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建構21世紀兩岸共同體意識

旺報社評

政治大學選研中心2月底發佈民調顯示,臺灣民衆的臺灣人認同維持在6成以上,「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雙重認同微升至3成2,中國人認同3.9%。若將這份民調數據,與同時間發生的金廈撞船事件中,兩岸民意又一次正面衝突做對比,更可感受到化解兩岸認同之爭的迫切性。

金廈事件兩岸民意衝突

兩岸民意就金廈撞船事件的衝突,本質是雞同鴨講,雙方的「怒火」根本不在一個頻道。先論臺灣,多數民衆固然不滿民進黨政府高官隱瞞、說謊、推諉,但並未苛責執法前線的海巡弟兄,甚至不分黨派支持海巡依法行政,至於刻意造謠、惡毒咒罵大陸漁民的,只是非常極端的少數。整體上觀察,臺灣民衆認爲這起事件本質是行政層級事件,不涉及政治問題。

再看大陸,大陸網民羣情激憤,基本來自「民族大義」、「同胞感情」,並很快上升到政治層級,有兩種代表性言辭:第一種是要求「加倍奉還」,如批評臺灣人「不識好歹」,既然海巡在金門抓大陸船,那麼大陸就該停掉福建對金門供水、全面中止惠臺政策,甚至要求大陸海警登上金門島,逼臺方交回被扣漁船和漁民;第二種則是「見獵心喜」,希望大陸藉機奪下金門、馬祖,若民進黨再創造「師出有名」機會,應順勢一統臺灣。

縱觀兩岸民意對金廈撞船事故的反應,雖不排除雙方內部有人刻意煽動、帶風向,但雙方關注點、訴求點及情緒敏感點的巨大落差,透過此次事件顯現得清清楚楚。臺灣民衆眼中的「執法過失」,在大陸民衆看來卻是「惡意歧視」。歸根究柢,回到了最開始提到的「認同問題」。

大陸民衆之怒,怒在「臺灣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臺灣把中國當外國乃至敵國」。近年來,隨着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惡化,大陸民間時常傳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除外」或者「臺灣是中國的島嶼,但目前已經被外國人盤踞,中國政府應該果斷收回」等論調,這些觀點已挑戰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後大陸對臺政策的話語體系。

《告臺灣同胞書》立論基礎,主要是向1949年播遷來臺的外省族羣喊話,這種訴諸「家國一體」的傳統情感聯結,以及對「遊子回家」的深情呼喚,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大陸對臺政治宣示及媒體宣傳。

但問題是,外省族羣在臺灣社會是少數,外省後代對大陸的情感已不如祖輩,隨着兩岸政治體制、意識形態分岔,臺灣民主化後,公民意識成爲共同的認同,中華民國與臺灣畫上等號,鄉土認同與政治認同合二爲一。

兩岸認同之爭亟需化解

不可否認,中華文化在臺灣社會根深柢固,加上閩南文化本來就源於大陸,只要不談政治,多數臺灣民衆仍以「中華民族一分子」或「華人社會成員」自居。更何況,中華認同、臺灣認同兩者之間不應是並列、互斥的概念,因此民調並不能展現臺灣社會認同光譜的全貌。比較準確的說法是,「中國人」和「臺灣人」是多數臺灣人內心深處同時存在的兩種認同,但觸及政治,臺灣人認同就會壓過中國人認同。

彌合兩岸認同之爭的關鍵,在如何以中華文化與現代「公民意識」爲基礎,建構兩岸人民共同體意識,這正是大陸自2018年開始推動對臺「同等待遇」政策的意義所在。

這次大陸海警在金廈海域登上金門觀光船臨檢,執法過程相當平和,陸方海警人員舉止得體,但當時船上不少遊客感到「驚嚇」,正是臺灣民衆長期以來對大陸政權畏懼的縮影。

大陸經濟在發展,社會文明在進步,透過親身近距離的觀察體驗,不少臺灣民衆早就深有體會。現在需解決的是,大陸如何以福建爲腹地,用更快步伐、更大力度推動改革,讓臺灣民衆可以參與大陸治理及兩岸共同治理,在既有的「臺灣人」公民認同之上,重構新的「中國人」認同。當臺灣人不怕大陸政府、不畏懼大陸體制,兩岸認同之爭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