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區老舊小區改造成效顯著 居民幸福感大幅提升

大衆網記者 張鍾雯 棗莊報道

9月24日,市中區召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新聞發佈會,市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垎塔埠街道、文化路街道、相關科室負責同志參加,並回答記者提問。

會上,市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永民介紹了市中區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工作情況。隨着“十四五”規劃的深入推進,市中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自“十四五”以來,市中區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市住建部門的決策部署,秉承“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爲實施“惠民實事”的重要抓手,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截至目前,市中區累計改造老舊小區354個,建築面積約620萬平方米,惠及26萬居民,超額完成“十四五”目標序時進度。2024年,市中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涉及小區67個,總建築面積104.8萬平方米,居民樓房807棟,涉及居民10960戶。目前,所有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全面開工,預計年底前全部完工。

市中區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理念,充分徵求居民意見,確保改造工作符合實際、貼近民需。改造前,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檔案臺賬,合理制定改造計劃。改造中,按照“一區一策”的原則,結合小區實際情況制定改造方案,發揮羣衆自治作用,確保羣衆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改造後,及時組織居民開展滿意度測評,確保改造項目質量。市中區根據老舊小區的不同基礎條件和羣衆需求,制定差異化解決方案。針對不同類型小區,實施基礎類、完善類和提升類改造。同時,挖掘內部資源,創新改造模式,集約利用資源,增加老舊小區配套服務用房,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市中區在老舊小區改造中,不僅清理違建,還結合羣衆需求增加綠地、公共停車位、文化長廊等設施,提升小區宜居程度和經濟價值。近年來,新增了社區用房、物業用房、路燈、環衛設施、停車位、消防設施、充電樁、健身器材、視頻監控和無障礙設施等,打造生態巷、休閒長廊、文化公園,提升小區整體面貌。市中區強化老舊小區後期管護,探索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推行“紅色物業”管理模式,提升物業管理水平。確保改造後的老舊小區不僅改得好,更要管得好。

下一步,市中區將繼續精心組織,聚民意、促落實,確保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同時,定期組織居民代表議事會,建立反饋渠道,邀請居民作爲監督員,堅持建管結合,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確保改造成果的長效性和可持續性。

隨後,與會領導回答了記者提問。

1、記者:請問當前市中區哪些小區符合老舊小區改造範圍?需要達到什麼條件纔可以申報呢?

市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永民:目前國家、省級、市級出臺的老舊小區改造相關政策中,都對改造範圍有明確定義。城鎮老舊小區主要是建成於2000年以前、公共設施落後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區政府可以根據國家年度計劃申報要求,逐步將2005年底前建成且亟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納入改造計劃。目前,我區改造的老舊小區基本都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區,“十四五”期間,將逐步把2005年底前建成的既居民改造意願強烈又符合條件的小區納入改造計劃。申報的基本程序由街道組織社區將符合條件小區上報區住建局彙總,我局並會同發改、財政部門審覈後,將項目清單報市住建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審覈,市裡審覈後報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批准後列入改造計劃進行實施。

2、記者:老舊小區改造以來有哪些經驗和亮點工作?

市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程科副科長 劉聰聰:老舊小區改造以來,我區立足改善民生,本着“羣衆有所呼,我必有所應”的指導思想,將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作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作爲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

一是針對堵點做減法,拆除違法搭建。結合“鎮街吹哨、部門報到”,充分發動羣衆,開展老舊小區歷史遺留的存量違法建設全面清理行動,重點對小區內外各類違法搭建進行拆除,對破壞或佔用綠化的菜園子進行全面清理,對窗改門、違法廣告牌等店面進行規範整頓,累計拆除違法建築473處、面積1.5萬平方米,清理私開菜園586處、面積1.3萬平方米,整治亂堆亂放垃圾2.5萬立方米,整改規範店面316處,爲搞好改造騰出了空間,打下了基礎。

二是突出差異化改造,補齊民生短板。根據老舊小區基礎條件不同,建設年代不同,羣衆需求不同的實際,定製差異化解決方案。對於“功能缺失型”老舊小區,按需規劃設計,統籌路面、外牆、路燈、排水設施等配套設施開展基礎類改造;對於“功能完善型”老舊小區,在達標基礎上增加線路規整、綠化等內容,實施完善類改造;對於“功能提高型”老舊小區,在功能完善基礎上實施門禁、快遞櫃等優化改造,彌補公共服務設施缺項,實施提升類改造。同時結合老舊小區特點和實際,創新改造模式,集約利用資源,對戶數較多、面積較大的老舊小區,充分挖掘內部閒置資源,通過置換、轉讓、騰退等多種方式,增加老舊小區配套服務用房,統籌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內容。

