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展覽重本書店1/3登場!一窺日本平面設計雜誌工作秘辛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選書企劃展於1月3日至1月27日在重本書店登場!現場邀請日本平面設計類出版社「グラフィック社」(Graphic-Sha)編輯,亦是殿堂級平面設計雜誌《アイデア》(idea magazine)前總編輯室賀清德(Kiyonori Muroga),在書店展示其生涯中各階段的代表性作品。現場不只展出多本《アイデア》落版單,也公開其用紙、印色,以及溝通構圖的草稿,並邀請本人爲其近年編輯的書籍撰寫精彩花絮。另外,1月中旬也將舉辦精彩座談,讓讀者有機會近距離一窺日本編輯如何思考呈現與平面設計有關的編輯議題。

重本書店推出「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選書企劃展!邀設計迷一窺殿堂級平面設計雜誌《アイデア》(IDEA)前總編輯的工作秘辛。 圖/重本書店提供

看展前先了解一下室賀清德來頭

室賀清德自千禧年以來先後擔任雜誌《アイデア》、出版社「グラフィック社」與網誌「The Graphic Design Review」等日本關鍵平面設計單位的總編輯,以編輯、寫作、教育等多方面的實踐,在平面設計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擔任雜誌《アイデア》總編輯期間發行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期數,除了重新引介字體排印學重要的歷史脈絡,更帶動以當代社會學、人類學與哲學等跨學科爲基礎的平面設計批評,開啓如地緣政治、自由市場經濟與殖民遺緒等議題的討論,以視覺文化研究的方式持續耕耘平面設計與字體排印學至今。

展場一隅。 圖/重本書店提供

室賀清德三大時期代表作一次看

此次展名「編輯與實踐」主要試圖闡述室賀清德繁複且常被忽略的技藝,在不斷反覆的「編輯」與「實踐」中,逐漸在平面設計與字體排印學領域留下無法忽略的巨大影響。

同時展覽將室賀清德生涯中代表性的三段時期《アイデア》、「グラフィック社」與「The Graphic Design Review」等依序展示,並附上特別爲本次所寫的編輯花絮,以及數項未曾公開的雜誌標誌設計過程、手稿等珍貴資料,並提供中文翻譯過之出版書籍作爲延伸讀物,並將於展覽結束後出版展覽專輯。

►《アイデア》時期

雜誌《アイデア》自1953年開始發行,承接戰前廣告業界發行的雜誌《広告界》(1926-1947),以雙月刊至季刊的頻率不間斷的出版至現在。將「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Art」作爲主旨,早期致力於報導世界各地的廣告藝術與平面設計,諸如美國商業標誌設計巨人Paul Rand、影響英國現代設計歷史至深的F.H.K. Henrion、與出身瑞士字體排印學系統的海報設計師Jurg Hamburger等,皆曾在《アイデア》留下身影。

雜誌在中後期因着設計產業結構的變化,在越來越衆聲喧譁且質量參差不一的出版市場中,選擇將內容更聚焦於平面設計與字體排印學,不輕易隨流行趨勢起舞的選題,也成功在設計界始終保持着難以取代的位子。而除了紮實的編輯內容外,也因着繁複卻又維持秩序與整潔的高難度設計,以及在紙材、用色與印刷方式等實體面下足的驚人功夫,成爲在高度數位化的當下少數仍令設計師爭相收藏的紙本雜誌。

展場一隅。 圖/重本書店提供

►「グラフィック社」時期

離開《アイデア》後,室賀清德加入了以出版平面設計類書籍爲主的出版社「グラフィック社」,爲大原大次郎、Noritake與北村みなみ等,日本當代衆多平面設計師與插畫家出版作品集。

此外也企劃多本以文字、地域或字體排印學爲主的書籍,如《作字百景》、《C-GRAPHIC INDEX》等。此時期可看出室賀比起原爲廣泛介紹案例、多圖少字或技術教學的資訊型書籍,多了許多可以說幾乎沒有圖像的純文字理論型書籍。

►「The Graphic Design Review」時期

此外,室賀清德從2020年起加入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JAGDA所創辦的網誌平臺「The Graphic Design Review」擔任總編輯,不只定期向世界各地的書寫者串連與合作,亦建立起極具深度的設計評論。

