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決定》加強黨對改革領導 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根本保證
▲第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起草,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圖/翻攝 央視新聞聯播)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中共中央今(21)日發佈《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全文。大陸官媒《新華社》稍早發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所做的關於《決定》的說明。中共中央政治局去年11月決定成立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由他擔任組長,經歷7個多月蒐集各方意見,最終全體會議通過《決定》。除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注重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第二十屆三全會全體通過審議《決定》。全會《決定》的起草,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親自擔任文件起草組組長,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決定》共2萬多字,除引言和結束語,分共15個部分,分三大板塊,共60條重點細項。《新華社》稍早釋出習近平所做的關於《決定》說明。
習近平首先指出,受中央政治局委託,就《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主要確定全會議題的考慮,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謀劃和部署改革,是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從實踐經驗和現實需要出發,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首先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實現新時代新徵程黨的中心任務的迫切需要。」十八大以來是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開放。二十大則是確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真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根本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
第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第三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迫切需要。」
目前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尚未完全理順,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體系整體大而不強、全而不精,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狀況沒有根本改變,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仍存短板。總結這些問題都是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反映,是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推動解決。
第四是「應對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的迫切需要。」面對外部全球性問題加劇,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
關於決定稿起草過程,2023年11月,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習近平擔任組長,王滬寧、蔡奇、丁薛祥同擔任副組長,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承擔文件起草工作。12月8日,文件起草組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啓動。歷經7個多月時間,文件起草組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開展專題論證,反覆研究討論。
關於決定稿起草過程重點,習近平也指出,一是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確定遵循原則,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二是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來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問題導向。三是抓住重點,突出體制機制改革,突出戰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凸顯改革引領作用。四是堅持人民至上,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五是強化系統集成,加強對改革整體謀劃、系統佈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
習近平強調,「這次全會文件起草,把發揚民主、集思廣益貫穿全過程。」2023年11月27日,黨中央發出通知,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議題徵求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和部分幹部羣衆意見,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就文件主題、框架、重要舉措等提出許多有價值的建議,爲決定稿起草提供了重要參考。
習近平稱,2024年5月7日,「決定稿下發黨內一定範圍徵求意見,徵求黨內老同志意見,專門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意見,聽取相關企業和專家學者意見。」同時,各方面提出了1911條修改意見和建議。文件起草組認真研究這些意見和建議,能吸收儘量吸收,作出221處修改。
在起草工作過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3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召開2次會議進行審議、修改,形成了提請這次全會審議的決定稿。
關於決定稿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決定稿除引言和結束語外,有15個部分,分三大板塊。第一部分爲第一板塊,是總論,主要闡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第二至第十四部分爲第二板塊,是分論,主要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等方面部署改革。第十五部分爲第三板塊,主要講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內容條目通篇排序,開列60條。
▲習近平指出「加強黨領導改革」是根本保證。(圖/翻攝 央視新聞聯播)
習近平也說明,決定稿錨定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其內容重點如下。
第一,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仍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主要任務是完善有利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
決定稿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核心問題。着眼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加強產權執法司法保護,防止和糾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提出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等。
決定稿對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作出部署;對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作出部署,提出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決定稿對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作出部署。提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深化外貿體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優化區域開放佈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
第二,注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決定稿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強調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在教育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超常佈局急需學科專業;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提高成果轉化效能;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佈局。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允許科研類事業單位實行比一般事業單位更靈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實行企業化管理;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在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機制。
第三,注重全面改革。決定稿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框架下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統籌部署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領域改革。
在民主和法治領域改革方面,對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分別作出部署。提出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建設;健全協商民主機制;健全基層民主制度;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提出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健全監察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監察權、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完善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機制。
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推進國際傳播格局重構,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方面,提出完善收入分配製度,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優化創業促進就業政策環境,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業地參保戶籍限制;提出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充分賦予各城市政府房地產市場調控自主權;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第四,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決定稿把維護國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圍繞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出構建聯動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推進國家安全科技賦能;健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體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監管制度;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人口管理制度;完善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依法嚴懲羣衆反映強烈的違法犯罪活動。提出建立健全周邊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機制;健全貿易風險防控機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和法治實施體系,深化執法司法國際合作。圍繞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提出完善人民軍隊領導管理體制機制,深化聯合作戰體系改革,深化跨軍地改革。
第五,注重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決定稿提出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於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幹部,着力解決幹部亂作爲、不作爲、不敢爲、不善爲問題;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幹部開拓進取、幹事創業;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健全防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制度機制,健全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同查同治機制,豐富防治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有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