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迎來低空經濟“國家隊”,註冊資本9億,六大國企入股

上海的低空經濟賽道又迎來重磅參與者。南都記者獲悉,上海市經信委最新披露,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12月20日註冊成立。該公司是一家以從事航空運輸業爲主的企業,經營範圍涉及通用航空服務、民用機場運營、飛行訓練、旅遊業務、智能無人飛行器銷售等,法定代表人爲宋雪楓,註冊資本9億元人民幣。

根據天眼查提供的股東信息,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現有股東均爲知名上海國資國企,包括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機場投資有限公司、上海東虹橋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城建(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圖源:天眼查

從股東名單來看,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背後資方,覆蓋了低空經濟產業的多個環節,包括機場運營、基礎設施建設、信息通信等。例如,上海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於1994年成立,經營範圍包括數據圖像等的通信業務及各類信息業務,與信息產業有關的通信工程設計及各類系統終端的開發及服務等。該公司由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

再如,上海機場集團下轄浦東和虹橋兩大國際機場,經營業務範圍包括民用機場運營、通用航空服務、公共航空服務、航空運營支持服務等。這些都爲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基建保障。在今年早些時候,作爲低空經濟領域備受關注的事件,首個跨省“飛的”——浦東機場連接江蘇崑山城市航站樓的直升機載客航線正式開通運行。

在上海舉行的第七屆進博會創新孵化專區: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

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背後還有專注於投融資的大型國企,即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該集團是全國第一家政府性投融資公司。官網顯示,歷經30餘年改革發展,該集團從成立之初的籌措利用外資、管理“九四專項”,逐步構築起當前城市功能保障和投資平臺管理並重的多元化、綜合性產業格局。

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上海已然先行一步。《上海低空經濟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目前,上海全市共有實名制登記無人機4900多架,無人機飛手執照1300多本。截至今年6月,上海共有超過300多家獲得民航華東局批准的無人機通航企業,基本涵蓋研發製造、應用服務、空中拍照、空中巡查、航空噴灑、執照培訓等領域,形成了整機、系統、零部件、應用、研發及服務的完整產業鏈。光是eVTOL頭部企業就匯聚了峰飛航空、沃蘭特航空、時的科技等。

現階段,上海已經爲低空經濟發展、打造“天空之城”制定了一系列目標和發展規劃。7月份發佈的《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上海要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發設計、總裝製造、適航檢測、商業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打造上海低空經濟產業創新高地、商業應用高地和運營服務高地,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以上,在全球低空經濟創新發展中走在前列。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還印發《上海市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能力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按照“示範先行、以點帶面、分步實施”的建設步驟,分三個階段:建設籌備階段(2024年年底前)、建設及試運行階段(2025年年底前)、優化提升階段(2027年年底前),通過建立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聯絡機制;健全軍地民協同、市區聯動、長三角一體化的低空飛行組織管理體系;全面形成全市低空公共航路網絡架構,累計劃設不少於400條低空飛行航線等舉措,加快推進上海市低空飛行服務管理能力建設。

沃蘭特航空合夥人黃小飛認爲,上海業已形成了比較成熟的上游主機生態,這得益於業已形成的強大的人才供應、相對完備的產業鏈條和領先國內的eVTOL主機集聚。“通常意義上,我們從公司的名稱能看出企業的初心,從股東結構上能看到企業可以獲取資源的上限。從新設公司的名稱不難看出聚焦低空經濟、謀求產業發展的用意;從股東結構上看,上海機場集團、上海久事、上海城建累計有千億的註冊資本,股東陣容的豪華也彰顯了上海在營造低空經濟生態方面的堅定決心,也能看出其主責主業與低空經濟要素之間的交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僅是上海,湖南省低空經濟有限公司也於12月21日成立,註冊資本20億元人民幣,主營通用航空服務、公共航空運輸、飛行訓練、旅遊業務、升放無人駕駛氣球、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銷售等。南都記者留意到,該公司股東匯聚了湖南省政府直屬的六大國資企業,包括投資、機場管理、公路管理等領域,爲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各方面支撐。例如,作爲股東之一的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湖南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下轄長沙、張家界、常德、永州、懷化5個機場分公司和湖南機場建設指揮部。

此前湖南省發佈的《關於支持全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包括加大傳統通航運營補貼、加大新型航空器運營支持力度、拓展應用場景、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產業集聚、完善基礎設施、匯聚專業人才等12條措施,按照“鼓勵飛、促製造、適度建”的原則,整合湖南省內既有政策,充分借鑑省外相關政策,推動發展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

採寫:南都記者 傅曉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