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限到了!中方將全面斷供,國安部抓到大魚,美企着急也沒用!
據潮汐新聞消息,稀有金屬鎵由於在芯片、光纖、新能源電池等行業發揮着重要作用,故而被稱作“半導體工業新糧食”。出於保障鎵的戰略儲備需求的目的,2023年7月,我國商務部、海關總署發佈公告,把鎵列入出口管制物項,且於當年8月開始正式施行。近期,國家安全機關聯合相關部門處理了一起境內外人員勾結、妄圖謀取私利而偷運鎵出境的案件。國家安全機關接到舉報,稱境外人員杜某打算攜帶國家管制物項出境,國家安全機關幹警迅速趕赴現場予以制止,並在其隨身行李中發現一個裝有金屬鎵的瓶子。
《兩用物項出口管理條例》將於12月開始施行,“兩用”的含義至關重要,即既符合民用標準,又符合軍用標準。此外,稀土資源是開發大規模殺傷性軍事武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方所說的《兩用物項出口管理條例》中,包含着豐富的稀土資源,像“鎵、銻、石墨烯、碳化硅、氧化鋅”等稀土資源受到全方位的出口管控。目前距離管控條例頒佈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中方採取這一舉措的目的十分明確,那就是確保稀有金屬成爲我方自身的戰略儲備。
稀土被稱爲“工業發展的維生素”,在國防軍工、新能源等諸多戰略性產業裡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高新技術領域應用廣泛。以製造業來說,永磁電機、激光器、電容器等很多關鍵零部件都得使用稀土材料。要是稀土供應不足,汽車、電子、機械等衆多製造業的產品生產與出口都會受影響,因爲這會使這些零部件的生產和供給出現問題。在全球產業鏈重塑的大背景下,中國實施了新的稀土出口管理措施,限制部分稀土出口,這一決策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與熱烈的討論。
爲何美國人會如此看重鎵呢?這是因爲鎵有着“科技之魂”的美稱。鎵是製造芯片、高性能計算機等尖端技術的關鍵核心材料,堪稱美國維繫其科技領先地位的秘密武器。而中國剛好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鎵生產與出口國,掌握着全球70%以上的金屬鎵資源。於是,中國政府果斷採取行動,制定了一系列針對關鍵科技資源的出口管控舉措,金屬鎵的出口限制便包含其中,中國政府的這一做法,着實給美國的科技產業來了個“下馬威”。
我國出臺《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以對稀土等資源的出口進行限制,這一舉措遭到了美西方的一直反對。稀土等資源在軍工領域有着極爲重大的意義。隨着這一條例的實施,美軍火商的命脈將被我國所掌控。美國自身的稀土資源匱乏,需要依賴進口。我國之所以對稀土出口進行管制,一方面是因爲稀土開採對環境造成了損害,另一方面則是遭受了美國的制裁。
爲了獲取我國的稀土資源,美國竟然在我國安插間諜。之前,國家安全部就破獲了一起金屬鎵間諜偷竊案。間諜錢某明從研究所竊取金屬鎵後,讓杜某將其偷帶出國。杜某在機場因羣衆舉報而被抓獲,相關涉案人員也都受到了調查。美國的這種行爲已經觸犯了我國的法律底線,國家安全部成功破案無疑是對美國的一次有力回擊,同時也表明了我國堅決解決此類問題的立場。
最後期限即將來臨,美國企圖在新規正式生效之前,從中國暗中獲取更多的稀土材料,這其實是不難理解的。中國是世界上稀土儲量最多的國家,也是稀土產量最高的國家。倘若中國限制稀土材料的出口,那些依賴中國稀土材料的美國軍工企業必然會受到影響,就會陷入被“卡脖子”的境地。此前,美國媒體就曾報道,隨着中國進一步加強對稀土材料的管控,美國波音、洛馬和雷神等五家大型軍火巨頭正面臨着極爲嚴峻的挑戰。雖然美國方面也在尋找替代方案,但成效甚微,根本無法跨越這一障礙。
近年來,美國方面頻繁對中國進行打壓,諸如推行“脫鉤斷鏈”、實施長臂管轄、進行單邊制裁等行爲,這些行爲無一不是妄圖將產業供應鏈武器化,達成“去中國化”的目的。而中國的所有行爲均爲維護國家利益與企業權益的正當行爲,這與美國的出發點全然不同。中方也曾向美方發出警示:貿易霸凌行徑不會獲得任何好處,只會讓自身遭受損失。事實不斷地證明,隨着中國的不斷髮展,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最終只會自食惡果,其“以臺製華”的策略最終必然是條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