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準入壁壘持續破除 中小企業創新動能日益增強
本報記者 孫麗朝 北京報道
6月是全國中小企業服務月,我國90%以上企業都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變化備受市場關注。
6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發佈的《2023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惠企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企業獲得感滿意度提高。市場準入壁壘持續破除,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激發。優質企業培育工作走深走實,中小企業創新動能日益增強。
《報告》顯示,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動商事制度改革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企業進入市場的制度性成本大幅下降,市場準入效能持續提高,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小企業數量穩步增長。據統計,全國中小企業數量由2021年的4800萬戶增加至2022年的5200萬戶,增長率達8.3%。2023年全國新設經營主體3272.7萬戶,同比增長12.6%,其中新設企業1002.9萬戶,同比增長15.6%。
據瞭解,2023年度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在原有36個城市(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基礎上,新增了14個評估城市,參評城市共計達到50個。根據城市能級情況將參評城市分爲兩個類別,分別是副省級以上城市(共19個)和地級市(共31個)。
從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綜合得分情況來看,副省級以上城市中,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寧波、青島、武漢、廈門位列前10位;地級市中,蘇州、合肥、無錫、金華、泉州、長沙、東莞、石家莊、鄭州、南昌位列前10位。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也在穩步推進。2023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通過中央財政資金,支持30箇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共15個重點行業、超1.5萬家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共有29個參評城市位列其中。
《報告》顯示,根據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評測系統有關數據,廣州、無錫、蘇州、杭州、上海等城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整體水平相對較高,各參評城市中小企業不願轉、不敢轉、不會轉的狀況有所緩解。
對於中小企業發展最關注的融資問題,《報告》介紹,中小企業普惠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提升。截至2023年年底,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9.06萬億元,同比增長23.3%,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13.1個百分點;2023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爲4.8%,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各參評城市2022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占人民幣貸款總餘額比重均值爲10.1%,餘額增速均值爲25%。
山東一家交通類工業企業負責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包括減稅降費、優化審批流程等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中小企業營商環境不斷提升,法制保障得到強化,企業活力和韌性也進一步提高。但由於中小企業在供應鏈中仍處於相對弱勢地位,被核心企業拖欠賬款情況較爲普遍。
“許多訂單無法收到現金,下游核心企業通常以銀票、商票甚至核心企業自己的供應鏈債務憑證來結算,增加了中小企業賬期和營業負擔。”該企業負責人說。
他爲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單普通的合同,從墊付錢購買原材料,到完成生產、交付,資金的週轉週期通常超過兩年。“也就是說,生產採購的錢花出去兩年之後,我們才能真正收到回款。”他說。
《報告》也指出,當前,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
評估發現,爲持續推動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進一步穩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企穩向好態勢,切實提振企業發展信心,還需重點關注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具體爲:企業普遍面臨用工成本及原材料成本上漲、國內外訂單減少、銷售回款難等三大難題,需繼續加大紓困幫扶力度;銀行貸款難、抵押擔保難、直接融資難依然困擾小微企業;企業創新研發機制尚不健全,大中小企業融通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支持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存在專業性不強、服務廣度和深度不夠、經營規範性較差等問題,尚未能更好滿足企業差異化、高質量的服務需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資金、人才短缺及數字化服務商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用人難、引才難已成爲影響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各地方支持人才引育留用的政策效果還需充分釋放。
(編輯:孟慶偉 審覈:郝成 校對:翟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