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政府對市場敏銳的嗅覺非常重要

旺報社評

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10兆元人民幣(約新臺幣45兆元)化債措施,其中包括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兆元人民幣,新增地方政府專款債券可置換隱性債務4兆元人民幣,地方政府將有更多力量處理房地產問題,並推動地方建設。

增量更要加質 保長期發展

2024年前三季平均經濟成長率4.8%,顯然保5不易,市場期待人大常委會通過明確、大規模的財政寬鬆計劃,以帶動市場信心。人大常委會通過10兆元的規模符合市場的預期。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措施堪稱雙管齊下,提高債務上限之虞,更幫助地方政府新債換舊債,以降低利息成本,而能騰出更多資源擴大支出。野村預估未來幾年,大陸財政刺激方案都將在GDP總量的2%~3%,摺合人民幣約爲2.5兆至3.8兆(以2023年GDP數字換算)之間。

對現階段大陸經濟而言,超大規模財政刺激意義重大。近年來大陸房市低迷,經濟持續放緩,造成地方政府稅收及土地出讓金大幅減少,加上過去利用地方融資平臺舉債刺激經濟,「隱性債務」雪球愈滾愈大,因而壓縮各項重大建設及地方支出空間,形成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局面。

如今藉由中央增量財政政策,開綠燈允許地方政府發行新債置換舊債,可大幅降低地方債務壓力,同時增添地方財源。這種用時間換取空間做法,至少有兩大好處。一方面,地方有資源投入重點產業發展,帶動投資、累積經濟動能;另一方面,也可擴大支出刺激消費,打破景氣惡性循環,對今年保5目標的達成絕對有益無害。

不過,短期目標固然重要,但從國家戰略發展的制高點來看,如何透過地方化債、激發並維繫長期經濟增長動能,纔是重要的課題。尤其現階段大陸經濟發展面臨重要轉折點,無論是在產業技術革新或是中等收入陷阱等方面,都有待突破與躍升。換言之,當北京在積極推進一攬子增量政策、達成保5目標的同時,也應留意長期產業的革新。不僅要增量,更要「加質」,只有質的提升,才能避免煙火式增長,也才能兼顧短期保5目標與長期經濟成長。

產業轉型升級 需政府引導

習近平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推進新質生產力的路上,如同知名經濟學者林毅夫所說,需因地制宜。適合發展新產業的地方,就發展新產業;適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地方,就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背後深意,就是政府要對市場保持敏銳的嗅覺,同時尊重市場與地方的發展。

這並非是指政府應一把抓,反而是要更留意市場發展趨勢與變化,從中引導並投入適當資源。簡單來說,就是產業發展與革新方向由市場決定,資源由政府來分配的一種概念。1980年代德國成功的經濟與產業結構轉型經驗,或許就是一個很好例子。

當時德國同樣也面臨經濟增長減速、政府債務過高及產業結構轉型等問題,1982年柯爾政府上臺,開始突出市場力量的重要性,由市場決定經濟與產業發展方向,政府轉爲從旁協助、提供資源的角色。在此一模式下,德國經濟成長率從1982年的-0.4%,一路攀升至1990年最高5.3%,十年間(1983年~1992年)平均成長3%,相較前十年(1973年~1982年)平均2.2%,出現明顯蛻變。

如今大陸經濟與產業發展同樣來到關鍵十字路口,能否藉由這次一攬子增量政策,因地制宜推進新質生產力,同時提升發展質量並引領大陸成功轉型升級,進而驅動長期經濟增長,相信外界都在高度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