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板塊中期評估思路探索

點擊關注,瞭解更多行業資訊

發展規劃中期評估思路探索

——以“十四五”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板塊爲例

●申報部門:總體五所(戰略所)

●參與部門:總體一所、總體四所、智慧規劃研究部

●完成時間:2023年6月

●合作單位: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

一、課題背景

編制和實施五年發展規劃,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量度我國發展步伐的顯著路碑。經過20多年的實踐探索,發展規劃中期評估成爲推進規劃實施的重要舉措,對改善規劃編制、研究重大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中國式現代化時代背景下,十四五過半,發展形勢和目標要求發生深刻變化。受國家高端智庫和國家發改委委託,清華同衡聯合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承擔“十四五”規劃《綱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第三方評估工作。任務是總結2021—2023年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實施進展成效,深入分析突出問題,提出進一步優化區域經濟佈局和國土空間體系、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對策建議,以支撐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報告起草。

二、課題構思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覆蓋領域廣、任務多、內容雜,涉及到經濟社會方方面面,評估難度較大。首先,既要總體評估全國進展,又要專項評估四大戰略進展。其次,要圍繞規劃內容,評估規劃目標實現情況、主要任務完成情況、實施機制保障情況,同時也要考慮新冠疫情影響。最後,第三方評估要保持客觀性和獨立性,採用官方數據建立準確可靠的數據庫,通過實地調研掌握具有代表性、真實客觀的一手信息。

國家戰略邏輯關係

圍繞上述重難點問題,項目運用多種技術方法開展全方位評估,科學研判量質總分辯證關係,並探索成果的有效展現形式。

第一,靈活運用多種評估技術方法

一是全面評估與重點評估相結合

一方面從人口、經濟、基礎設施等視角,評估主要指標和發展目標進展。另一方面,針對四大戰略,通過任務對比、政策和工程進展評估、典型指標測算,三步走形成結論。

評估重點內容研判

二是過程評估與效果評估相結合,即區分“做了什麼”和“做成什麼樣”

梳理出規劃明確的約90項任務,區分重點和一般評估兩個層次,採用成效、進展、舉措三個視角,形成五個程度評估結論。

評估維度、視角和結果

三是定量評估與定性評估相結合

選取3方面18個指標評估城鄉區域發展的差距與協調性。根據資料和經驗判斷體制機制健全情況,召開專家研討會共同辨析重點、研討觀點,實地調研粵港澳大灣區、成渝、河南、青海等典型地區。

第二,科學研判量與質、總與分辯證關係

在數量與質量關係上,儘管各任務均有明顯進展,但核心矛盾仍有待破解。四大板塊相對差距縮小,但絕對差距仍然很大,而且在擴大;全國城鎮化數量指標完成,但質量仍然不高。在總體和局部關係上,儘管全國城鄉區域協調性有所提升,但部分省份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雖然主體功能區制度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但各領域改革任務推進成效不明顯。

第三,探索成果有效展現形式

靈活運用思維導圖來對比各戰略任務結構關係,條分縷析評估進展、成效、問題。形成“一表一單四報告”(進展評估表、出臺政策文件清單、四個調研報告),清晰表達成果內容。

一表、一單、四報告

三、主要結論

我國四大戰略實施取得積極進展,2022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22%,比2020年提升1.3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下降到2022年的2.45,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超過東部地區,各重點地區比較優勢進一步發揮,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基本都有相關政策文件出臺,初步形成了目標明確、任務具體、路徑清晰、措施有力的總體部署和具體要求,各項舉措實施順利、達到預期效果。

針對新形勢新要求,“十四五”後半程,應聚焦人口高質量發展、重大生產力佈局、主體功能完善、城鄉融合發展,完善政策體系,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加快落實規劃明確要求但進展緩慢的相關任務舉措,加快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和國土空間體系,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

全國尺度的規劃評估是一項很難的工作。本課題作了很多有益探索,包括戰略性的評估方法、數據、成果的探索。對90多項規劃任務按照“做了什麼”和“做成什麼樣”進行區分評估,有助於國家清晰瞭解相關工作進展。

喜報!清華同衡規劃院榮獲95項2023年度省級優秀規劃獎

編輯/排版|王淑芸

封面圖/圖片|圖蟲網

供稿|清華同衡 總體發展研究和規劃分院 總體五所(戰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