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 加劇全球通膨壓力

過去數十年來,全球經濟一直往更大的整合趨勢邁進,海外低薪的製造成本讓美國能享有便宜的貨物,並把通膨維持在低位,但在同時,美國也付出製造業工作機會大幅流失的代價。

不過在疫情爆發之後,該趨勢出現反轉,跨國企業相繼將供應鏈從中國撤離,改而在美國生產更多產品,特別是拜登政府藉由提供高額的補助優惠,希望能扶植對電動汽車與電子商品至關重要的半導體業再度興起。

第二則是針對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投資暫時性對經濟帶來混亂。由於各國政府必須對此擴大舉債,加上對原物料的需求也跟着攀升,推動通膨進一步升溫。

第三爲全球多數人口正在老化,也對供應造成新的衝擊,它所引發的勞力與商品短缺也讓當全球經濟正從疫情結束後反彈之際,加劇了通膨的壓力。

哈佛商學院經濟學者奧法蘿(Laura Alfaro)在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在疫情期間美國以「去風險化」爲理由,減少自中國進口產品,轉而從越南、墨西哥和臺灣等地進口,或是改由本地供應,如此改變助長通膨升高。像是自越南進口商品的成本增加約10%,墨西哥的商品成本則增加約3%,這些都推高通膨率。

奧法蘿還把該現象形容爲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這是美國政府實施的一項外交及貿易政策,旨在要求企業撤離跟美國有地緣政治衝突的國家,轉而優先與盟國或價值觀相近的國家發展貿易關係,並建立彼此互助的供應鏈。

雖然如此,美國2022年進口額仍創下歷史新高,意味整體貿易依然活絡。她表示,隨着貿易趨勢改變,「我們尚未去全球化」,改而代之的是「大規模的重新分配」。