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新質生產力?中央財辦最新解讀

人民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申佳平)“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當代先進生產力,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質變爲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爲核心標誌。”日前,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在解讀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迴應當前經濟熱點問題時,就新質生產力的內涵作出如上表述。

該負責人指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要把握好三點。一是打造新型勞動者隊伍,包括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和能夠熟練掌握新質生產資料的應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產工具,特別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賦能發展新興產業。技術層面要補短板、築長板、重視通用技術。產業層面要鞏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前佈局未來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三是塑造適應新質生產力的生產關係。通過改革開放着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

具體而言,有六個方面的政策舉措。

一是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弘揚科學家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營造鼓勵大膽創新的良好氛圍。

二是加快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的戰略導向作用,讓企業真正成爲創新主體,讓人才、資金等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

三是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激勵企業加快數智化轉型,實現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

四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真正發揮超大規模市場的應用場景豐富和創新收益放大的獨特優勢。

五是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數據和資本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力資本導向。

六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與全球企業和人才共享中國的發展紅利。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此次會議明確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領會好、落實好會議精神,重點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要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我們所講的新型舉國體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舉國體制,既要發揮好政府的戰略導向作用,也要發揮好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要加快補上工業化基礎、深層次積累等方面的差距,不斷強化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提高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安全水平。

二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要積極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人工智能,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闢量子、腦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鼓勵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要運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等先進適用技術爲傳統產業注入新動能,加快實現轉型升級。

三要凝練產業需求,優化創新體系佈局。要根據產業的當下急需和長遠發展需要,再凝練部署一批關係全局、影響長遠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不斷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進一步發揮好國家實驗室體系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作用。要通過鼓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支持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創新。

“此外,備受關注的鋰電池、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新三樣’行業近年來發展比較快,在國際市場上也具有較強競爭力。要大力支持企業深度拓展國內、國際市場,推動優化行業技術標準,營造良好競爭環境,實現符合市場規律的優勝劣汰。”該負責人說。

責編:孫明宣、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