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裙”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清代 八大山人 《石榴圖》
說起石榴,大夥兒都不會陌生。想起那一顆顆甜蜜而瑩潤的果實,大夥兒的味蕾是不是也被牽動了起來?
《西遊記》裡產水果的區域分佈廣泛,但明確提到過產石榴的,還真只有咱們水果基地花果山一處。不過,原著中出現過“石榴花”的地方倒有不少,所以,我們從原文中能夠分析:從東勝神州的花果山,到西牛賀州的天竺國,都有石榴的影子。但要論哪兒的石榴最好,那還得數花果山,瞧瞧吳承恩老師如何爲花果山上的石榴“打廣告”的:“石榴裂破,丹砂粒現火晶珠。”(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石榴通常在秋天成熟,而石榴花在夏天開得最爲燦爛與豔麗。石榴花奼紫嫣紅、鮮豔奪目,自古以來便深受人們喜愛。唐僧師徒取經路上的夏天,便時時能看見石榴花開的美麗景緻:
“野蠶成繭火榴妍,沼內新荷出現。”(第二十回,黃風嶺唐僧有難半山中八戒爭先)
說的是夏日即將到來,野外的蠶結成了繭,火紅的石榴花美麗動人,池塘裡的荷花也開始嶄露頭角,好一幅初夏爛漫山景圖。
天竺國國王欲將唐僧招爲駙馬,在御花園華夷閣設宴。閣上的壁上掛着四面金屏,屏上畫着春、夏、秋、冬四景圖,每幅風景圖上都配有一首翰林名士的題詠。唐僧見了,提筆和了四首,其中《夏景詩》中便寫道:“薰風拂拂思遲遲,宮院榴葵映日輝。”(第九十四回,四僧宴樂御花園一怪空懷情慾喜)
夏日和風習習,不禁令人浮想聯翩。那宮殿的後院裡,石榴花和葵花在陽光的照耀下光彩奪目、熠熠生輝。咱們也情不自禁地想爲唐僧的好文采點個贊!
不過,唐僧詩歌裡提到的“葵”,並非咱們現在說的向日葵,更可能是我國本土的一種蔬菜——葵菜的花兒,也可能是蜀葵花。因爲向日葵原產於美洲,直到明朝中後期——《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所生活的年代,向日葵才引入我國,吳承恩老師是否有機會見過向日葵,咱們可不知道。但唐僧師徒取經的時代,比吳承恩老師生活的時代早了近千年,咱們不妨大膽做個判斷——他們沒見過向日葵。
石榴原產於中亞,相傳,石榴是在西漢時由張騫出使西域後引入我國內地的。我國人民栽種石榴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話說唐朝時,女皇武則天特別喜愛石榴,於是,石榴的栽培也進入了繁盛的發展時期,長安附近一度出現了“榴花遍近郊”的盛況。
石榴與中國的服飾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聯繫,南北朝時梁元帝的《烏棲曲》中有“芙蓉爲帶石榴裙”之句,是以石榴花來比喻舞女的裙裾,“石榴裙”的典故由此而來。加上古代婦女喜歡穿石榴紅色的裙子,而當時染紅裙的顏料主要都是從石榴花中提取而成的,久而久之,“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輕女子裙子的代稱。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寫那位彈琵琶的女子時寫道:“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這裡的“血色羅裙”說的便是石榴裙。
人們喜歡石榴,還有一個原因便是滿枝的石榴花看起來紅紅火火,象徵了繁榮、美好。石榴多子,因而被人們視爲祥瑞標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石榴更被視爲多子多福的象徵。在中國古代的瓷器以及工藝品當中還有一種“石榴紋”,這種紋路就是一種吉祥圖案。此外,古人形容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剝開石榴,子露出來,叫榴開百子。所以中國人畫石榴時喜歡讓其露出果實,其寓意便是多子多福。文並供圖/邱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