936年生,廣東普寧人,研究所一室

張傑,1947年生,現居廣東深圳,馬蘭546醫院傳染科

侯浩林,廣東中山人

駱林興,1939年生,廣東河源人,工程兵,東風、馬蘭基地

姚重石,1927年生,研究所政治部、四室政委,已故

趙社芳,廣東新會人,基地通俗總站

鍾耀星,1938年生, 廣東廣州人,汽車團

敖景儔,1937年生,廣東陽江人,工兵團

樑大奎,1939年生,廣東化州人,馬蘭546醫院

樑偉忠,1944年生,廣東化州人,研究所五室、基地氣象處,已故

樑振杰,廣東湛江人,研究所二室,已故

蔡業焯,1943年生,廣東陽江人,研究所五室、基地氣象處

廖懷南,廣東紫金人,研究所科技處,已故

潘文興,1936年生,廣東陽江人,工兵團

黎文昌,1937年生,廣東化州人,工兵團

莫錦賢,1936年生,廣東廣州人,研究所一室

徐正,研究所四室,已故

秦蒙善,廣東普寧人,司令部通訊處

曹春洪,廣東陽江人,基地司令部管理處,已故

康崇祿,廣東湛江人,研究所五室

崔宏亮,男,1954年生,廣東廣州人,汽車第三十六團,進行核試驗後的回收、取樣、勘察工作

陳君澤,男,1940年生,廣東羅定人,研究所四室,參與氫彈原理試驗,後主編文集《戰鬥在羅布泊的廣東人》

郭玉明,男,1953年生,廣東廣州人,研究所技保營,曾13次進入核爆中心場區工作

何輝,男,1942年生,廣東興寧人,防護部、研究所防護室、防化團工作,參與13次核試驗,榮獲集體三等功兩次,技術總結獲基地科技進步獎四項

盧修深,男,1939年生,現居廣東深圳,研究所五室,參與16次核試驗,爲核試驗任務做了大量的理論計算工作

黎蔭銘,男,1939年生,廣東南海人,研究所七室,曾參與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的總裂變當量的快速測試

伍曉梅,女,1943年生,廣東廣州人,研究所七室,我國首顆氫彈核試驗親歷者

方劍心,1933年生,廣東東莞人,司令部辦公室

方桂林,1974年生,現居佛山順德,工兵團汽車連

王芳,1966年生,現居廣東珠海,546醫院

王淑賢,1940年生,現居廣東廣州,研究所三室

鄧紹榮,廣東興寧人,基地通訊總站、馬蘭無線電臺

鄧鋎泉,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白婷,1969年生,現居廣東珠海,技術部

盧傳祥,1937年生,廣東潮州人,後勤部營房處

盧佐南,1939年生,廣東省梅縣人,防護部研究所三室

馮連波,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馮克天,1944年生,廣東雲浮人,基地氣象處

葉卓佳,1940年生,廣東肇慶人,基地氣象處

葉裕培,1950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葉曙光,1943年生,現居廣東廣州,中國衛星發射中心

關家享,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江水安,1940年生,廣東五華人,防護部、研究所四室

江泳全,1951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列鏡培,1960年生,廣東增城人,馬蘭機場111團

呂萬興,1975年生,現居佛山南海,工兵團勤務連

劉玫,1955年生,現居廣東深圳,通訊團4連

劉煒,1957年生,廣東平遠人,基地後勤部

劉瑛,1962年生,廣東平遠人,研究所一室、基地技術部

劉立新,1970年生,廣東龍川人,技術部宣傳科、馬蘭場站政治處

劉玉蘭,1967年生,現居廣東珠海,89800部隊司令部

劉潔珍,1938年生,廣東高要人,馬蘭中學

劉晉惕,1938年生,廣東大埔人,20基地設備研究所,後改爲測量通信總體研究所

喬叢榮,1967年生,現居廣東珠海,546醫院

孫寧,1951年生,現居廣東廣州,通訊團4連、研究所五室

孫少力,1949年生,現居廣東深圳,研究所五室

朱廣寧,1968年生,廣東興寧人,研究所七室

朱熾龍,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陳新,1972年生,廣東興寧人,基地技術部

陳瑜,1976年生,廣東興寧人,資料室、基地宣傳處

陳華斌,1941年生,廣東臺山人,司令部(紅山)門診部、546醫院

陳運德,1939年生,廣東潮陽人,研究所四室

陳啓珠,1950年生,廣東興寧人,研究所加工廠、基地技術部資料處

陳金成,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陳順祺,廣東五華人,研究所加工廠

陳栢強,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陳振藩,1941年生,廣東興寧人,研究所加工廠、基地技術部一室

