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神奇紙幣,竟比銀元還值錢?

文│張煜 賈雁民

民國時期的汕頭海關前街

清末民國初,廣東省潮汕地區商業金融較爲發達,當地錢莊(又稱銀莊)普遍發行錢票。 筆者近年在坊間陸續收得數枚汕頭地區銀莊所發行的錢票, 彙總發現, 其發行時間大多集中在民國初年, 且錢票正面均有一特殊用詞“七兌銀”。

茲以“利益昌銀莊壹圓(七兌票)”錢票爲例,是票長約1 3 . 7釐米,寬爲9. 5釐米。 正面中央上方爲“ 利益昌銀莊( 右讀) ” 五字,周邊有稻穗圖案,正中央爲大寫“壹圓(豎讀)”,下方兩邊分別是地名“汕頭(右)”、“外砂(左)”,右側由上而下寫有“憑票取七兌銀壹元正”,左側自上而下爲“ 中華民國三年元月初一□票”; 反面爲英文,採用西式外鈔制式,中央左側有一圖案,內容爲碼頭接駁的繁忙景象。 此利益昌當爲設在汕頭外砂鎮的銀號。

利益昌壹圓七兌票

粵省汕頭地區自清季同治年間闢爲商埠,商業往來繁盛。 初始商場交收皆用銀兩,除大洋外市場流通的所有銀圓在交收時均需辨成色、秤重量。 如墨西哥鷹洋、日本貿易銀、安南坐洋、香港站洋等,重量約合七錢二分五釐。 而西班牙、葡萄牙、菲律賓等國銀圓重約六錢七分。 各種銀圓如此複雜,由於無價格上的匯兌,不能作爲支付標準,於是由一信用較高的商號以四枚七錢二分五釐的銀圓與六枚六錢七分的銀圓配成十枚,使每枚銀圓的平均重量爲七錢左右,用紙封固——開始每封統一爲五十元,後來就有十元、二十、三十元不等,標明重量、蓋章、粘縫,即可照其數額行用。 每轉一手還要在封上加蓋印章,倘若發覺封內訛誤,便逐手駁回,由原封人負責補回。 初期此法爲商場上的銀錢交收提供了便利。 後來由於銀封日濫, 印章斑雜,辨認困難,同時有不法之徒在銀封內暗藏次銀或銅圓,反而擾亂了商業上的銀錢交收,在貿易時必先拆銀封覈查才能交易,所以銀封交收這一信用方式便告破產。 但是均重爲七錢一枚,十枚銀圓配合使用的觀念卻被潮汕地區的商民所接受,爲之後七兌銀紙幣的發行流通奠定了市場基礎。

隨着商業發展,交收頻繁,私人銀莊先後設立。 當時德記洋行的買辦所開的萬昌銀莊( 俗稱德萬昌)最早發行了憑票兌銀的紙幣,類似上海九八規銀,每元以七錢爲準,成爲七兌票之始。 由於使用方便,商民樂意接受,其後陸續又有銀莊發行,如匯安莊、同吉莊、森豐、巨源、太古、怡和等莊號。 票額有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數種。 其中太古銀莊還有面額爲二十五元的兌票, 四枚合爲一百元整,易於交收。 森豐莊發行有每票二元的兌票,以便當地華僑批款分發。

《銀行週報》刊登有關七兌票的研究文章

七兌票在汕頭取得獨立的貨幣地位是在中國自己鑄造銀元並在廣東大量流通以後。 當時在汕頭地區通行的貨幣有三種: 一種是銀元,又稱龍洋,只在特殊行業中使用: 如電報、郵政、關餉; 第二種是毫洋,又稱小洋,只在官廳和少數洋貨店行用; 使用最爲廣泛的就是第三種即七兌銀。 七兌銀原來是用七錢作爲一元的貨幣,但七錢銀幣又沒有大量鑄造,只有吉林造幣廠曾鑄造過, 因而這種銀又稱爲吉林銀。 銀莊發行七兌銀銀票都是以吉林銀作爲兌現物。 後來袁大頭成爲銀元中最受歡迎的銀幣,吉林銀日益減少。 再後來現銀又被大量出口熔化, 銀元和銀兩在汕頭日益減少,七兌銀就成了一種不兌現的紙幣,根本無貨幣可兌現,汕頭銀票只在銀莊發行的銀票間進行互兌。

1925年順成莊倒閉,市面上風潮險惡,當時正值國際銀價日跌,而汕頭市由於華僑匯款挹注,經濟未受大的波動,故七兌票價值無形隨之增高。 大洋銀每元比值反減少十分之一以上。 七兌票原定銀額爲七錢,其實價反而超過重七錢二分的大洋銀,實在違背常理。 潮梅財政局以私人發行貨幣有悖於國家法例,且汕頭地區幣制複雜,也急需改革,於是由財政局下令改革幣制,廢除七兌票,改發大洋券,以大洋銀元爲通行本位。 商場上一切銀錢交易以七錢折爲銀元。 1926年潮梅財政局又制定了《取締紙幣發行細則》十四條,規定發行紙幣的商號必須以不動產爲保證,從而使七兌票過渡到了保證紙幣時代。 七兌票逐漸退出商業舞臺。

汕頭七兌票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獨立貨幣地位,且在特殊時期其實價凌駕於港幣、龍洋、大洋之上,連一些平時信用頗高的外幣與之相比也覺遜色,汕頭七兌票實乃我國地方貨幣之奇葩!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官方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