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重識蛋白質(上):從紅白之爭到蛋白質“缺口”

吃什麼肉,吃多少肉,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

文:Eva Fan

來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民以食爲天”。從粗茶淡飯、到美味佳餚,從吃飽吃好到天然健康,經濟騰飛促進飲食理念變化,億萬國人開始追求脣齒舌尖的幸福縱享與膳食生活的營養滿足。

在減糖減脂的大健康趨勢下,蛋白質成爲日常膳食中格外耀眼的“buff成分”。FMCG Gurus2021年調查顯示,55%的全球消費者願意爲高蛋白支付額外費用。

“低碳、低脂、高蛋白”成爲消費者內心的膳食黃金法則,人們開始關注各種蛋白攝入路徑——畜肉、水產、乳製品,蛋製品,以及大豆、豌豆領銜的植物肉。五花八門的飲食模式、營養觀點紛至沓來,市面上的高蛋白食品、營養補劑也是琳琅滿目,人們突然發現:原來靠一碗紅燒肉、幾個雞蛋就能解決的蛋白攝入問題,如今卻變得“撲朔迷離”:只有動物食品才含有“完全蛋白質”?每頓飯都需要攝入足量蛋白?蛋白質不會像碳水化合物那樣促進胰島素分泌,所以可以放心大膽地攝入?不止是這些營養學層面的爭論和困惑,蛋白質已經成爲農業食品領域中各種商業勢力角逐的最佳“載體”,國家與地區間制定發展政策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

今年4月,國際可持續糧食系統(IPES-Food)專家小組圍繞蛋白質相關的8個爭議點編寫了一本名爲《The Politics of Protein》的長篇報告,從多個維度探討了國際社會對蛋白質的普遍錯誤認知,這些認知產生的深層原因,以及糾正方法。

這份報告的最終結論可以概括爲2點——

1、數十年來,人類不斷強化形成的“需要攝入更多蛋白質”的底層意識導致農業生產、食品研究、營養教育、市場營銷,以及投融資活動向高蛋白食物的過分傾斜,並逐漸形成如今“蛋白質絕對正確”的食品生產和貿易格局;

2、大量證據表明:不存在全球各地區/國家間的“蛋白質差距”。蛋白質只是飢餓和營養不良者飲食中缺少的衆多營養素之一,蛋白質缺乏主要是因爲貧困和獲取途徑不當造成的結果。

替代蛋白的商業熱潮在全球已持續多年。儘管食品行業極力展示替代蛋白在可持續上的顯著優勢,然而IPES-Food專家組認爲:替代蛋白均屬於超加工(過度加工)食品,其在原材料使用上的單一性以及溫室氣體密集型的加工模式,“有可能重現工業化時代食品生產的種種弊端”。重新評估替代蛋白的各種宣稱,特別是在可持續維度上的表現,成爲糾正長久以來錯誤認知的第一步。而從替代蛋白延展到對以蛋白爲核心的飲食觀念、食品生產方式的反思,將成爲繼“清潔標籤”、“減糖運動”、“植物基”之後,再度引發廣泛關注與討論的全球性議題。

Foodaily研究院將根據此報告的主旨內容,發佈一組重新認知蛋白質及可持續食品生產的文章。以期望能給國內食品行業、廣大讀者一個全新視角,科學看待蛋白質食物在人類發展,社會進步中的意義,從而推動蛋白質相關產業的長久穩定發展。

本文看點:

1、健康大潮中,人們對畜肉的“抗拒心”日盛。早已與不健康畫上等號的紅肉真如傳說般那樣駭人聽聞嗎?

2、作爲千年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肉不歡的飲食觀念能否得到改變?動植物雙蛋白會不會成爲新的飲食潮流?

3、得益於“蛋白質缺口說”的盛行,高蛋白食品與替代蛋白產業飛速發展。盛景背後,究竟是居安思危的前瞻性決策,還是被精心熬製的市場泡沫?

紅肉:究竟是優質蛋白加油站,

還是潛在飲食炸彈?