陳潤超,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陳潤根,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陳銓駿,已故,廣東湛江人,研究所一室/加工廠

陳錫根,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岑怡樂,廣東順德人,研究所宣傳科

岑炳榮,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岑景榮,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杜展祥,1952年生,已故,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杜萬基,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何慶玉,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何建昌,廣東惠東人,研究所加工廠

何祖榮,1951年生,廣東佛山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李漢華,1953年生,廣東佛山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李龍開,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李永昌,廣東蕉嶺人,研究所―室

李志漢,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李志偉,1966年生,現居廣東深圳,研究所計量站

李國銘,1978年生,廣東電白人,馬蘭場站

李啟林,1951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李俊英,1945年生,廣東新興人,基地後勤部水電總站

李春樓,1941年生,現居廣東廣州,研究所五室

陸楚業,1941年生,廣東高州人,研究所加工廠,已故

邱林娣,1949年生,廣東惠東人,防化團副業隊、地毯廠

沈小云,1953年生,現居廣東深圳,工兵團4連、基地宣傳隊

湯來應,1951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吳世文,1935年生,廣東人,工兵團,已故

吳達禮,1951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吳偉平,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吳應銘,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吳應鏈,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吳柯,1942年生,廣東惠東人,防護部、防化團,司令部防化處

吳青松,廣東汕頭人,老防護部器材科

吳清健,1941年生,現居廣東佛山,研究所二室

吳耀基,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辛寧,1977年生,廣東羅定人,通信總站

嚴蘇蝦,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鄒卓新,1943年生,廣東河源人,研究所三室

羅開疆,20基地

羅華耀,1941年生,廣東大埔人,基地後勤部基建營房處

羅權炎,1941年生,廣東梅縣人,研究所二室

林成華,1938年生,廣東吳川人,工兵團汽車營

林伯權,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林榮傑,1942年生,廣東恩平人,研究所四室

林錦波,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孟中偉,1964年生,現居廣東珠海,技術部四室

歐顯明,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歐燕靜,1960年生,現居廣東廣州,馬蘭546醫院

易彬,1972年生,現居佛山順德,汽車團三連

招平恩,1954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張衛列,1960年生,廣東廣州人,馬蘭546醫院

張月影,1939年生,廣東揭西人,研究所二室

張彬,1978年生,現居廣東深圳,汽車團二連

張學剛,1980年生,現居廣東珠海,技術團

張雄文,1951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周力羣,1970年生,現居廣東珠海,馬蘭中學

周炎滿,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周戰勝,1973年生,現居廣東廣州,汽車團勤務連、9連

周景河,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周瑞祺,現居廣東深圳,紅山門診部

鄭劍鋒,1942年生,廣東湛江人,基地氣象處、陽平裡氣象站

經波,1942年生,基地社會服務部第二服務社

胡克仁,1951年生,現居廣東廣州,研究所行政管理處勤務連軍務科

夏慧珍,1942年生,現居廣東廣州,研究所門診部

姚運桂,廣東平遠人,研究所紅山小學

姚湖泉,1934年生,廣東平遠人,防護部學術室

趙勇華,1978年生,汽車團二連

趙瑩芳,司令部(紅山)門診部,已故

趙嘯海,1956年生,現居廣東深圳,防化團、基地司令部

鍾若飛,廣東興寧人,通訊團技術股、紅山總機

高毅,1974年生, 現居廣東珠海,警衛防化團

顧中林,廣東汕頭人

樑本權,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樑桂添,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樑智信,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簡伍仔,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蔡文花,1945年生,現居廣東佛山,紅山中學

蔡業焯,1943年生,廣東陽江人,研究所五室、基地氣象處

虞經華,廣東廣州人,20基地設備研究所,後改爲測量通信總體研究所

廖懷南,廣東紫金人,研究所科技處,已故

譚學勤,廣東中山人

譚紹訪,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潘文興,1936年生,廣東陽江人,工兵團

潘文家,1952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潘思達,1941年生,現居廣東廣州,研究所五室

