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論壇11月6日登場 黃彥臻:新創應尋求集團整合

鑽石生技投資基金副總裁黃彥臻。 聯合報系資料照

鑽石生技投資(6901)基金副總裁黃彥臻表示,當前臺灣生技資本市場正進入「收斂」階段,要有夠突出的技術,才能受到青睞。此外,創新生醫技術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應尋求與大集團整合,階段性的給投資實質回報,才能不斷獲得市場支持。

對於政府生醫政策方面,黃彥臻建議,應該落實鼓勵具有實質成果的企業,不論是爲產業打開資金水龍頭,還是爲產品創造第一個出海口,才能真正扶植產業茁壯。

2024生技論壇 健康臺灣 生技新契機

經濟日報將在11月6日舉辦「2024生技論壇-健康臺灣 生技新契機」,黃彥臻當天將出席《專題座談:臺灣生技產業發展新策略》,擔任與談人。

本論壇由中華開發資本、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鑽石生技投資、藥華醫藥、長聖國際生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訊聯生技等協辦。

新創技術要走到最後一哩路,最關鍵的是資金與人才,黃彥臻表示,就資金來說,過去20年,臺灣歷經生技業大寬鬆時代,拿錢很容易,單一技術就可以向市場募得一大筆錢。現在則逐步走向收斂,這不僅是臺灣,包括美國在內全球皆然,香港、大陸更是如此,十年前一窩蜂前往港交所掛牌的兩岸生技公司,留下來的寥寥可數。

臺灣過去股市萬點不到,生技產業一支獨秀,一個技術就可以募資逾10億元,如今臺股飛越2萬點,但這是少數幾家權值股撐起來的結果,生技業募資卻更不容易了,除非你能說服投資人,你的階段性回報與策略爲何。

臺灣生技產業走過學習階段,投資人逐漸知道該如何選擇投資對象,這也形成市場一股「資金收斂」的氛圍。黃彥臻強調,收斂並非壞事,反而更能看到鑽石或珍珠。

回過頭來說,臺灣生技業歷經20年的寬鬆發展,也創造出不少實質的企業,除了中天、合一外,包括藥華醫藥、保瑞藥業等,都已經讓市場看到成果。這可以證明,生技產業的發展雖然慢,但卻是真的,並非一場夢。

過去大家評價生技業習慣用「本夢比」,這個詞不算壞,透露生技業的內涵是高風險卻蘊含高報酬。這跟傳統投資評價的「本益比」截然不同,因爲本益比適用的是傳統制造業。

如今,生技產業資本市場逐漸趨向收斂後,大家雖然開始用近於本益比的眼光去看,但仍願意給較高的評價,可見臺灣市場對生技業的期待仍在。以國內幾家指標新藥、製藥公司爲例,市值上千億元,市場給的價值仍高於美國等主流市場,這就是臺灣生技市場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