健康化飲食風潮下,肉類不再僅是日常膳食中的一道可口葷食,而被賦予更多營養內涵。從過去煎炒烹炸大口吃肉,到現在通過宏觀微觀、生理代謝、加工儲藏等多個角度審視其健康性,飲食觀念的轉變讓大衆在肉類選購時所思考的維度越發多樣,其中最具話題度的便是“紅白肉健康度PK”。

圖片來源:farm online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紅肉”指哺乳動物的肌肉,如豬肉、牛肉、羊肉。而雞、鴨等禽肉和魚、蝦等水產,則統一被稱爲“白肉”。由於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紅肉與癌症、Ⅱ型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具有較高關聯性的結論不絕於耳,一些飲食建議以及限制肉類消費的政策指南中也常見“攝食紅肉存在健康風險”之類的觀點。

基於大量研究結果,致力於探尋健康飲食與可持續糧食生產的EAT Lancet委員會於2019年提出了一種名爲“planetary health diet”的健康飲食模式,建議每天保證零或極低量(不超過14g)攝取紅肉及加工肉類。EAT Lancet認爲,這種飲食能夠防止每年超過1100萬例與飲食相關的早亡。而歐盟委員會在其最近推出的防治癌症計劃中同樣提倡減少紅肉和加工肉的攝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更將加工過的紅肉立爲一類致癌物。

圖片來源:cancer research uk

各種全盤否定紅肉的媒體報道和權威膳食建議在無形中強化了公衆對紅肉的負面認知,也讓富含蛋白質的紅肉與健康殺手畫上了等號。然而,儘管大量食用紅肉確實是增加慢性病風險的衆多行爲之一,但兩者並不存在絕對的因果關係。

1、“因攝食紅肉,故有損健康”是個僞命題

鑑於飲食臨牀試驗的倫理和實踐障礙,許多證明紅肉具有健康風險的相關數據主要都是基於觀察性研究獲得的。但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總體患病風險的上升可以是混雜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觀察性研究只能顯示相關性,而非明確的因果關係。例如,那些食用大量紅肉和加工肉的人往往有着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菸、喝酒。

此外,觀察性飲食研究的數據採集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受試者的飲食回憶,有意或無意的誤報以及“記憶偏差”同樣會影響最終數據的準確性,並得出誤導性結果。而根據不同的研究設計方式和設置參數,結果可能也會有很大的差異。例如,雖然許多證據顯示了紅肉與慢性病風險之間的聯繫,但一項涉及近3萬人的長期研究發現,所有類型的肉類包括禽肉其實都與心血管疾病顯著相關,而非僅有紅肉。

印第安納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David Allison 表示,一個人相信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類會改善健康是主觀情緒的一種選擇,但如果說有證據表明吃紅肉或加工肉類就會有害健康,那麼顯然現在的研究證據尚不能完全支撐這樣的觀點。

圖片來源:goodfon

2、選擇健康的加工製備方式>挑食所謂更健康的肉種

肉類的加工和製備方式對其健康風險有重大影響。近期一項大型國際前瞻性研究發現,未加工紅肉攝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聯繫遠不如加工肉那麼明確。儘管肉類中的分子反應非常複雜,但幾乎可以確定的是不同的肉類製備方式所形成的隱藏健康風險不盡相同。

燒烤、煎炸、煙燻和其他高溫烹飪方法會促進肉類中幾種已知致癌物的形成,如雜環胺(HCAs)和多環芳烴(PAHs)。而加工肉類中的添加劑和防腐劑,如N-亞硝基化合物,也與癌症風險有關。 因此,“過量攝入紅肉+不健康的烹飪方式=潛在致癌風險”,這樣的描述方式可能更爲合理。

圖片來源:wallpaper flare

3、草飼:紅肉營養與生態可持續的雙buff

根據牲畜飼養方式的不同,肉類的營養價值和健康風險均存在顯著差異。

研究發現,與穀物餵養相比,草飼家畜的肉類能夠提供更好的Omega-3和Omega-6脂肪酸比例,以及更高水平的抗氧化物,包括維生素A和E,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水平、輕度全身炎症、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然而,高肉類飲食與慢性病的關聯研究卻很少區分草食肉和工業飼養肉的消費,無形中弱化了飼養方式對於紅肉的營養加持,更增強了紅肉無可取之處的錯覺。

