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園地 | 李珊珊:一紙故鄉
小時候怎麼也不明白,賀知章寫在“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中的心酸;也難以體會到余光中老師在海峽那頭,對大陸這頭的深深眷戀;更難以想象到席慕蓉先生午夜夢迴時,故鄉只剩下一團模糊的影。
終於,拼命離開那個環山繞水的小城後,卻是無論如何也回不去了!
我在小城活了十八年,離開她只用了兩年。
高考前無數個失眠的夜裡,無數次快要承受不住考試的重壓時,我都告訴自己:你要堅持,這是你離開的唯一機會!
高考結束後如願,走了八百里,終於不用再困在交通落後,經濟落後,建設落後的山城。我也有了更多機會見到外面的世界,霓虹遍地,車水馬龍。
拖着行李箱坐上大巴的那一瞬間,我忽地鬆了一口氣。
後來的每一個假期,我都以太忙,時間太短爲由拒絕回家。每回外公外婆打電話問何時放假,我都只是支支吾吾搪塞過去——太忙,目前還回不去!
直到去年無數次被疫情困住,我才突然懷念起小城。
小城偏四川,四川方言,喜辣,豪爽潑辣是小城人的特點。
離開小城的第一次,我還是忍不住想她了。
白日裡,我看着城市的車馬霓虹,高樓萬丈,行走在鬧市街頭,感受着滿目繁華,沉迷其中;夜間,我終於在孤獨惆悵、毫無歸屬感的夢裡想起,哺育了我十八年的小城。
小城的獨有美食—臘肉、熱米皮兒。我最愛的是熱米皮兒。
泡好的米磨成米漿,麪粉被一次又一次水洗,直到洗出麪筋。米漿和着麪漿拌勻,柴火在竈膛裡熊熊燃燒着,籠屜揭開冒着白氣兒,舀一碗米漿,麻利倒下再鋪開在籠屜中的白布上,靜靜等上約莫一分半鐘,熟透的米皮兒晶瑩透亮,冒着熱氣兒,趁熱刷上豆油,根據個人喜好切開,置於熬煮好的蒜水中,加上豆芽,黃瓜絲兒,麪筋條兒等,潑上一勺紅得透亮的辣椒油,一口吸進去,只一個字—爽!
離開小城後,我只覺得那小小的一碗麪皮兒,成了奢望!
其實八百里外關中的熱米皮兒我吃過很多次,但總是覺得味兒不夠。要麼醋味兒太濃或是太淡,要麼辣椒不夠辣或是太碎,要麼麪皮兒不夠透亮,更不夠勁道。
前些日子自己回了一趟小城,踏上那滿是泥土氣息的土地時,我只覺得神清氣爽。迫不及待趕去店裡吃一碗熱米皮兒,熟悉的方言充斥在耳邊,吸溜上一口,蘸上噴香的辣椒油,炸的酥脆的紅辣椒,只一個字—爽!
隨後走遍小城的每一寸土地,傾聽每一條溪流,拂過每一陣風,印下每一幀畫卷在腦海,我要把小城刻進骨子裡。
清晨醒來,頭頂上只剩泛白的天花板!
噢,夢一場罷了!
也因爲疫情,我被困在我曾經嚮往的城市幾乎是一整年,然後驚覺,小城纔是真愛!
很多次夢迴小城,卻怎麼也看不完小城的風景,如何也走不完小城的土地。
兩年前,我離開的第一個冬天,小城通了高速。陸陸續續,隧道打通,交通愈發便利,小城裡的人,有了更多的機會走向外面,也更加大膽,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隨着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獲得了新一步提高,昔日困在山裡的小城,一步一步,悄然變化着。
小城裡也有了共享單車,廣場被建設得越來越現代化,高樓拔地而起。小城的人,走在路上,都是如沐春風的模樣!
小城裡的我,聽着熟悉的鄉音,熱切同路上的人打着招呼,走遍每一寸土地,都是回家的味道。
但我,也必須遵守着與時間的約定,回到遠方。
很多個有月亮的晚上,我都會想起,八百里外的小城,那是我回不去的故鄉,也是我,只能寫在紙上的故鄉!
我也忽然明白,不管是賀知章,還是余光中,甚至是席慕蓉,亦或是我自己,也只能將那回不去的故鄉,訴與一頁紙張。
個人簡介:李珊珊,女,陝西鎮巴人,現就讀於西安外國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第四屆陝校文聯副主席。有作品見於《臺灣好報》《陝西校園文化網》《陝西校園文學》等網站刊物。
責任編輯:張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