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AI再強 傳統產業不可偏廢

旺報社評

今年1~8月臺灣出口受惠AI熱,成長高達10.9%,看似不差,但增長几乎全來自資通與視聽產品(年增89.8%),其他傳統產業如基本金屬、機械及塑橡膠等,仍未擺脫衰退泥濘,若把時間往前推,對比更鮮明。2023年臺灣整體出口年衰退9.8%,11大類主要貨品中,僅資通與視聽產品成長28.9%,其餘10大類貨品全部衰退,且衰退幅度都在兩位數以上。

去年衰退 兩位數以上

出口如此,工業生產產值亦復如此。經濟部統計指出,2023年整體制造業生產產值年減-11.3%,其中紡織年減-19.7%、石化-18%、基本金屬-17.4%、機械設備-14.6%,傳產年減幅都在整體平均以上;相對地,以電子零組件爲主的科技產業,衰退僅9.4%,更不用說,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制品業甚至還逆向成長8.9%。今年上半年前述傳產在低基期下生產產值回升(約落在1%-8%間),但成長幅度還是不如整體表現(9.3%),也遠低於相關電子產業的22.4%。

不管是出口或生產產值的數據,都可以佐證全國工業總會發布「2024年工總白皮書」封面「產業失衡加劇,產業需要轉型」12個斗大字體的標題。其反映的不只是各產業協會與專家學者的看法,更是數以百萬計中小企業的心聲。白皮書內文明白指出,臺灣晶片產業蓬勃發展,雖有助經濟成長,但卻沒有帶動其他產業跟着成長,產業失衡態勢,明顯加劇。更糟糕的是,政府對此,似乎漠然以對,未見提出相關因應措施與政策。

這種過度傾斜或集中於特定單一產業的發展模式,短期有助推升經濟成長,長期卻可能加大景氣循環波動,增添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尤有甚者,影響層面可能不只經濟,也會造成所得分配惡化與就業市場扭曲等社會問題,進而波及到更多社會底層民衆與勞動階層。

數月前,主計總處時隔30年再度公佈家庭財富分配統計,結果發現,臺灣貧富差距從1991年的16.8倍大幅躍升至2021年的66.9倍,30年間增加50倍,引起社會譁然,也讓民衆意識到所得分配惡化的嚴重性。其原因雖錯綜複雜,包括經濟成長、房價飆升、股市大漲、稅制不公等,但不能忽略的是,失衡的產業結構難辭其咎。

貧富差距 飆破近67倍

回首過去30年產業發展史,可以發現,1990年代是臺灣資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開始起飛的年代,產業結構逐漸從勞力密集轉向技術密集。對於經濟發展來說,這不是一件壞事。只是,在這個過程中,爲加速產業結構轉型,政府一面倒將資源挹注到高科技產業,卻輕忽傳統產業的發展,產業結構加速失衡。

在這樣的環境下,科技產業得以吸引大量高技術人才,薪資及所得水準不斷提升,連帶也加快財富累積速度。相反地,低技術勞工則是流向傳統產業或服務業尋找就業機會,整體產業薪資水準也被跟着拉下,財富累積更爲不易。一來一往之間,財富差距自然逐漸擴大,所得分配也進一步惡化。換句話說,這30年間所得分配嚴重惡化,對照產業結構愈來愈加失衡,兩者很難撇清關係。

面對嚴重失衡的產業結構,負責任的政府須正視並解決。特別是當政府眼裡只剩「護國神山」,視線只集中在半導體或資通訊等產業時,更有必要積極調整,否則只會讓資源配置更加扭曲與惡化,從而產生更多經濟與社會問題,甚至引發社會動盪。

這絕非危言聳聽。自賴政府執政以來,產業發展政策全力鎖定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軍事工業、安全監控、次世代通訊等在內的「五大信賴產業」,幾乎全部圍繞高科技產業在運轉,不見對傳統產業的關注。難怪,工總要疾呼:「產業失衡加劇,產業需要轉型。」健康的產業發展,科技與傳產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