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我找到了永不反彈的衣櫃整理大法
晚上好啊。
先祝大家聖誕快樂!
後臺收到一位老讀者@Selena曬的聖誕樹,太美了吧!▼
今年我沒買新的聖誕樹,而是用之前的DIY了。給你們看看▼
看到很多人在討論聖誕片單,你們有沒有什麼聖誕必看電影?
我想不到哪部電影,但是每到聖誕新年時就會想起一本書《聖誕憶舊集》,還有之前在《海邊小屋》看到的一段聖誕賀詞:“生活都是由小事情組成的,是由微小的幸福,就像雛菊花一樣,一朵一朵串起來的小幸福組成的”,每每想到都覺得治癒。▼
回到正題~
2024年只剩不到一週了,身邊已經有了辭舊迎新的氛圍。
說起來,我前陣子有一天想認真穿,找出一件好久沒穿的(仿皮)皮衣和短靴;坐下時覺得太熱就脫下,王大R說我脖子上全是黑皮屑,皮衣掉皮了,走了一會路,靴子的跟也掉了…....
(畫面太美,此處無圖)
總之真的應該盤活我們的衣櫃,衣服鞋子放太久不穿也會放壞。
偶然間看到我去年整理完衣櫃拍的照片,當時的神清氣爽還記憶猶新。那次剛好是去年的12月,整整一年了,可以再來一波了~▼
工作室有些小夥伴,也已經開始清理衣櫃和工位了▼
很多朋友會定期清理過期的藥品和食物,其實衣櫃也應該要定期做專門的整理。
今天就再來聊聊,如何系統梳理衣櫃,完成一次小小的自我診斷。有些點之前就寫過,今天這篇也有一些新的小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爲什麼要做衣櫥管理?
開始之前先做個小調查:有多少人出門以後牀上會變這樣?哈哈,可以到評論區舉手。▼
定期整理衣櫥好處多多——
✅知道自己目前持有多少件衣服(大概)。我敢說大部分沒有整理習慣的人,尤其是喜歡買買買的朋友,在第一次明確瞭解自己衣服數量以後都會很驚訝~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幾年前我拍過一期幫崔斯坦整理衣櫥的視頻,整理前我問她有多少件衣服,她說100件。▼
我說那數數看,結果一共有173件,還不包括睡衣那些哦。果然人們腦海裡以爲的數字一般都會跟現實有很大偏差哈哈。▼
✅知道自己什麼品類的衣服最多。
在做清點的時候,可以把衣服分門別類,比如襯衫都放在一起,針織衫都放在一起;當然不一定按照這麼傳統的分類,也可以按照自己喜好,比如按顏色來分。
擺完以後都不用數,肉眼可見有一部分衣服比例會更大,那就是你最愛買的單品/色系。
✅避免購入過多重複單品。
人都有慣性,買衣服也一樣,如果沒有特意留心過這件事,往往會下意識地買重複的衣服。尤其是這幾類:舒適區內的、自己認爲比較值得買的、剛需基礎款,非常容易“超量”。
愛穿的核心單品是可以多買幾件,但也需要定期查看是不是買太多了,導致閒置浪費。工作室的meow很愛穿黑色,結果現在衣櫃裡有太多黑上衣和黑裙子。
整理完也會更清楚自己缺啥,可以適當撥一點預算在上面。香草就說自己胖了以後能穿的褲子太少,該補充新的了。
✅需要某件衣服時能迅速找到。
經常覺得沒衣服穿,有一部分原因是,你想穿的衣服被“藏”起來了,看不到就會一直想不起來。
做完整理就會大大改善。需要某件衣服時能快速定位並找到。
✅有助於形成個人風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之前做“素人改造”欄目,雖然大家情況不同風格不同,但我們第一步都是先去到讀者家裡——看衣櫃,挑選出常穿的和閒置的衣服,才能做出初步分析。▼
所以衣櫃的定期整理不單單是爲了給家中減負,定期和衣櫃“溝通”,也可以梳理我們個人風格、摸清自己目前的喜好有沒有變化。這也是和自己的內心溝通的過程。
怎麼做衣櫥管理?
1.拍照記錄,善用工具
想要知道自己有多少衣服,或者儘可能熟悉它們,最簡單直觀的方式就是將衣櫥“電子化”——把手頭所有衣服拍照存檔,相當於用一個“電子大腦”記住衣服的信息。
我知道這一步立馬就會勸退不少人,但請先別退。相信我,只要做過這一次,以後你就不會輕易忘記這件衣服的存在。一旦發過,總有印象。後續也能順着蹤跡找回。
如果你的大量衣服都來自網購,這一步就更簡單啦。只需要:找到購買記錄,點進詳情頁,找到白底圖保存即可。白底圖的好處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衣服的版型,顏色也相對準確,還方便後期摳圖。▼
反之,如果大部分衣服購於線下(且沒有線上銷售渠道),或因爲時間久遠無法找到線上購買記錄、已經下架,就只能費點時間自己拍照了。
拍照也有小訣竅。將衣服平攤在牀上或地上(最好是淺色背景),在衣服正上方拍攝一張正面照。如果不夠高還可以踩在凳子上拍。一定要拍全,色差也儘量越小越好。▼
實在不想拍,還有個“投機”的小辦法,是拍照去淘寶找類似款,很多基礎款都可以找到現成的圖。
當手機裡有N張這樣的照片後,就可以考慮把它們導入某個“數據庫”。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管理衣櫥的工具,APP一搜一大把。▼
如果你衣服數量不多,用手機備忘錄就可以構建電子衣櫥。▼
我之前的助理就幫我建了一個Excel來管理衣櫥。用專業辦公軟件做這個綽綽有餘~
2.尋找“核心單品”
決定穿搭風格底色,並能串聯起不同單品的那些衣服,就是“核心單品”,也是衣櫥的“地基”。
核心單品不等於基礎款。
它們往往是在你素顏穿也好看(或者說你有自信素顏穿着),且至少有3種搭配方式的單品。
比如之前分享過我的核心單品是黑西裝、白襯衫等,但因爲核心單品會有很強的個人風格喜好,每個人的選品都可以是不同的。
核心單品又該怎麼找呢?別急,可以從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開始:
l哪些衣服是你平時穿得最多的?
