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與中國 | 數字經濟激發中國經濟活力
數字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經濟爲擴大市場需求提供了新空間,爲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引擎,爲就業創業提供了新渠道,爲公共服務提供了新支撐。近年來,隨着科技的不斷髮展,數字經濟成爲了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能。近期,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爲慶祝該機構成立60週年舉辦的全球領導人論壇上,數字經濟又一次成爲被廣泛討論的關鍵議題。與會者一致認同,數字經濟是一股變革力量,具有推動可持續和包容性發展的潛力,但數字鴻溝的存在也帶來了不平等現象加劇的風險。因此,國際社會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數字經濟發展中的風險與挑戰。近日,本報記者就數字經濟在全球的發展趨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前景等話題採訪了相關學者。
全球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數字化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消費和經商方式,技術進步、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普及推動了在線交易的指數級增長。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相關報告統計,2021年,43個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企業創造了近25萬億美元的電子商務銷售額。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莎朗·科伊爾(Sharon Coyle)對本報記者表示,數字經濟展現出的強大活力不但給發達國家帶去新的經濟增長點,也爲發展中國家經濟轉型帶來了潛力。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更加重視數字經濟,因爲它具有顯著促進經濟增長、創造新型就業模式和縮小貧富差距等作用。數字化和電子商務使新的商業模式成爲可能,降低了創業成本,增加了發展中國家小型企業和企業家進入區域及全球市場的機會。對於消費者而言,數字化意味着人們擁有了更便利、價格更低、選擇更豐富的商品。可以說,數字經濟不僅關乎技術,還關乎人。它旨在爲每個人創造機會,無論他們身處何地或擁有何種背景。
但在全球範圍內,數字鴻溝依然存在,這可能會造成許多不平等現象的加劇。科伊爾認爲,不少發展中國家在建設數字經濟方面仍面臨一些挑戰,包括法律不健全、基礎設施不完善、財政資源有限、監管形勢複雜以及人口缺乏數字技能等。據相關研究統計,最不發達國家僅 35%的人口可以使用互聯網,而全球範圍內這一比例爲 67%。根據國際電信聯盟公佈的數據,在全球範圍內,性別數字鴻溝仍然存在,65%的女性可以使用互聯網,而男性的這一比例爲70%。潛在的性別不平等限制了許多女性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發展機會。與此同時,全球數據流的收益分配並不均衡,大型數字平臺控制着數據價值鏈從收集、傳輸到存儲和分析的大部分環節。此外,在線消費者還面臨着信息準確性不高、數據隱私泄露風險以及缺乏有效的在線爭議解決渠道等問題。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也曾刊文探討數字經濟的重要性,文章提到,全球經濟正在經歷大規模、加速的數字化轉型,從而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以及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數字經濟持續高速增長,預計在將來一段時期內仍將繼續加速增長。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建立在能夠促進業務流程更加順暢、實現更高經濟價值的數字平臺的基礎上,那些開展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可以通過最新的技術來實現目標,獲得更迅速的響應和更高的利潤。
構建全方位數字生態系統
中國的數字經濟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當其他一些國家還深陷經濟增長困境、不瞭解二維碼和電子商務平臺時,中國的民衆已經在利用這些數字化的方式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美國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副教授漢娜·哈拉布爾達(Hanna Halaburda)對本報記者表示,過去十年,中國的數字貿易帶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活躍的消費市場,有超過9億中國人在網上購物。作爲一個擁有超過10億網民的國家,有80%以上的網民願意在電子商務平臺消費,這在其他市場中是很少見的現象。在中國政府的積極支持和市場監管下,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逐年攀升。中國網民較高的消費熱情和意願與其網絡參與程度相關,許多互聯網用戶是網絡平臺內容的創造者。與傳統行業不同,社交網絡平臺允許用戶在購買商品後分享評論,這些有價值的資源使得企業可以吸引更多客戶羣體,不斷改進營銷策略。從被動消費到主動參與,讓網絡上的一些關鍵意見領袖成爲中國數字生態系統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網絡購物平臺覆蓋範圍廣、涉及品類豐富,已經成爲很多網民日常的主要消費“場所”,進而推動物流、支付處理和數字廣告等其他行業的高速發展。此外,成熟的網絡環境爲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也爲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打開了新渠道。
