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指揮中心對Omicron的誤判(邱淑媞)
再4例Omicron 累積16例全遭突破性感染。(資料照)
兼具高傳染力與高免疫逃脫的Omicron來勢洶洶,已蔓延至89國,更在英、美壓過Delta成爲主流病毒株,病例數約每2天翻倍,醫療體系再度面臨崩潰。
臺灣光是12月22日1天就新增7例Omicron境外移入病例,且早有多例英、美移入個案,但重點是高風險國家名單竟長達3周沒有更新,還停留在10個,未包括英、美。永遠跑比病毒慢又不讀書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擋得住Omicron嗎?
防疫頭號大忌,就在輕敵。5月疫情爆發,指揮中心指揮官卻不只一次強調清零不是合理目標,認爲應流感化、感冒化,與病毒共存。各界逆時鐘求生,花了100多天漫長時間才終於清零。面對Omicron,各國即便疫苗涵蓋率已相當高,仍大多重啓高強度的防疫措施,例如旅遊禁令、擴大檢疫、加快第3劑疫苗施打,甚至設下耶誕節家庭羣聚人數上限、進入封城或半封城狀態,都尚難擋住院潮了。反觀臺灣,只把Omicron當成「另一個變種」,以不變應萬變,既搞不清楚哪些國家疫情嚴峻、不緊縮入境人數,還逆向放寬檢疫天數,疫苗推廣也慢吞吞,等於坐失準備時間。
指揮中心不僅輕忽怠慢,更有諸多誤判。其一,是對Omicron嚴重度與關鍵因素的誤判。國際有一派說法認爲Omicron重症比率較Delta低。事實是,兒童住院率與入住加護病房比率甚高;至於成人重症率降低之關鍵,恐與其民衆具備「超級免疫」,也就是自然感染加疫苗雙重防護有關。南非與英國皆有6成以上民衆曾感染,英國更有達45%人口已完成3劑疫苗。
臺灣呢?民衆積極防範,沒有付出自然感染大量死亡的代價,也未有自然免疫;疫苗接種率更因到貨延宕、接種系統凌亂、未有系統推廣,甚至還錯誤「反內宣」,鎮日用非關全民的心肌炎官宣嚇壞民衆,接種率遙遙落後先進國家,完成2劑的人口尚未達到2/3,第3劑更僅有0.3%,最脆弱的75歲以上長者完成2劑者也僅66.9%!英國65歲以上長者不僅97%完成2劑疫苗,連第3劑接種都超過8成!免疫狀況低落的臺灣,堤防還沒築好,浪就來了,能自憨到認爲遇到Omicron或Delta,可以像流感一樣嗎?到時又要枉死多少人?倒閉多少店家呢?
另一誤判是對疫苗的防疫效力過度樂觀。我一再說,目前的新冠疫苗只能保自己、難以保他人,也就是能防重症、卻難擋傳播,對Omicron尤其如此! 2劑疫苗6個月後,對Omicron阻斷效果接近於沒打,剛打完3劑的阻斷效果僅近似打2劑6個月後對Delta的效力,而過3個月抗體就又降到太低了,所以以色列已啓動第4劑。無視於疫苗擋不住病毒的事實,指揮中心竟因檢疫資源沒有準備好,而再度放寬檢疫天數,目前已有兩名7+7方案入境者驗出陽性,誰敢說7+7不會是3+11的翻版?
更令人膽戰心驚的,莫過於是否會發生諾富特飯店翻版,而問題就在指揮中心對空氣傳播的漠視。Delta時期各國即有多起檢疫旅館感染,香港最早的兩名Omicron病例就是住檢疫旅館對面房,兩人皆未曾出門或接觸。Omicron之R0值爲Delta的2倍以上,潛伏期短、病毒量高,空氣傳播之風險亦更高。專家警告:就連機艙感染風險亦將倍增。
目前不僅桃園檢疫旅館再度發生Delta羣聚,許多境外移入病例更都是兩次陰性、到期滿前才確診,離入境有十多天,遠超出變種病毒潛伏期天數,若不是前面檢驗不切實,就是在檢疫期間才感染;而不論何者,都製造了擴散機會。國內之前也有醫院及社區的同棟不同樓染疫事件。國際自去年就確認空氣傳播之存在,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CDC都有建築物通風指引。入境檢驗次數太少、品管不切實,又不正視空氣傳播之防範,恐怕類似事件仍會繼續發生。
臺灣在5~7月疫情期間,國人總死亡數較2020年同期高出13.4%,多死亡5572人,遠超出疫情死亡之800多人;6月死亡率甚至比去年高出17%,而商家損失與失業更難以估計。指揮中心未能記取教訓,一心急於向外炫耀防疫佳績,在國際實施旅遊禁令之際,臺灣反而又要搞國外大型舞團入境做室內羣聚巡演。一再玩命玩火,只能祈禱天佑臺灣了!
(作者爲健康永續教育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