圖片來源:brown blogs

此外,關於紅肉對人類健康影響的說法往往只涉及直接的生理影響,忽視了與工業化畜牧生產造成的環境污染有關的一系列健康風險,尤其是抗菌素耐藥性(AMR)的潛在危機。鑑於其傳播途徑的廣泛性,抗菌素耐藥性是目前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健康危機之一。

儘管近年來一些國家在減少飼養場抗菌劑使用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工業系統中使用的抗菌劑仍約爲草飼牛肉生產中使用量的三倍,預計整個畜牧業的抗菌劑總使用量在2010-2030年期間將至少增長67%。

圖片來源:frontiers

4、凡事看兩面:紅肉的健康影響有負亦有正

在大健康背景下,大衆看待紅肉時會不自覺放大其慢性病風險,而忽視了紅肉在食品營養上的積極貢獻。例如,紅肉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生物利用率最高的鐵),其吸收率在15%~40%,而植物性食品含有的非血紅素鐵,其吸收率僅爲1%~15%。

由於紅肉豐富的營養成分,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地區膳食中添加適量紅肉有助改善居民的健康狀況,如促進新生兒及兒童的生長和認知功能的提升。一項南亞研究表明,動物源性食物包括紅肉,是許多營養不良人羣,尤其是幼兒、青少年和育齡婦女的關鍵食物。

圖片來源:AHDB

以肉類爲代表的動物源食品,

是飲食文化中無可撼動的存在嗎?

在全球許多地區,肉類消費與文化傳統密不可分。對於巴西人來說,烤肉有着獨特的凝聚力,是一週中重要的活動,更是一項悠久的歷史傳統。一種名爲Churrasco的烤紅肉,是巴西南部、阿根廷和烏拉圭飲食文化的標誌性組成。美國的飲食文化同樣以肉類爲中心,從家庭食譜到假日晚餐,從高級菜餚到一元菜單,都可見肉類的身影。

翻開中國人的吃肉地圖,則更像是一本肉類圖鑑。因爲,無論是哪種肉都能在華夏大地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光點。“在西南地區當豬,壓力很大”、“在廣東,雞和魚插翅難飛”、“沒有一隻牛羊,能活着離開西北”......不同地域均有各自的特色肉食,肉類始終站在中華飲食文化金字塔的塔尖。

圖片來源:3png

除了日常菜餚,肉類在節日慶祝活動中同樣佔據着核心位置。比如,非洲宰牲節的羊肉或羊肉、西方感恩節的火雞、聖誕節的火腿或家禽,猶太教光明節的牛腩以及我國農曆新年的魚、雞、鴨或豬肉。肉類已經從多個層面上滲透到各國民衆的社會文化之中。

2017年數據顯示,在美國、澳大利亞、阿根廷、新西蘭和西班牙,人們每年食用的肉類超過100公斤。尼日利亞和整個西非的肉類消費量也在迅速增長。而據我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中國人均肉類消費量達51.3千克,較1961年翻了16倍左右。

肉類在全球飲食文化中的強勢存在,讓許多人都默認爲肉類已是日常生活不可割捨的存在,以至於在植物基風靡全球的當下,不少產品研發都還是在解決如何完美模仿肉類這個問題。旨在推廣基於植物和細胞的動物產品替代品的非營利組織the Good Food Institute 也認爲:轉向肉類替代品將比試圖改變飲食文化帶來更快、更多的市場收益。

圖片來源:本站數讀

可是,飲食文化並非一成不變的堅固磐石,它既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受到社會經濟、政府政策、市場營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又具延展性,能夠吸納包容更多新興文化。

首先,不少發展中國家的飲食變化都或多或少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比如,不少國家政府都會選擇發放國家補貼保證肉類、乳製品的價格實惠、產量豐富,以激勵動物源性食品消費。除了物價控制,政府制定的發展戰略也極大引導着行業加速轉型,推動企業提高產品競爭力,最終讓消費者受益。在中國,不少畜牧龍頭企業在政策引導下加速完成工業化,不斷推出更多物美價廉的動物源食品,使我國肉類產銷一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其次,企業採取的營銷策略也在試圖鞏固食用肉類這一文化偏好,並有意強化肉類消費與節日、慶祝、儀式等關鍵詞的聯動。例如,2016年,美國大型食品加工企業Cargill在感恩節爲旗下火雞產品發佈了一則節日限定廣告,並打出“Honest. Simple. Turkey”口號,將感恩節的傳統食物火雞(Turkey)與其他積極的文化價值觀相關聯,也將感恩節吃火雞這一飲食文化持續滲透進消費者認知中。