l哪些衣服是你無需多想,無腦閉眼就能穿的?
l哪些衣服穿上後讓你自信滿滿?覺得自己真好看?
l哪些衣服穿上後被人評價“這很有你的風格”?
符合的問題數量越多,越有可能是“核心單品”。它能讓你發自內心地愛護它、珍惜它,感覺“即使給我同價值的錢,我也不換”~
3.分析“核心單品”的特徵
順利找到“核心單品”後,恭喜你!已經離成功不遠了!
接下來,請拿起這件心愛的衣服/這雙心愛的鞋子/這隻心愛的包包,仔細端詳一番~
具體可以從“色、形、質”這三大方面拆解這件單品的特徵。
色——
這件單品是純色的嗎?是什麼色系的?深色還是淺色?▼
如果不是純色,又由什麼花紋組成?印花/格紋/條紋/漸變/扎染/水墨?▼
這件單品的光澤度如何?是緞面、啞光還是超吸光的反絨皮?▼
形——
這件單品的版型偏直線還是曲線?是否有墊肩?是否有收腰設計?是不是高領?▼
這件單品在你身上的大小如何?緊身/修身/合身/寬鬆?▼
這件單品是什麼長度?露腰/遮臀/及膝/到腳面?▼
質——
這件單品由什麼面料組成?棉/化纖/亞麻/羊毛/羊絨/真絲/絲絨/牛仔布?
這種面料摸起來感覺如何?我穿着感覺舒服嗎?
這種面料讓我看起來如何?賦予了我怎樣的氣質?
分析多了,自然就更瞭解自己更適合什麼顏色,什麼版型,什麼面料。下次買衣服時形成條件反射,就能在未來購入更多準確的單品。
4.利用旅行來做膠囊衣櫥的小測試
找到核心單品,更要讓它們發光發熱~
除了每次出門都是測試核心單品的機會,出差或旅行的契機也可以利用起來!用核心單品,來創建一個3天版/5天版/一週版的膠囊衣櫥~
比如說,你打算去泰國旅遊5天,就可以試着用盡可能少的夏日核心單品,搭配出5套穿搭。
工作室小夥伴詩勤的3天旅行版膠囊衣櫥▼
經常做“膠囊衣櫥”,搭配能力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如果在搭配某件單品遇到了較大困難,比如需要費特別多心思搭配,就說明它在你衣櫃裡的“搭配性”可能不夠好,不一定是真正的核心單品。
5.分析不常穿單品的閒置原因
衣櫃裡總有些我們很少穿的單品。不要輕易丟掉,可以趁機問問自己:我爲什麼不喜歡它?
可能是顏色不適合,或者設計上的某個細節不合適;
也有可能是穿着不舒服。像我現在越來越養生,已經很少穿露肚臍的衣服。
拿冬裝舉例,有些好看的馬海毛材質會很扎。總之不要委屈自己,儘量對自己的身體誠實。
還有一個原因是場合。普通人日常生活,最多的場合無非是學校、職場、外出遊玩......不要買沒有機會穿着的衣服。不然,衣服再美也是浪費。
比如略隆重或者只適合度假的小裙子,最具有迷惑性~▼
今年很火但禮服感強的長手套▼
廣東用不上的厚帽子▼
不過,我覺得不常穿的衣服不一定都要扔掉,因爲它有時候代表着你嚮往但是不敢嘗試的風格。
理清楚這部分,主要是爲了做好預算規劃,先投資一部分在日常生活利用率高的衣服單品,再留一部分預算投資在你嚮往的風格,慢慢地就可以打開自己,找到衣櫃的平衡,提高利用率又不會無聊。
黎貝卡的話:
最後送上一個衣服“斷舍離”清單,來自之前力力畫過的,可以保存到手機裡,每次收拾衣櫃的時候對照看看~
當你糾結一件衣服留不留的時候,可以試一下這個準則:想不想馬上穿出門?作爲是否還會對它心動的一個輔助判斷~▼
今天就到這,祝大家都能擁有一個清爽的衣櫃!
晚安,我們明天見:)
編輯:詩勤、香草
統籌:Meow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郵件聯繫我們【missbecky@beckysfanta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