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弟子也要退婚?文旅短劇太亂了

作者|雲舟

“退婚之事,我們少林應了。”

近期打開短視頻平臺,就會發現一部叫《天下嵩山》瘋狂刷屏,裡面又有封神榜、又是退婚流、又是魔王蛇女用法力破壞宇宙,如果不是看到男主角是一個穿着僧袍做了剃度的少林弟子,你一定會以爲這又是什麼常見的男頻玄幻退婚流短劇。

仔細研究,會發現這部《天下嵩山》是河南文旅短劇,上線首日便登上短劇熱力榜第一,端原生播放量、充值額雙超1000萬。

看似是文旅短劇賽道出現了一部小爆款,實際上,這是一部充滿退婚、打臉、逆襲等傳統男頻元素的玄幻戰神題材爽劇,少林本體像是“換皮”,更與其宣稱“弘揚嵩山歷史和少林功夫”的宗旨背道而馳。

今年以來,文旅短劇成爲新風口,但優質的爆款作品依然非常稀缺。

與傳統短劇不同,文旅短劇需要滿足文旅宣傳需求,早期文旅短劇易出現劇情弱、演技尬、畫面像宣傳ppt的疏離感,很難吸引觀衆持續觀看。

但像《天下嵩山》這樣的換皮流出現又讓文旅短劇陷入另一個誤區:拍一部內核同質化、題材跟風,可以發生在任何地點的短劇,僅有爽劇內核而無文旅內涵,無法有效實現短劇賦能當地文旅的目的。

文旅宣傳目的先行,短劇難以吸引人持續觀看;短劇爽感先行,文旅特色不夠吸引觀衆來旅遊。文旅短劇到底該往何處去,是時候該認真想想了。

換皮的玄幻男頻爽劇,有短劇無文旅

10月9日,《天下嵩山》在登封開機。開機儀式上領導表示,《天下嵩山》的拍攝會爲即將舉辦的第十三屆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推宣助力,“藉助現代影視藝術的魅力,把嵩山的歷史文化、武術精神、自然風光更加生動地展現給國內外觀衆。”

10月23日,《天下嵩山》上線,首日便登上短劇熱力榜榜一,目前端原生累計播放量1081萬,充值額也到了1000多萬,在文旅短劇這個類別中熱度和收入表現不錯。

但作爲一部文旅短劇,該劇對少林功夫和嵩山文化少有展現,取而代之的是退婚、玄幻、打臉等元素貫穿始終,實質是一部批着文旅宣傳外殼的男頻爽劇。

《天下嵩山》僅有29集,主線非常簡單:少林弟子林天生看似不學無術,實則是封神榜榜一,在遭遇戰神宮聖女退婚後,一邊隱藏實力,一邊不斷打臉反派,最後顯出自己榜首身份,實現終極逆轉。

不難看出,這是之前男頻爽劇中常見的玄幻戰神題材:主角開篇先隱藏身份,整天遊手好閒,被退婚後遭遇對方羞辱,這時才暴露自己的真正實力,不斷打臉反派,利用前後反差來製造爽點。

林天生也有戰神主角類似的悲慘身世:母親被邪魔控制,只能被封印,而林天生接替媽媽的位置封印住封神令,守護少林。

同時,戰神的身份也不是一瞬間揭開的,通常是留在最後的懸念:林天生逐個對抗戰神宮侍女、宮女到最後的榜二大神,直到倒數幾集才讓反派幡然醒悟,讓退婚的宮女後悔不已:“原來我退婚了戰神榜第一強者”。

實際上,這個戰神故事放在任何背景下都能成立,除了主角是少林弟子,情節本身與少林寺關聯不大,也沒有利用好少林的武俠元素,對當地文旅的加成更是難說。

而劇情中一些與少林寺背景的錯位元素,還會讓觀衆對少林寺產生錯誤認知。

“和尚也有婚約”、“短劇必退婚,和尚也躲不了。”《天下嵩山》的評論區裡,不少觀衆對開篇主角林天生被退婚的情節表示不解。

雖然該劇在開頭人物介紹中小小的標註了林天生是俗家弟子,但他仍身着寺內僧服、進行剃度並喝酒吃肉,方丈看到林天生此般模樣也表示“有違寺規”,儼然將其當作寺內普通僧人對待,讓觀衆產生疑惑。

其次,雖然是發生在少林寺的故事,但劇集類型更偏玄幻而非武俠,打鬥全靠特效,反派來自戰神宮,劇中還有封神榜、幻境、蛇女等不屬於佛教少林體系的元素。在主演發佈的一條幕後花絮中,由於沒有特效加持,評論區也經常出現“底盤不穩”“打戲軟綿綿”等評價,無法代表少林武功的實際表現。

