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灣人吃塑膠?(魏國彥)
海廢問題日趨嚴重,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海廢報告指出,海洋廢棄物中高達九成以上爲塑膠,Canon長期致力於海洋生態維護,明年1月31日前舉行爲期近3個月的海洋保育攝影展。(Canon提供)
全球塑膠年產量超過3億公噸,其中有800萬公噸進入大海,經波浪衝刷與自然裂解變成塑膠微粒。俗話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這「泥巴」中就有許多塑膠微粒,水產無脊椎動物會將小於2毫米的微塑膠顆粒吃下肚,塑膠及其釋出的有機毒性物質(多環芳香烴)因此進入食物鏈,居於食物金字塔頂端的人類也免不了吞下塑膠顆粒與毒素。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委託澳洲University of Newcastle做的一項研究顯示:人們每週從飲食中攝取到的塑膠微粒約莫5公克,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塑膠量。另一篇學術論文顯示,塑膠進入消化道,可能會割傷腸胃道、引起性荷爾蒙分泌異常、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臟與其他腦部認知病變等問題。據統計,臺灣每年要用掉180億個塑膠袋,人均爲歐盟的4倍!因此,在臺灣,問題恐更爲嚴重。
我的臺大同事3年前在新店溪、大漢溪、基隆河、淡水河做了一個持續3個月的系統性調查,檢測河水樣品中0.3到5.0毫米塑膠微粒,其中以大漢溪污染最爲嚴重,每立方公尺平均有83.7顆,新店溪相對輕微,只有2.5顆。不過,各河川的變異度很大,又與雨量相關,在大雨過後,微粒數量激增,應與河水的搬運能力增強,及大雨由岸邊往下衝刷累積棄置的塑膠有關。
另一項在金山與野柳之間的砂質海岸調查發現,每1平方公尺1釐米厚的沉積物中有97顆塑膠微粒,進一步換算,這一段0.07平方公里的狹長海岸表層沙裡含有將近7億顆微粒,總重量達250公斤。
南部情況也不樂觀。臺灣西南沿海與潟湖(從二仁溪口到高屏溪口)水域中的微塑膠顆粒每立方公尺有0.36顆,雖然比河水中少很多,但與水體中的小浮游生物數量相比,佔比約6%。也就是說,每16只生物就與1顆塑膠微粒共舞。這些微粒與其他有機污染物有較強的親和性,吸附有大量的多環芳香烴,應與船隻排放的廢油、陸地排出的柏油有關。本來你不會去喝廢油,但是經過塑膠微粒的媒介,其毒素就能進入食物鏈、進入人體。
臺灣有經常性的淨灘活動,志工們把數以百公噸計的海灘垃圾清除,但是,無法清除沙泥中的微小塑膠顆粒。不過,淨灘活動仍應持續並加強,因爲大號的垃圾清除了,可以避免它們在日後雨打浪衝之下分解成小顆粒。
消費者更須防範的是許多牙膏、洗面乳中含有細小的塑膠小球,是爲了增加摩擦去垢、去角質的作用而添加的,殊不知這些塑膠小球隨着洗臉水、漱口水進入了河川、潟湖、海岸與大海,最後小魚、小蝦吞下肚,我們人類在終端大快朵頤時,喝一碗海鮮湯,宛若吃塑膠微粒加料。古語:「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歟?
(作者爲臺灣社會責任公益減害研究發展協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