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民防大軍不是戰力(陳國銘)

民防大隊將增加執行情報傳遞、物資配送等任務。圖爲民安10號演習。(本報資料照片)

日前總統府舉辦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五大主軸爲民力訓練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及資通、運輸與金融網絡安全。後續會有小規模實兵演練,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在會中指出,未來預計培訓40萬可恃民力。整體來說,五大主軸主要涉及民防業務,惟民防業務早有業管單位,致使韌性委員會等附屬結構成爲疊牀架屋,更麻煩的是40萬民力要從何而來?慘的是即使培養80萬民防大軍都不會是戰力。

人類在漫長的戰爭史中,慢慢演變出後備動員與民防概念,這些民防人力能支援軍力的大概就是「人力數量」。例如二戰庫斯克會戰前夕,蘇聯動員含婦女的民力沿線修築工事、挖掘壕溝。這種動員民力與後備軍人的想法目前還看得到,例如漢光演習期間有所謂「軍勤隊」填補空軍基地受損跑道的演練。而後備兵力被運用極致的表現,則以軍方「戰耗梯隊」的文字最爲驚悚。因此,有關40萬可恃民力的第一個大疑問是,這40萬人是可犧牲的,還是要被保護的?

其次是這40萬大軍能做什麼?依各國民防業務實際經驗,在持久戰幫助軍隊、穩定政府運作的是警政、消防與醫療人員,在歷次民安演習各縣市單位消防局爲主導機構就可凸顯這一事實。其他能幫助政府在戰時維持民衆生活的機制,主要是指油、氣、水、電設施完備與相關服務是否持續,萬一遭敵攻擊與破壞,修護是由「特種防護團」處理,成員就是來自這些機構的組員,這在《民防法》都有詳細規定。

臺灣民防業務近幾年的成效表現在歷次的民安演習,除了關鍵基礎設施的修復,也提供災民飲食、休憩,甚至是遺體處理、災民心理輔導。這些民防業務主要目的就是維持社會日常運作,讓軍隊專心作戰,不必分心從事救災與保護災民。

因此,社會防衛韌性翻成白話就是,民衆在面臨戰爭破壞時「忍飢耐寒」的能力,這種忍耐隨着戰事延長或物資消耗殆盡而縮短,因此真正能體現韌性的指標,其實是家中各類急救、水電、糧食存量的多寡。

政府強化民防業務是好事,臺灣民防業務早已實兵驗證多年,雖有待改善但也不必疊牀架屋的成立韌性委員會,政府倒不如撥足經費、充實每戶家庭的地震搶救包會更實在。畢竟社會韌性來自於囤積物資的多寡,不是任性的開會就可以解決的。

(作者爲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