如與現居荷蘭的平面設計師樋口歩合作,將歐洲社羣當下正在討論的議題即時同步;抑或是邀請長年旅居東京的美籍平面設計師與寫作者Ian Lynam,介紹解殖議題在不同族裔間百花齊放的實踐。同時也商請深耕日本設計史研究多年的永原康史供稿,在容易盲目趨向西方審美的同時,提醒大衆持續回看自身文化裡還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加碼編輯秘辛!展覽背後的秘話

此次展覽不只能一覽室賀生涯中重要的編輯作品外,其爲每本編輯過的書籍寫下的花絮也不失爲一大亮點。比如像是過程中各種外在與心理的困難、爲什麼第一本編輯的書會選擇以文字爲主題、認爲選定題目時最重要的一句等。

此外《アイデア》雜誌向來以繁複精美、難以拆解的印刷著稱,室賀也不藏私地提供多本《アイデア》落版單,同時,現場也將公開其用紙、印刷顏色、分臺等,以及在與藝術指導白井敬尚溝通構圖時所繪的草稿等,多項設計迷不得錯過的詳細內容,將一一還原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アイデア》雜誌的過刊取得相當不易,除了平面設計師毛灼然提供了自藏的部分期數以外,位於公館的雜誌圖書館「薄霧書店」也借出收藏齊全、且市面難尋的珍貴期數,讓展覽能呈現出更爲完整的面貌,也讓臺灣的讀者亦可藉此機會深入探索閱讀平面的更多可能性。

室賀清德的工作文件與落版單。 圖/重本書店提供

室賀清德的工作文件與落版單。 圖/重本書店提供

室賀清德的工作文件與落版單。 圖/重本書店提供

室賀清德的工作文件與落版單。 圖/重本書店提供

室賀清德的工作文件與落版單。 圖/重本書店提供

三大亮點展品搶先看!

①一睹平面設計大師大原大次郎不同時期作品

大原大次郎(1978-)向來以充滿手感的文字與線條著名,曾爲日本國寶級歌手星野源設計過多次專輯裝幀,並以實驗字體爲主軸參與各種媒體的創作。

雜誌《アイデア》曾在2016年的第372期推出設計師大原大次郎的特輯,並精彩收錄了共152頁的作品與過程。而在時隔7年後,時逢大原在東京GGG藝廊(ginza graphic gallery)迎來人生首次大型個展,與此同時也在室賀清德的編輯下出版了作品集。本次展覽中不僅展出《アイデア》的落版單、更可以依此對照在這段時間點與載體的差異下,室賀作爲編輯的取捨與堅持。

平面設計師大原大次郎在不同時期不同載體的編輯。 圖/重本書店提供

②日本字體的古今未來

日本的字體設計一直是臺灣設計師愛不釋手的選擇,而室賀曾於雜誌《アイデア》第356期聚焦於產業剛越發盛行的60年代,日本字體排印協會的歷史,與相關領域中重要的期刊出版。而在書籍《書體のよこがお》中則以內文字體爲主軸,從19世紀末的鉛字開始,一直介紹中途歷經照相排版等不同技術變革下的經典字體。在網誌「The Graphic Design Review」的第75篇〈日本語の文字〉中,更宏觀地將距離拉遠到日文誕生的五世紀,從歷史學角度全面地重探日本字體的古今未來。

日本字體的古今未來。 圖/重本書店提供

③Helmut Schmid與室賀清德

Helmut Schmid(1942–2018)爲世界著名的奧地利裔字體排印師,其在青春歲月去到大阪後並在日本度過餘生,並設計了多項影響無數後人的設計作品,雜誌《アイデア》的標誌便是出自其手的經典之一。

室賀在本次展覽爲書籍《シュミット・タイポグラフィ》所寫下的編輯花絮中,提及了最一開始在與書籍《Typography Today》的相遇後對他造成的影響,以及對Helmut Schmid的感激之情。爲此,本次展覽除了展示其過世後由室賀清德主編的生涯作品集,更呈獻以上兩本書籍的中文翻譯版,讓不熟悉英日文的中文讀者也得以進入Schmid的設計宇宙。

Helmut Schmid與室賀清德。 圖/重本書店提供

展覽主視覺。 圖/重本書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