三是創新推出“惠民平價充電樁”項目。作爲棗莊市的老城區,市中區多數小區建成年份較早,受制於基礎設施落後、供電容量配置不足、公共車位無法提供車位權屬證明等因素,無法建設個人充電樁,且存在“私拉亂接”充電亂象,安全隱患突出,充電矛盾日益凸顯。爲打破小區居民“充電難、用電貴、維護差、不安全”的困局,市中區多個部門聯合探索“惠民平價充電樁”建設路徑,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充分徵求各方意見,通過多次現場勘查,已在檀景嘉園等6個老舊小區試點建設惠民平價充電樁。採取“統一建設、統一運維”的模式,爲居民提供“平價、安全、優質、便捷”的充電服務,打通老舊小區新能源汽車充電的“最後一百米”。

3、記者:文化路街道作爲城區主要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如何滿足居民多樣化的改造需求?

市中區文化路街道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主任 胡曉偉:文化路街道地處城區中心位置,老舊小區衆多,在2024年全區舊改項目中,文化路街道共有27個改造項目,佔全區改造計劃的40.3%,體量大。文化路街道以老舊小區改造爲契機,全力打造“小而精,秀而美”的生態、宜居小區。居民是小區的使用者,他們的需求直接反映出居民日常生活的痛點和堵點。我們在改造前期,組織發動社區對舊改小區進行民意調查,通過問卷調查、上門走訪等多種方式,收集居民對於小區基礎設施升級、公共空間利用、配套服務增設等各方面的想法。街道城建辦對居民需求進行梳理分類,及時向區住建局反饋小區居民意見,在改造過程中儘可能把大多數居民的核心訴求融入項目改造中。例如,在中興花園小區改造前,居民提出老年人就餐難的問題,通過在改造中增設長者食堂,解決了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就餐難的問題,極大地提高了這類羣體生活的便利性。同時,有居民提出增加停車位的需求,在改造中合理規劃停車位,充分利用小區現有空間,提升改造綠化區域,整合閒置空地進行平整和硬化,在保證一定綠化面積的同時爲中興花園小區增加停車位210個,既優化了小區環境又解決了居民停車難的問題,讓居民切實感受到小區改造帶來的便利。又如,北龍頭老區建成年代較早,因前期管理不善,違章搭建較多,導致內部道路狹窄,消防車無法通行,存在很大的消防隱患,加之下水管道年久失修,時常淤堵,小區居民意見很大。爲切實保障小區居民的生命安全和改善生活環境,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拆除違建500餘平米,擴充硬化路面1萬餘平米,重新鋪設小區下水管道550餘米,原本狹窄的道路變得寬敞,淤堵的排水管道變得通暢,小區居民的心氣也順了,羣衆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提升了。

4、記者:今年垎塔埠街道的老舊小區改造目前進展如何?改造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推進實施?

市中區垎塔埠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閆曉龍:今年垎塔埠街道開展了錦繡苑小區等10個片區改造,這些小區主要涉及約65棟樓房、1180戶居民。項目堅持早謀劃、早籌備、早啓動原則,於2023年11月正式開展前期工作,於2024年4月進場施工,目前正在實施改造。改造內容聚焦居民羣衆急難愁盼問題,主要包括建築本體修繕、基礎設施改造、小區環境整治、服務設施提升等四個方面,以“繡花功夫”助力老舊小區蝶變重生。

在小區改造前期,街道與社區幹部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小區改造的設計方案必須充分尊重民意,反覆修改,優化方案。在改造過程中,爲提高居民參與小區改造的熱情,我們充分發揮了小區內黨員、居民代表、業主委員會的作用,邀請他們全程參與小區的改造監督。針對居民提出的訴求,會及時與住建、設計等部門一起到現場協商解決。在小區改造中,我們邀請業主代表參與進來,共同抓好安全和質量監管工作,及時消除施工安全隱患。由於小區改造各項工程的推進有一定的時間週期,我們也提醒施工單位必須對改造的全過程進行精心組織、科學安排,做到機制完善、工期合理。特別是對工程改造期間出現的道路堵塞等問題,我們都提前告知小區居民,及時迴應居民訴求,並優先研究解決,最大限度減少對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影響。

下一步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目標計劃倒排工期,壓實施工單位責任,通過月調度、周議事等機制及時解決施工問題,協調水電氣信等專業單位配合改造,全力爭取今年年底按時按量按質完成改造任務;二是加強施工安全、質量及文明施工等監督工作,由社區黨委牽頭做好與居民溝通解釋工作,確保改造工作高效有序推進;三是提前謀劃改造後小區管理工作,結合居民意願,爲改造後小區引入專業化物業服務,實現小區長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