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捲土重來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熱帶太平洋地區七年來首見聖嬰現象身影,有可能造成全球氣溫飆高,並帶來更多極端天氣事件。

精句選粹■El Nino conditions have developed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for the first time in seven years, setting the stage for a likely surge in global temperatures and disruptive weather and climate patterns.

人爲因素造成全球日益暖化,加上今年聖嬰現象(El Nino)捲土重來,聯合國氣象機構示警,未來幾個月恐出現更多極端天氣事件,氣溫亦可能刷新紀錄高點,呼籲全球政府做好準備,降低生命和財產損失。

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WMO)7月初宣告,聖嬰已經降臨,聖嬰現象持續到今年下半年的機率超過9成,並預期本次的聖嬰至少是中等強度。WMO敦促全球政府即刻採取行動,以保護生命與生計。

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指出,聖嬰來臨代表氣溫破紀錄的可能性大幅提高,全球許多地區和海洋也可能出極度高溫。WMO宣告聖嬰現象重返,即是希望全球政府着手因應,降低氣候對人民健康、生態系統和經濟的衝擊。

塔拉斯表示,初期示警和對聖嬰現象可能引發的極端氣候災害預先行動,是拯救生命與維護生計的關鍵。

在WMO之前,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6月初發布報告指,聖嬰現象捲土重來,預料一直延續至北半球的2023~2024年冬季。

熱帶太平洋地區七年來首次出現聖嬰現象,這種自然氣候模式會讓海平面溫度高於平均,並對全球氣候造成重大影響,攸關數十億人的生計與安全。聖嬰現象平均每二至七年出現一次,通常可持續九至十二個月。

今年氣溫恐創新高

聖嬰前次是在2016年現身,強烈聖嬰現象加上燃燒化石燃料造成全球暖化,令2016年成爲全球史上最熱的一年。WMO指出,聖嬰現象與全球暖化的雙重打擊,可能讓今年或明年的氣溫刷新2016年的紀錄。

聖嬰現象通常與南美洲南部、美國南部、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和中亞部分地區的降雨量增加有關,也可能讓澳洲、印尼、南亞部分地區、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嚴重的乾旱、熱浪和野火惡化。其他影響包括太平洋出現危險級的熱帶氣旋,和讓脆弱的珊瑚礁大量白化、死亡。

至於全球主要稻米產地印度,聖嬰現象可能讓雨季降雨減少,影響農作物生長與收成。

聖嬰現象通常在12月升至頂點,但對全球的影響力需要更多時間纔會顯現。這種滯後效應令研究員預期,明年可能是全球平均氣溫跨越攝氏1.5度的第一年。《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是把全球氣溫升幅較工業化前水準控制在攝氏2度內,並且最好能控制在攝氏1.5度之內。

經濟損失估達3兆美元

近期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今年的聖嬰可能打擊全球經濟成長,從食品價格到冬裝銷售都有可能受到影響。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研究員在《科學》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今年的聖嬰現象可能讓全球蒙受3兆美元的經濟損失。

研究員指出,1982年至1983年的聖嬰現象造成全球經濟損失4.1兆美元,1997至1998年的聖嬰現象讓經損規模達到5.7兆美元。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正爲與聖嬰現象有關的病毒性疾病散佈增加做準備,例如登革熱、茲卡病毒和屈公病等。

WHO環境、氣候變化和衛生主任尼拉(Maria Neira)表示:「我們能合理預期,氣溫上升將會造成傳染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