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總砸5億元 「1.5T高階磁振刀」成腫瘤治療新武器
三軍總醫院今天宣佈引進全臺第一臺「1.5T高階磁振刀」。記者餘承翰/攝影
白色科技儀器搭配紫色、粉色等氣氛燈,彷彿來到充滿科技感的太空艙,不過這其實是三總的「高階磁振造影即時導航放射治療系統」,這套設備透過高解析度磁振造影技術,以及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動態透視腫瘤及軟組織,適用於磁振造影纔看得清楚的腫瘤,如肝癌、直腸癌、良性或惡性腦瘤、早期乳癌和攝護腺癌等,未來也將擴及肺癌、肝癌、腎癌等,會隨着呼吸移動的癌症。
三軍總醫院今天舉行全國首臺「1.5T高階磁振刀」啓用儀式,三總院長洪乙仁表示,1.5T高階磁振刀,全名爲高階磁振造影即時導航放射治療系統,結合高解析度磁振造影技術與強度調控放射治療,能在治療前與治療即時中動態透視腫瘤及軟組織,精準照射腫瘤,最大限度地保護周圍正常組織和器官。安全的提高治療劑量、精準度及治癒率,降低副作用,爲放射治療的夢幻武器,帶來開拓性的變革,整個儀器加上相關設施等,斥資5億元。
放射腫瘤部主任林羣書表示,目前國內所有的影像導航放射治療(IGRT)都是搭配電腦斷層掃描(CT),帶有額外的輻射,1.5T磁振刀是搭載診斷級別的磁振造影技術(MRI),沒有輻射,能夠在治療前精準影像對位及治療中全程且即時監控腫瘤,特別適用於磁振造影纔看得清楚的腫瘤,如肝癌、直腸癌、良/惡性腦瘤、早期乳癌和攝護腺癌等,本月底機器再度升級後,預計新增治療會隨着呼吸移動的癌症,如肺癌、肝癌、腎癌等。
1.5T的「T」是指磁場強度「特斯拉」,患者可透過1至5次的短療程精準放療,提高單次放射劑量,並且結合最新的AI技術,每天根據磁振造影中的腫瘤大小來重新設定最佳的放射治療劑量和即時調整照射範圍,可以保護周圍的正常器官,大幅降低副作用,縮短病患來院奔波的次數。
三總放射腫瘤部影像導引斷層式放射治療系統主任蘇瑜富補充,電腦斷層或者是核磁共振等治療方式,在「對位」時可能會有些誤差,尤其如骨盆腔,患者的身形、脹尿與否也會影響,1.5T高階磁振刀可以在治療過程中即時修正。
不過,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蘇瑜富舉例,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做這類治療時,聽到核磁共振的嗡嗡聲就受不了;體內有鋼釘等金屬物質的話,可能也不吻合,導致位置偏移。
目前三總有10位患者接受此精準治療,包括良/惡性腦瘤、早期乳癌、胰臟癌、直腸癌、攝護腺癌、單一轉移性癌症等;其中一名54歲楊小姐,診斷爲早期左側乳癌,經手術後確認低轉移風險,後續轉介放射治療,因曾經有心臟病問題,很擔心放射治療造成心臟副作用,也因爲工作因素,無法長時間請假,後採取超短療程部分乳房放射治療,在10天內完成僅需5次的磁振刀治療,整個療程幾乎沒有副作用,因爲放射治療完全不經過心臟,也無額外的CT影像導航輻射線,對心肺的輻射劑量相對少。
目前三總有10位患者接受此精準治療,包括良/惡性腦瘤、早期乳癌、胰臟癌、直腸癌、攝護腺癌、單一轉移性癌症等。記者餘承翰/攝影
三軍總醫院今天宣佈引進全臺第一臺「1.5T高階磁振刀」,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表示,這臺設備有助更精準地攻克各種癌症,同時大幅降低治療副作用。記者餘承翰/攝影
三總「1.5T高階磁振刀」搭載診斷級別的磁振造影技術(MRI),沒有輻射,能在治療前精準影像對位,並在治療中全程即時監控腫瘤,最大限度地保護周圍正常組織與器官。記者餘承翰/攝影
三總放射腫瘤部影像導引斷層式放射治療系統主任蘇瑜富說,有幽閉恐懼症的患者,不太適合做這類治療。記者餘承翰/攝影
三軍總醫院引進全臺第一臺「1.5T高階磁振刀」,搭載診斷級別的磁振造影技術(MRI),沒有輻射,能在治療前精準影像對位,並在治療中全程即時監控腫瘤。記者餘承翰/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