在探討中國數字經濟產生強大影響力的根源時,英國金斯頓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巴里·艾弗裡(Barry Avery)認爲,這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第一,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達77.5%,水平較高。這種高普及率促進了數字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第二,發展迅速的智能手機產業。前沿科技創新使智能手機使用人數逐年上升,加速形成網絡購物、網絡互動和數字內容消費等多形態聯動的商業模式。第三,負擔得起的數字技術。中國新型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使得生活在偏遠農村地區的人們也能享受到互聯網的便利,參與到數字生態系統建設之中。
艾弗裡還提到,西方的社交媒體平臺側重單一功能,而在中國,它通常涵蓋了信息、社交、電子商務、支付服務等一體化功能。將所有這些資源整合到一個應用程序中的好處是,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服務體驗,進而加速數字化社會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數字化加速中國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邁克爾·庫蘇馬諾(Michael Cusumano)曾對數字經濟中的典型代表——平臺經濟做過詳細研究,分析了大量擁有平臺業務的獨角獸企業。他提到,如果企業能夠抓住平臺經濟帶來的機遇,就可以在覈心業務領域獲得更多優勢,正確的數字戰略可以幫助企業跨越國界開闢新市場。但並不是每家企業都具備建立自己的數字化平臺的能力。他認爲,平臺經濟想要獲得成功,首先需要建立信任,包括用戶之間、競爭對手之間、管理者與用戶之間的信任,這樣才能建成一個更健康和更具透明度的平臺。在建立信任關係之後,平臺的規則制定才能更具適用性,用戶與平臺之間的黏性也才能越強。其次,需要形成公平的關係。例如,用戶可以與平臺協商,進行產品開發和共享,讓用戶和平臺共享經濟紅利。最後,需要明確規則。平臺要公佈易於公衆理解和應用的規則,打破平臺管理者的主導地位和可能存在的權力不平衡,從而吸引更廣泛的用戶。
中國的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呈現出哪些發展趨勢?哈拉布爾達表示,中國企業的數字化戰略和發展道路對其他國家的數字化企業和傳統企業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僅擴大了自身的商業規模,還進行了顛覆性創新,從全渠道零售、社交媒體、按需服務到移動出行、金融科技、醫療診治等領域,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中國政府對平臺經濟的定位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爲了支持平臺經濟的全面發展,中國政府發佈了多份指導意見。
科伊爾認爲,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較爲成功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企業更具靈活性和敏捷性,打破了傳統企業的組織運行模式。其次,企業鼓勵創新並形成了具有建設性的競爭文化。最後,企業注重孵化和擴展新業務平臺。未來,中國在數字經濟創新方面如何發展格外值得關注。例如,對分散的零售部門的整合將會繼續,並擴大到渠道、零售、供應鏈等多個方面。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所產生的新業態將會大量涌現。數字化還加速了一系列服務行業的創新性發展,如醫療保險和教育領域的數字化可以提高效率、改善資源分配不均衡等問題。可以說,中國電動汽車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廣泛使用就是中國推動全球數字創新的一大成功案例。電動汽車及其全自動駕駛技術成功應用的背後,是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軟件開發、算法應用和全產業鏈、供應鏈領域不斷進行技術研發與創新的結果。這些企業在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的同時,也在環境保護、智慧城市建設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庫蘇馬諾認爲,中國製造業企業將越來越多地應用支持工業物聯網的數字化製造,以提高效率和可持續性。在世界經濟論壇新公佈的第11批全球“燈塔工廠”名單中,有13家中國企業新晉入選。“燈塔工廠”被譽爲“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是數字化製造業和工業4.0發展的示範者,代表着全球智能製造和數字化的領先水平。這些企業覆蓋汽車、消費品和家用電器等行業,未來可能會擴展到鋼鐵、機牀和更多的製造業行業。它們已經成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