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也有假的? 精神科醫師說明常被誤解的5大特徵
安南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表示,最近越來越多患者自認或家屬認爲爲家人得到失智症求助。圖/張俊鴻提供
「啥!失智症還有假的?」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表示,最近越來越多患者自認或家屬認爲爲家人得到失智症求助。結果做完相關檢測,大腦並無明顯出血或有血管問題,而是「假性失智」。且每到年節前後常出現「假性失智潮」,許多是難得回鄉遊子、以爲父母失智帶來就醫。
精神醫學科主任張俊鴻指出,尤其老年人出現看似失智的症狀,有些其實是「老年憂鬱」,必須經過詳細檢查確認。他舉最近案例:70多歲婦人最近記憶力明顯變差,參加活動沒興趣、食慾睡眠都變得不好,全家人都很擔心,家屬着急求診。
經仔細詢問症狀、開始時間、發生情況。做完大腦電腦斷層掃描、抽血、心理師詳細記憶檢查,大腦器官沒有問題。藥物治療兩星期後,家屬帶患者回診,表示母親睡得比較好,情緒也穩定很多。
張俊鴻表示,「老年憂鬱」也會有類似失智症狀,但並非真正失智症,只要耐心、適當支持和治療,便能改善。「假性失智」其實就是所謂的老年憂鬱,跟一般年輕人的憂鬱不太一樣。許多人一聽到「失智」,腦海便立刻浮現阿茲海默症、或其他類型的失智症;事實上,假性失智也是常見卻總被忽視的症狀。
張俊鴻羅列假性失智症5大特徵,能幫助釐清失智症與老年憂鬱的差別。提供懷疑自己或家屬有病的民衆參考:
一、不注重個人儀容與服裝:患者可能不再關心個人的儀容和服裝,衣着開始不整齊或顏色黯淡。
二、誇大認知功能缺損:患者可能過分強調自己的記憶力或認知能力下降,但與客觀測試結果不符。
三、認知測驗時直接放棄:「不知道」可能是最常見回答,即使在能回答的情況下也選擇放棄。
四、過度專注身體不適:患者可能過分關注自身健康,經常擔心生病並頻繁要求醫學檢查。
五、功能喪失無明顯醫學原因:表現出的認知或功能喪失,醫學檢查往往找不到明確原因。
真正的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典型表現是「緩發漸進」,患者可能會穿着不適切,但多會「努力掩飾」自己的認知缺陷,且在認知功能測驗時,通常會配合,甚至努力嘗試,儘管測試結果可能不佳。另患者雖也可能抱怨身體不適,但很快就會忘記,甚至出現失語、動作無法控制或無法認識人事物。
假性失智症現有三種治療方法:心理治療、血清素藥物、經顱磁刺激(TMS)。張俊鴻說,治療時結合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和新的腦部刺激技術,可以達到更好療效,幫助患者擺脫老年憂鬱,也讓家屬得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