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陸媒暗獨說 須跳脫藍綠二元框架(邱羿軒)

《人民政協報》點名藍委陳以信、林爲洲是「暗獨人士」,自以爲是地貼標籤,引發輿論爭議。(合成圖/翻攝自陳以信臉書、林爲洲臉書)

《人民政協報》2月14日發文〈促統必須同時和島內「兩股」勢力作鬥爭〉稱,臺獨不是隻有一股勢力,包括「明獨」的民進黨和「暗獨」的國民黨少數派。還指後者對兩岸關係破壞力比綠營「明獨」更大;並點名藍委陳以信、林爲洲是「暗獨人士」。

首先,簡稱「政協」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非具有實權之「國家機關」,筆者的理解是「常設公聽會」,所有提案均爲建議,其政治決議也僅具宣言性質。主要是中共籠絡高等民間人(如:院士、大教授、高級職業經理人、名醫生、名律師、大學校長、演藝明星、知名作家、資本家...之類)的統戰機構,在恩庇侍從體系中分蛋糕用的。《人民政協報》是「全國政協」的機關報,該報刊登的一篇文章僅能視作某羣高等民間人士或是統戰機構本身的意見,不一定成爲中共決策圈推動之政策。該媒體等級亦不如具有「正部級」地位之人民日報與新華社,或是「副部級」之求是、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中央電視臺...等,不必大驚小怪。

該報導抨擊,有些「暗獨」披着藍營外衣,其在兩岸關係上的破壞力往往比綠營裡「明獨」更大,因爲這些「暗獨人士」被臺灣民衆視爲是親近大陸,一旦說起大陸壞話,就會讓臺灣人認爲大陸真的不好,殺傷力比綠營更大。主張中共在對臺交流和統戰工作中,無論面對臺灣藍綠都要採「二分法」,爭取綠營中不支持臺獨的人士,同時揪出藍營裡與綠營合流支持兩國論的國民黨人。顯然,該文章作者嘗試以毛澤東思想之「統一戰線法寶」提出對臺政策建言,以某政治團體或人物對己方之態度和實質行爲對己方之利害爲標準劃分敵我友,個別精密劃分敵友而不侷限於政治實體或政黨層次,與近年出現的國際關係理論「新古典現實主義」頗爲相似。

陳以信遭點名批判爲「頑固派」「以反共之名行反中之實」「暗獨」之原因,乃在於他與駐美代表蕭美琴(民進黨籍)前往美國國會山莊俱樂部餐廳進行餐敘座談。報導抨擊他在蕭美琴的安排下與美國國會裡數名「反華急先鋒」見面並達成共識,就是要那些國會議員對拜登施壓,意圖讓拜登政府「在對臺軍援和對抗遏制中國大陸方面加碼,以此阻止兩岸統一」。

筆者認爲因馬英九時代中華民國政府亦與美方密切往來,與陸、美維持等距關係,與陳以信今日之主張並無不同,卻未頻繁遭到共媒抨擊,故此文重點並非在於抨擊中華民國政府與美方之實質往來,而在於警告藍營切割「國際反華勢力」和「極端臺獨的民進黨反動派」,或意在逼迫臺灣政治人物放棄對抗中共。

另外,該文章亦表示「雖然國共兩黨存在政治分歧,但兩黨卻都始終堅持一箇中國原則」。「中國國民黨近30年來在國家和民族大義方面的作爲,得到了中國共產黨和全體國人的認可。」並在最後一段表示「中國國民黨是一個有着家國情懷和民族大義的政黨,我們應該繼續團結」。顯然,這表達了仍不願同中國國民黨徹底撕破臉的意思,未來國共交流仍將持續。並舉例連戰、吳伯雄、洪秀柱等中國國民黨人爲「有着強烈家國情懷擔當民族大義」的榜樣,欲藉由一踩一捧規範臺灣政治人物兩岸路線。

總體而言,該文章主旨在於建議中共對臺政策更加靈活、精準,不能搞非綠即藍,而要分清左中右,團結大多數,打擊和孤立「極少數反動派和頑固派」,爭取更大同心圓。對於所謂「明獨」與「暗獨」仍以政治鬥爭爲主,目的在於實現北京政府主導的和平統一,即促使中華民國政府最終在非戰爭狀態下向北京投降並承認其正當性,武力統一在此建言中仍未提上臺面。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學生)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