圖片來源:PR newswire

必須承認,幾千年來,人類飼養和食用動物源食品在塑造社會文化關係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西方高收入國家中素食主義正在崛起。根據歐睿國際2021年3月發佈的素食者及植物基食品前景報告中所指出,儘管全球的全素食人口仍佔少數,但儘量減少食用某些動物性製品的人口卻越來越多,這羣“彈性素食主義”人口在2020年已佔全球人口的42%,他們不完全排斥動物性產品,但更偏好食用植物性產品或蔬菜。

基於新飲食價值觀的塑造和對動物源性食品不斷演變的認知,人們的偏好是完全可以快速轉變的——動物福利、環境和健康問題的浮現正在重塑着全球的飲食習慣並衝擊傳統肉類消費。

圖片來源:Good Food Institute

以植物肉爲代表性產品的替代蛋白產業應運而生。波士頓諮詢公司近期發佈的市場數據顯示,到2035年,替代蛋白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900億美元,其中植物基製品的市場佔比將達69%。2019年以來,隨着Beyond Meat上市,新蛋白產業開始受到資本青睞。據業內估計,在2010—2020 年中,替代蛋白企業已籌集近60億美元的投資。在中國,大批植物肉初創公司紛紛涌現,傳統肉食企業則通過開發植物肉尋求企業轉型升級之路。替代蛋白行業如火如荼,大有取代動物蛋白之勢。

目前,替代蛋白產業的發展軌跡基本圍繞着“如何100%完美模仿肉類”這一方向前行。企業一直在用“熟悉的外殼,創新的內核”去迎合長久存在的肉食文化,而沒有試圖在根本上去改變以肉類爲中心的飲食文化——無論傳統動物肉,細胞培養肉,植物肉,在消費認知中都屬於肉類消費行爲。

圖片來源:goodDot

飲食文化具有高度流動性與延展性,極易被各種因素改變和重塑。消費人羣的代際更迭,流行元素、文化思想在全球的快速傳播,都讓今日的飲食偏好跟十年前甚至5年前大相徑庭。紮根於傳統文化中的肉食行爲,正在被更加理性、更具人文精神的新理念慢慢取代。在關乎“吃肉”與否的爭論中,倡導動物和植物食品兼得的“雙蛋白”模式似乎更有市場。

讓消費者建立對雙蛋白營養均衡的認知還需時日,但國家營養計劃儼然成爲雙蛋白營養模式的助推劑。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指出要着力發展雙蛋白食物等新型營養健康食品,開展並推廣雙蛋白食物和雙蛋白工程。淡化植物蛋白對動物蛋白的取代,而着眼於二者在營養上的相互補充,也許會是下一個能立足於飲食文化塔尖的觀念。

圖片來源:medium

人口膨脹衍生出的“蛋白質缺口”:

未雨綢繆還是危言聳聽?

上世紀30年代,營養學家將一種兒童嚴重營養不良的病症kwashiorkor歸因於缺乏蛋白質。此後,關於非洲乃至全球的飲食營養討論便一直集中在解決蛋白質缺乏的問題上。196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三家權威機構聯合發出警告:“蛋白質危機”是一個全球緊急事件,需要引起急切關注。

圖片來源:health kart

鑑於全球對蛋白供給主力——肉食的需求不斷增長,越來越多食品企業將蛋白質產量翻幾番視爲經營目標。不經意間,整個行業似乎都將生產更多糧食的需要和對更多蛋白質的需要混爲一談。