還有當地觀衆指出,該劇拍攝地之一中嶽廟其實是道教聖地,而非少林寺所屬的佛教。

如果說元素雜糅的混亂還屬於在製作層面上的不嚴謹,其故事主線及內核爲男頻戰神、玄幻題材則脫離了文旅短劇的核心宗旨:展現當地文旅特色,吸引觀衆產生旅遊打卡衝動。

主角天生神力,開局就是戰力第一,無需刻苦練功,也沒有少林功夫特色招式,擡手便能用內力、劍氣擊退反派,一棍敲下去就能打倒對方,觀衆無法感受到少林功夫本身的魅力。劇中沒有少林寺本身歷史文化背景介紹,只有架空的“封神榜”設定貫穿始終,讓觀衆無法對少林文化產生好奇,與其所宣揚的“展現嵩山文化和少林功夫”背道而馳,很少有人會真的爲了實際不存在的“封神榜”和“戰神故事”去往少林寺。

話說回來,如果去掉文旅的外衣,該劇特效、節奏在玄幻短劇領域都還不錯,本身不應該受到網友的批評。但既然要擔負推廣少林歷史文化武術精神的重擔,那確實就不夠合格。

《天下嵩山》確實不是第一個換皮流的文旅短劇,之前也有不少類似“霸道總裁愛上我”內核的狗血短劇,讓文旅短劇陷入“有短劇無文旅”的尷尬境地。

劇情弱、演技尬,有文旅無短劇

除了《天下嵩山》等上述換皮流的文旅短劇,更大部分無法出圈的文旅短劇則出現在宣傳需求與劇情邏輯的矛盾上,即有文旅無短劇。

以福建文旅微短劇《來福建,歡喜就好》爲例,這部短劇以一對老年情侶遊覽福建爲主線。主角林永福和江美玲年輕時是情侶,但陰差陽錯錯過了四十年。林永福以爲自己得了絕症,找到江美玲,希望來一次“最後的旅行”,好似網絡熱梗“追妻火葬場”,但結果是兩人迅速放下過去的嫌隙,開始遊覽福建的大好河山。

接下來的劇情類似普通的旅遊宣傳片,兩人一路遊覽,展現當地美景和美食,沒有任何衝突,也無任何“爽點”。爬山、露營、逛古城、簪花......將熱門旅遊元素疊加,林永福突然化身導遊介紹起當地的特色建築古厝、特產白茶,走馬觀花地展現了福建多地景色。

故事主線套了一個“老年追妻”的殼,但兩人情感沒有波動,也沒有太多情緒性衝突。劇情反轉也略顯老套:以爲自己得絕症的林永福實際上是被誤診。兩人決定結婚,江美玲家人以她被騙爲由表示反對,一旁的助理走上前稱呼林永福爲董事長,家人便瞬間倒戈。最後一家人皆大歡喜,還在海邊來了一段集體土味舞蹈。

這種劇情無爽點,人設無看點的文旅短劇甚至不如小紅書上路人的“打卡攻略”,只是套了一個短劇的殼,實際上很難吸引受衆持續觀看。

優質的文旅短劇既需要有抓人眼球的緊湊劇情,也需要在故事中凸顯出當地的文化底蘊,讓觀衆自然而然產生出旅遊打卡的衝動。

《我的阿勒泰》之所以能帶動新疆旅遊,抓住的正是大城市打工人在內卷的環境之下期待短暫休息和心靈治癒的痛點。劇中對遊牧民族生活的細緻描繪,讓觀衆對這種自由散漫的生活心生嚮往,通過從冬牧場轉去夏牧場的故事主線,將沿途風景一一展現,也讓觀衆對新疆的遼闊天地產生遊覽衝動。

目前文旅短劇大多集中與當地非遺文化相結合。比如蘇州文旅短劇《搬磚吧,大小姐》雖然是穿越+甜寵故事,但將劇情與文化元素有機結合。開篇先鋪設主角穿越動機是以身祭窯拯救父親,結果意外穿越到現代,在與現代社會的各種碰撞中和與現代男主的相處中頻出笑點。基於“搬磚”的故事主線,《搬磚吧,大小姐》將蘇州御窯金磚製作技藝融入劇情之中,劇情緊湊幽默,也很少有說教意味。可以算是衆多跟隨《逃離大英博物館》式文博類文旅短劇中,比較成功的作品。

文旅和短劇兩個熱門元素的結合被給予厚望,以影視帶動文旅也有過成功案例。但同樣,創作者需要重新思考文旅與短劇如何平衡。

以短劇元素先行,照搬爆款題材內容,只會炮製出同質化的“換皮流”短劇,失去文旅宣傳的本質作用。以文旅宣傳目的先行,忽視短劇節奏緊湊的優勢,又容易陷入劇情尷尬,傳播不佳的困境。

既要滿足宣傳需求,又要利用短劇本身優勢,小娛也期待行業能沉下心研發出真正有效的文旅短劇爆款公式,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文旅短劇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