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篇②|股份行第一 100萬普惠型小微企業背後的招行密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曹媛 深圳報道

2013年普惠金融被列入國家發展戰略,迄今已逾10年,其發展模式、產品服務、信用體系幾經迭代升級。

從早期的增量擴面實現廣覆蓋,到數智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內涵隨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愈發豐富。

今年5月,招商銀行曾舉辦“結構轉型中的普惠金融”論壇併發布《普惠金融服務發展報告》,詳細介紹了該行圍繞供應鏈金融、科技金融和數據融資三大領域,在數字化能力基礎上建立的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

截至2024年6月末,招行中報數據顯示,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爲8565.2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50%,高於全行整體貸款增速2.78個百分點;普惠型小微企業有貸款餘額戶數爲109.53萬戶,較上年末增加9.08萬戶。

穿透供應鏈直達中小微企業

在招行半年報中,可以看到該行供應鏈金融最新動態。2024年上半年,其供應鏈融資業務量爲4529.50億元,同比增長23.95%。

“我們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探索‘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供應鏈金融新模式,助力補鏈強鏈、增強產業韌性。”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隨着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發展,產業鏈、供應鏈呈現網狀發展的特徵。這讓以鏈主企業爲核心,向上和向下穿透,向着產業鏈條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成爲趨勢。2020年9月,央行等八部門發佈《關於規範發展供應鏈金融 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後又陸續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央企“共鏈行動”、供應鏈“脫核”等目標。

順應外部趨勢,在自身發展供應鏈金融的進程中,招行逐漸形成了三大特色,分別是行業專業化經營、數字化產品體系以及特有的“全行服務一家”組織模式。

在產品體系中,值得注意的是,招行供應鏈金融已從“強核”發展到“脫核”。

記者瞭解到,招行供應鏈金融產品,既包括傳統的核心企業強確權類型,覆蓋國內證、商票、反向保理等成熟產品,也在推進向“脫核模式”轉變,陸續推出上游“招鏈易貸”、下游“經銷易貸”產品,進一步了優化客戶體驗。同時,通過模型創新,實現上下游產業鏈企業的系統核額,提升了供應鏈金融服務方案的完整性與適用性。

“‘脫核’不是爲了脫離核心企業,而是爲了減輕供應鏈核心企業的管理成本,延長供應鏈金融的服務鏈條,實現對更多中小微企業實現融資支持。”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記者瞭解到,信息流、物流信息的引入,使得這一模式成功落地。據悉,招行上下游兩款產品不完全依靠核心企業信用,較多憑藉供應鏈上產生的各類交易數據,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物流和信息流等來作爲風險評估依據。

歷經將近十年的時間,招行已完成了從1.0到4.0的供應鏈金融發展階段,從強確權到弱確權、從強核到脫核、從信用輸出到數據輸出的全過程。單以過去五年來看,招行累計爲超過10萬戶供應鏈的鏈上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投放金額超3萬億元。

科技賦能破解“不可能三角”

大數據、大模型正在進入現代化的產業體系,這要求金融機構打造普適化、標準化、線上化的數據融資產品。

今年3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辦公廳發佈《關於做好2024年普惠信貸工作的通知》也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增強數字化經營能力,通過數據積累、人工校驗、線上線下交互等方式,不斷優化信貸審批模型。

據悉,招行普惠金融正在沿着線上化、自動化和便捷化三大主線推進數字化金融產品創設。其中包括,線上化、自動化的小額信用貸產品招企貸;把傳統抵押,向線上轉化爲招捷貸產品;面向供應鏈上下游推出的招鏈易貸、經銷易貸;面向科技企業推出的數字化科創貸產品。

這些普惠產品,正在爲中小企業帶來切實融資便利。

例如,四川成都城郊,一家專注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的企業今年就遭遇資金週轉壓力。“申請、審批,還要線下遞交材料,銀行傳統授信業務的流程太長了。”企業負責人說,但招商銀行“招企貸”,企業只需要無紙化申請,3分鐘便獲得授信額度,可在線上順利提取。

除此之外,招行還引入技術手段,解決傳統信貸模式下初創期新動能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的問題,爲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新動能企業提供精準定位、流程便捷、審批高效、額度合理的融資支持。

這些創新,均來自於招行“數字化營銷+數字化風控+數字化旅程”的數字化普惠金融服務模式的支撐。

一方面,通過隱私計算技術,招行在各方原始數據不出域前提下,引入地方高價值政務數據,如稅務、社保等,打造普惠數字化獲客新模式。

另一方面,圍繞中小企業客羣,以差異化的風險緩釋方式、定價及客羣定位,招行初步構建起普惠多層次數字化產品體系,實現“1對N”的全產品、全場景額度匹配推薦,爲客戶提供個性化組合融資方案。

記者瞭解到,科技的應用幫助招行提高對中小企業的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據悉,招行利用大數據技術,深度整合行內外多維度涉企數據和場景數據,基於機器學習、圖神經網絡技術(GNN)等人工智能技術構建風控模型,形成高效、快捷、智能的“人+數字化”風控流程模式。

“全行服務一家”

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伴隨的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對於企業,可以在更廣闊的範圍內採購物資、匹配生產資源,然而這一模式卻對銀行的分支行體系提出了挑戰。

當某一產業鏈的鏈主企業、上下游企業分佈在全國各地,協同難度大,該如何解決?

招行提出了“跨分行協同解決思路”,率先推出“全行服務一家”的金融服務模式,並在全行範圍內複製推廣。

所謂“全行服務一家”,即是核心企業在一個分行作爲主辦行,招行全國44家一級分行及各地機構聯動,爲鏈主企業及上下游企業提供全方位、屬地化的供應鏈金融及綜合金融服務。

“該模式建立了跨分行協作的系統、流程和利益機制,極大提升了分行間協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了客戶體驗及服務效率。”招行普惠金融部總經理王研京說。

記者發現,在普惠金融領域,招行強力推進內部組織架構變革,構建的普惠金融發展長效機制,則是帶動業務高速發展的重要“引擎”。

2022年,招商銀行明確進一步加強全行普惠金融建設的要求,強化職能歸屬,發揮業務優勢,做好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此舉從總行層面加強對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使產品創新與營銷打法更體系化,從而更全面高效專業地服務小微企業和科創企業。

截至目前,招行已形成一套清晰、高效運作的普惠金融架構,搭建起了總、分、支行三層普惠金融服務架構。

總行層面,招行設立普惠金融部,負責普惠金融相關業務的牽頭組織推動與經營,並設立普惠金融(鄉村振興)管理委員會。分行層面,44家一級分行全部設立普惠金融部,配備專門團隊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而在支行層面,設置普惠客戶經理隊伍,進一步聚焦普惠業務,服務普惠客羣。

除組織結構建設外,爲提高普惠業務盡職調查質量和效率,提高風控水平,招行還推出了差異化風險管理機制。在部分分行配置普惠金融審批團隊或普惠審批專崗,對普惠客戶開通“綠色審批通道”,保證業務審批效率。

以科技爲“鑰”,從數字化普惠產品創設、數字化獲客、數字化流程再到數字化風控,招行正在破解普惠金融的“不可能三角”,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普惠金融發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