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癌症消化疾病多 消化系年會一連2天 高醫大登場

消化系年會今起一連兩天在高醫大登場,由左至右爲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邱正、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高醫岡山醫院院長吳登強。圖/臺灣消化系醫學會提供

臺灣十大癌症死因中,消化系疾病佔了四項,包括大腸癌、肝癌、胃癌及胰臟癌等,其中大腸癌長年高居男性癌症死因榜首,發生率爲亞洲之冠;消化系統疾病的課題不可輕忽。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在今日舉辦記者會,並期許消化系醫學會學術成就可成爲醫學界標竿。

臺灣消化系醫學會及臺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共同舉辦消化系聯合學術演講年會,今年年會在23、24日兩日舉辦,逾千名國內外消化系專家學者探討包括AI科技在消化醫學的運用、免疫細胞治療及微生態在癌症治療及再生醫學的新進展,以及胃道腫瘤、膽胰臟疾病、B肝、C肝治療等消化系醫學最新進展與觀點議題。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臺灣消化系醫學在肝胃腸的研究及臨牀成果,一直都有很好的傳承。未來10年消化醫學勢必朝向精準醫療和智慧醫療發展。而大腸癌篩檢除了減少發生率及死亡率外,「大腸癌篩檢指引」則提供非胃腸科醫師判斷方向。

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邱正堂指出,過去十年我國在胃癌、食道癌或大腸癌的死亡率透過內視鏡的協助而大大降低。過去利用外科手術切除胃組織或是胃腸繞道手術達到減重,內視鏡發展胃內水球及胃鏡袖狀縮胃術等方法減低預後照料,也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高醫岡山醫院院長吳登強說,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將面對大量退化性、慢性的失能疾病患者,而再生醫學發展透過細胞及其衍生物產品,達到傳統藥物無法具有的組織修復及再生的效果,將成爲發展治療技術的新契機。期望透過腸道微生態具有開創癌症治療新時代的潛力,探索微生物組免疫調節機轉,對未來的醫療提出最新的老年醫學解方。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表示,預醫法今年上路,瞭解「醫療糾紛及醫預法議題」, 期待內視鏡治療發展,透過跨國際、跨領域的方式相互交流與合作,並在AI與精準醫療科技上持續突破,提升內視鏡治療技術與研究成果,厚植醫療永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