顏鳳琴,1944年生,現居廣東江門,馬蘭幼兒園

黎毅,1952年生,廣東肇慶人,馬蘭546醫院

黎廣學,1945年生,現居廣東廣州,工兵團4連、基地宣傳隊

黎文昌,1937年生,廣東化州人,工兵團

黎木英,1938年生,廣東大埔人,29基地測量通信總體研究所

樑錫渠,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莫沛徳,1937年生, 廣東新興人,中國衛星發射中心

莫錦賢,1936年生,廣東廣州人,研究所一室

容文傑,研究所五室,已故

陶國文,現居廣東珠海人,研究所七室

唐鴻雲,廣東大埔人,基地技術部

塗作春,廣東平遠人,老防護部器材室

塗境南,1963年生,廣東惠陽人,馬蘭機場111團

徐正,研究所四室,已故

原志昌,195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秦蒙善,廣東普寧人,司令部通訊處

曹春洪,廣東陽江人,基地司令部管理處,已故

黃六芬,1951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黃偉才,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黃志堅,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黃昌盛,1943年生,現居廣東廣州,研究所三室

黃金波,1964年生,廣東遂溪人,馬蘭機場111團

黃春明,1969年生,現居廣東珠海,技術部

黃榮能,1939年生,廣東普寧人,研究所二室

黃浩賢,1953年生,廣東南海人,鐵五師效應九大隊

黃雄漢,1939年生,廣東廣州人,研究所五室

賴子南,廣東惠陽人,研究所六室

賴輝任,1964年生,廣東廉江人,馬蘭機場111團

彭其方,1973年生,廣東羅定人,汽車團2連

彭亮源,廣東梅縣人,研究所二室

曾慶權,1964年生,廣東廣寧人,馬蘭場站氣象臺

曾昭文,1939年生,廣東汕頭人,研究所三室

曾嘉,1946年生,廣東廣州人,研究所五室、基地氣象處

曾於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國營221廠)工作:

陳備永,男,1936年生,廣東揭陽人,總廠機械動力處機械科,維護保證廠區設備正常運轉

曹建興,男,1935年生,廣東臺山人,二機部九院理論部,參與原子彈模型理論計算及數控機牀研製

羅耀春,男,1939年生,廣東興寧人,221廠設計部,參與原子彈點火部件觸發管研製

周紹佳,男,1941年生,廣東廣州人,221廠實驗部放化實驗室,參與分析裂變燃耗、測定核爆當量等工作

周展開,男,1936年生,廣東梅州人,總廠機關二處,負責廠區的工程設計以及設計管理

楊宜城,男,1936年生,廣東普寧人,於221廠實驗部就職,參與核彈次臨界試驗和中子能譜測量工作

曾參與爲國家原子能事業找鈾煉鈾相關工作:

陳政三,男,1940年生,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九三大隊原大隊地質科科長、副總工程師,野外工作28年,先後被評爲“廣東省先進工作者”和“核工業部勞模”

寧月源,男,1940年生,廣東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原七〇五地質大隊)一線找鈾技術人員,後擔任工會主席,曾於南雄201鈾礦牀找到鈾礦

唐啟能,男,1934年生,廣東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原七〇五地質大隊)技術負責(高工),32年找礦生涯中,先後找到南雄201鈾礦牀、仁化211鈾礦田

譚耀霖,男,1942年生,廣東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原七〇五地質大隊)煉鈾工人,曾對外保密參與重鈾酸銨提取工作

王進元,男,1937年生,廣東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原七〇五地質大隊)總工程師,從事鈾礦普查40年

張素玲,女,1937年生,廣東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原七〇五地質大隊)一線找鈾人員,野外找鈾36年

鄺永年,男,1954年生,廣東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原七〇五地質大隊)隊員,曾從事鈾礦鑽探工作

李懷孟,男,1940年生,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九三大隊原大隊地質實驗室主任,在地質找礦一線從事地質找礦勘查工作,後因工作需要,從事巖礦鑑定和分析實驗工作15年以上

李子文,男,1950年生,廣東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原七〇五地質大隊)找鈾技術人員,曾擔任物探組組長,多年從事鈾礦普查工作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名單持續更新中,如果您認識的親友沒在這個名單上,請留言告訴我們。

整理|謝小婉

▌本文來源: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 羊城晚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