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和平之鑰: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旺報社評
近期民調顯示,侯柯二人支持度均有下降,即便加總也未必領先賴清德。顯見臺灣社會不滿民進黨的訴求,但未完全轉移爲對藍白陣營的支持,原因之一是兩岸政見對比度太模糊。
兩岸政見 遵守憲法
臺灣多數民意希望下架民進黨,首先是不滿蔡政府7年來施政無能、囂張跋扈,縱容民進黨派系大搞權錢交易、利益分贓,導致臺灣退回黑金乃至威權時代。但深層次原因,普通民衆未必會有感知,就是民進黨打着「愛臺灣」、「抗中保臺」的旗號,透過民粹情緒動員來掩蓋、轉移自身問題,且屢試不爽,兩岸路線成爲民進黨的遮羞布。
這也是爲何,在野黨再喊反貪腐、下架民進黨,卻未能燃起民衆熱情的原因,民衆固然厭惡民進黨貪腐,但在野黨執政,能保證不貪腐嗎?「仇恨值」已成爲選舉動員的主策略,握有龐大行政和媒體資源的民進黨,把賴清德包裝爲「乖寶寶」、掩蓋其後臺新潮流系作惡多端的劣跡,再揪住小辮子猛打柯侯、升高選民對藍白「仇恨值」,就可坐享民調領先地位。
的確如此,賴清德的政治性格與作爲不堪檢視,他堅定主張臺獨、呼籲臺灣制定新憲,並恐嚇兩岸直航造成「木馬屠城」,但經由民進黨透過社羣媒體與大外宣的包裝,搖身一變,不但抹殺自己追求法理臺獨的歷史,還標榜爲尊重中華民國、維護兩岸現狀的民主和平派。國民黨、民衆黨,同樣維護臺海現狀、捍衛臺灣民主、反對兩岸兵戎相見,在普通民衆眼中,幾乎看不出和賴清德有什麼本質區別。
國民黨的兩岸政見相當清晰,但講不清楚、也不敢大聲講。國民黨及侯友宜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九二共識架構下,兩岸同屬中華民國,堅持《中華民國憲法》的立場。民衆黨及柯文哲則認爲兩岸在文化和血緣上同文同種,兩岸「一家親」好過「兩家仇」,近期柯文哲更表態,認同大陸地區屬於中華民國領土。
藍白陣營兩岸具體論述有異,但交集遠大於分歧,可以歸納爲三段論:
第一,兩岸關係遵循《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華民國治權及於臺灣,但中華民國領土及於整個大陸,所以臺灣和大陸是一個國家,「中華民國人」就是中國人;第二,兩岸同文同種,在文化上都屬於中華文化,經貿關係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三,臺灣不反中、兩岸不對抗,分享人類共同價值,共創相互尊重、和平發展之局,臺灣共同承擔中華復興的歷史責任。
下架臺獨 下架戰爭
大陸從江澤民到習近平都承諾: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如果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就是臺獨,必然遭到陸方「反獨」打擊和施壓,包括經濟、軍事、外交等各項措施,臺獨謀求最高目標法理獨立時,必將觸動大陸《反分裂法》對臺動武進程。民進黨兩岸路線的本質就是「臺灣不是中國、臺灣人不是中國人」,賴清德稱不改國號只是騙選票、安撫美國的權宜之計。
國民黨、民衆黨應該大聲告訴人民:2024大選有比反貪腐、反黑金更加重要的選擇,就是臺灣究竟走向和平、還是走向戰爭。迴歸《中華民國憲法》,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迴歸中華文化,兩岸同文同種一家親。至於「中國人」,究竟是指中華民國人,還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雙方求同存異、各自表述,再透過和平交流、融合發展,交給時間來解決。當這個問題解決,心靈契合的目標就達成了。
下架民進黨的核心是下架臺獨、下架戰爭,只有臺灣人民享有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方能糾正過去7年來黑金當道的逆流,方能重振經濟、走向世界。「臺灣人不是中國人」是戰爭的啓動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是兩岸和平之鑰,這是非綠陣營兩岸政見,與民進黨最本質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