泰森食品(Tyson Foods)高管Noel White就曾表明:到2050年,全球糧食系統需要將蛋白質產量翻一番,以滿足近100億人的需求。與之相似,刊登於美國知名科技雜誌《Wired》(連線)上的一篇文章認爲:如果要在一個土地資源有限的星球上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就必須探尋全新的食物來源,特別是蛋白質。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目前,不少大型食品企業都開始圍繞蛋白質調整經營方向和品牌,或是收購替代蛋白初創公司,以強化全球需要更多蛋白質的認知。幾家龍頭企業如Tyson Foods、Cargill、Hormel 都將蛋白質公司納入公司戰略體系中,Maple Leaf Foods更將成爲“地球上可持續性最強的蛋白質公司”視爲企業願景。

除了商業市場掀起“蛋白質熱潮”,蛋白質也再次成爲學術研究的焦點。1991年至2020年間,包含搜索詞“蛋白質”和可持續性的學術期刊文章數量幾乎是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相關文章數量的5倍,足見蛋白質在關於糧食系統未來的討論中始終發揮着核心作用。

圖片來源:IPES-Food

雖然關於蛋白質缺乏的許多討論與解決方案明確迴應了對糧食安全、可持續性和飲食變化的合理關切,但蛋白危機的說法往往有被誇大的成分,並可能由此產生誤導。

1、理想很“骨感”,現實很“豐滿”:客觀認識蛋白質缺乏與盈餘

考慮到各個地區經濟水平、物資供應以及糧食質量等差異,蛋白質缺乏在特定人羣/地區確實存在,但這不意味着全球性的蛋白質缺乏。

研究發現,全球大部分地區兒童的平均蛋白質攝入量遠遠高於建議水平。很多地區的蛋白質體量甚至存在總盈餘,如非通過飼料作物將植物蛋白轉化爲動物蛋白,相信盈餘將會更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一項研究表明,2009年全球平均蛋白質消耗量就已達到每天每人約 68 克——比成人日常需求平均高出⅓以上,其中經濟發達地區的蛋白質消耗量明顯偏高。WRI預計整個美洲的動植物蛋白質盈餘空間將繼續擴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也將保持少量盈餘。

圖片來源: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1》指出,當前國內生產的食物能量可完全滿足我國居民能量攝入需求,但居民對能量、蛋白質和脂肪的需求正大幅增加。同時,我國食物損耗和浪費嚴重,超過12%的食物能量和蛋白質被損耗和浪費。

2、放下對蛋白質的“專一”,做膳食均衡的六邊形戰士

事實上,缺乏足夠的蛋白質攝入只是影響世界各地人口的衆多營養缺陷之一。一項面向2050年的研究預測顯示,相對於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所有地區的人口將面臨的鈣和維生素D缺乏問題更爲突出,而鐵和維生素A的充足率則因具體環境而異。

圖片來源:IPES-Food

微量營養素缺乏並不像“餓肚子”一樣容易被發現,因而被稱爲“隱性飢餓”,也是人們常說的“吃飽不等於吃好”。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有超過20億人口存在這種隱蔽性飢餓狀況,比例約佔全球人口的1/3。

在我國,“隱性飢餓”的狀況也不容樂觀。《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受“隱性飢餓”困擾的人數或將超過5億人。國人營養失衡、營養不良、微量營養素缺乏狀況相當普遍,總人口約45%缺乏維生素A,49%存在鋅攝入量不足,缺鐵性貧血症在5歲以下兒童中的比例高達22%,成人缺鐵性貧血症也佔到了11%等。

圖片來源:trekkerpedia

營養不足由一系列複雜的生理機制、社會環境和經濟因素造成,其中包括缺乏足夠的飲食、營養吸收不當以及缺乏安全飲用水和衛生設施等。在這種情況下,以蛋白質爲中心的干預就並非最恰當的解決方案。一個真正健康的膳食不應着眼於單一成分的超強補充,而更應該講究均衡全面的營養攝入。

3、用傾向性報道、精準營銷,炮製一場蛋白質缺乏的“美麗誤會”

公衆對健康飲食興趣快速增長,蛋白質成爲其中熱門素材,並反映在學術研究、社會媒體和政策趨勢中。但與此同時,人們的認知也受到一些以蛋白質爲中心的營養學研究闡述和媒體報道中傾向性較強的宣傳話術影響。

一項圍繞2013年至2018年間英國和美國媒體報道內容的調查研究發現,75%實驗室培養肉相關文章中大部分引用描述都來自行業與企業層面。這就意味着,這類報道所輸出的觀點都非常有利於替代蛋白行業並偏向人造肉製造商,從而進一步將消費認知引導到他們希望的方向上去。

圖片來源:IPES-Food

行業營銷在強化全球消費者“蛋白質狂熱”方面同樣發揮着重要作用。國際財經網站QUARTZ專欄作者Katherine Ellen Foley曾針對美國蛋白質食品的暢銷進行了深入研究,她發現走進一家便利店,蛋白質食品隨處可見。各種零食、穀物類食品的包裝上都標榜自己充滿豐富的蛋白營養:每包麥片含有7克蛋白質、一種堅果棒含10克蛋白質、一杯酸奶含17克蛋白質。

縱貫海內外市場,產品包裝上的蛋白質含量標識愈發顯著,平均蛋白含量也不斷上漲。高蛋白產品線覆蓋品類範圍越來越廣,甚至是氣泡水都能帶上高蛋白宣稱。騰訊發佈的《2021健康食飲行業洞察白皮書》指出,高蛋白已經躍升爲健康飲食賣點的第一位。

市場氣氛烘托到極致,蛋白產品的核心消費場景也緊隨其後。越來越多的健身房擺上了攪拌機,爲客戶提供蛋白質奶昔,儘管大多數時候他們並不真的需要補充蛋白。

圖片來源:AARP

打着“解決蛋白缺乏危機、實現完美食品營養”旗號而來的蛋白質賽道一片火熱,加上媒體報道與營銷活動的“煽風”,蛋白質產品成功收割無數消費者心智,尤其在運動營養領域。

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的調查數據,2021年全球運動營養產品(如蛋白粉、蛋白飲料和蛋白棒)在亞洲、北美和歐洲市場增長迅速,銷售額約爲475億美元。市場調研機構NPD集團食品和飲料行業分析師Darren Seifer指出,大約50%的成年人通常希望他們的食物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質。

全方位宣傳滲透所營造出來的對蛋白質缺乏的危機感、對蛋白質絕佳營養劑的設定,已經成功將全球消費觀拉到對蛋白質和“營養學”的癡迷怪圈中。一些迎合了健康意識覺醒風潮的“神話”觀點,正潛移默化影響着消費認知,並引發行業以蛋白質爲軸的非理性內卷。

總結

簡單粗暴的結論,缺乏足夠的嚴謹性,但往往具有驚人的傳播力。它創造出新的風口,給予相關企業難得的發展機遇,也讓消費者輕鬆入腦並改變消費偏好。

對肉食,特別是紅肉的科學全面認知,如果僅僅是營養層面的爭論,不妨就讓各種觀點並立於世。然而,吃什麼肉爲好,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飲食問題,而是關乎農業發展、食品工業化、國民營養政策等諸多環節的核心點。所以,對紅肉營養價值的準確認知,對改造肉食習慣可能性的探討,對蛋白質匱乏論背後真相的層層釐清,都將爲全球農業和食品產業發展提供最科學的導航。

在本系列接下來的文章裡,Foodaily將繼續從技術和可持續的維度探討以蛋白質爲核心的食物生產、加工體系的利弊、優劣。歡迎大家針對文中的觀點,並結合國內蛋白質消費熱潮以及產業層面的動作,提出您的看法。

參考素材:

[1]Politics of Protein:Examining Claims About Livestock, Fish,‘Alternative Proteins’ and Sustainability. IPES-Food, 2022.04

[2]漫談消化︱紅肉or白肉?肉食主義者的紅白之爭. 嘉興在線,2021年7月13日

[3]中國吃肉地圖,北方輸慘了. 本站數讀,2021年10月13日

[4]吃肉DNA一旦動了,肉類消費大國的商機,我們根本攔不住!. Foodaily每日食品, 2022年2月22日

[5]Going Plant-Based: The Rise of Vegan and Vegetarian Food.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2021.03

[6]新蛋白產業蓄勢待發. 新華網,2022年1月24日

[7]《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07月13日

[8]《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1》,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

[9]《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200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封面圖來源:world of veg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